创新挖潜 周转调配拓展编制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

2023-01-08 20:31盐城市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3期
关键词:空余急需周转

●盐城市委编办

在跨区域调剂教师编制、试行事业编制“周转池”的基础上,盐城市推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统筹周转,探索出了一条编制总额控制下创新挖潜和周转调配的新路径,拓展了编制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要求,以开展“事业编制管理创新”省级试点为契机,在跨区域调剂教师编制、试行事业编制“周转池”的基础上,进一步聚集编制资源、拓展周转方式,推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统筹周转,建立“编制周转制度”,探索出了一条编制总额控制下创新挖潜和周转调配的新路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编制保障。

一、编制周转制度的主要做法

编制周转制度在创立之初,盐城考虑了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做法有以下五点。

一是把握一个目标。在不突破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创新挖潜和周转调配,积极主动为空编“省级统筹”探索路径。

二是坚持二权分离。“跨界”借鉴金融存贷理念,即在不改变各地、各单位编制“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编制“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把常态化空编统筹起来使用,盘活沉淀和低效配置的编制资源。

三是统筹三类资源。即统筹市级机构编制部门手中待分配的行政编制、已下达市直机关但暂未使用的部分行政编制;市县机构编制部门手中待分配的事业编制、已下达市直事业单位但暂未使用的部分事业编制、全市20%左右空闲教师编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3年内通过自然减员等方式可空出的行政、事业编制。

四是实行四种周转。第一,系统调剂周转。即对急需用编但空编不足的单位,优先在系统内调剂同性质空余编制。第二,内部挖潜周转。即对系统调剂周转无法满足,但3年内会出现空编的单位,可在其3年空编总数范围内,预支空编周转。第三,本级借用周转。即对内部挖潜周转无法满足,可借用市本级周转编制总盘中的编制周转。第四,区域统筹周转。即对教师编制不足又急需用编的主城区中小学,跨区域调剂县域富余的教师编制供其使用,统筹市县常态化空闲事业编制供其周转。

五是配套五项机制。第一,精准投放机制。周转编制仅作为正式编制的补充,做到非必要不使用。周转编制使用范畴从严控制,重点用于缓解区域性教师编制紧缺矛盾,用于满足特殊人才引进和阶段性、临时性用编急需。周转编制配置前必须充分调研论证,减少低效供给。第二,单列管理机制。周转编制实行专编专用,必须按批准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混用、调剂他用。对用编单位而言,只有编制暂时“使用权”,编制“所有权”仍归原单位或机构编制部门。对具体用编人员而言,使用周转编制与使用正式编制没有区别。第三,动态回收机制。坚持“有借有还、空一还一”原则,周转编制使用过程中,当用编单位原核定编制出现空余时,或阶段性任务完成后,周转编制按原调剂方式收回,严防资源再度固化,确保周转编制能放能收、动态流动。第四,风险管控机制。用于市级统筹周转的编制数量,按空余闲置编制的一定比例测算确定,既保证形成规模效应,又确保总量不超基数、人员不超编制。统筹正式编制与周转编制的使用,通过把关市本级用编计划、监测县级空编动态,确保实际用编总量动态平衡。有序分配周转编制,确保可持续利用。第五,效能评估机制。周转编制周转期一般不超过3年,使用期满后,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根据周转制度运行效益,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周转编制使用效能。

二、编制周转制度发挥的作用

按照“保障重点、保障急需”的思路,盐城市坚持把统筹起来的资源用在事业发展的“刀刃”上,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急需。2016年,为缓解主城区教师编制紧缺矛盾,盐城跨区域调剂教师编制,以各地近年来迁入大市区人口数和购房数为依据,结合各地编制基数、空余编制数、在校学生数等情况,按比例从七个县(市、区)调剂了800余名教师编制,用以保障主城区中小学用编需求。在此基础上,2020年4月,在保证各地、各单位编制基数不变的基础上,按照全市空余编制总量20%的比例,统筹使用2000余名闲置的全额拨款事业编,重点保障主城区中小学用编需求。目前,已向四个城区中小学分批下达了1200余名周转编,另将200余名周转编交由教育部门推进“局管校聘”,有效缓解了城镇化进程下的主城区教师编制紧缺矛盾,为生源急剧增加的一批中小学解了“燃眉之急”。

二是满足了特殊人才引进急需。2020年11月份以来,盐城大力实施“名校优生汇盐行动”“黄海明珠人才计划”,拿出事业单位和国企岗位,专门招引全国前20所高校、境外世界名校等应届毕业生。在引才事业单位空编不足的情况下,编制周转制度发挥了作用,通过在其主管部门直属单位中调剂使用、空编提前预支、借用市级统筹周转编制等途径,市县联动挖潜提供了2870名事业编制,先后3批次已选聘933名“名校优生”落户全市事业单位,既保障了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专业人才等特殊人才引进需求,有力支撑了盐城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和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又守住了不超编进人的“底线”。

三是满足了结构优化调整急需。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市场监管等部门因多部门整合收编,超编严重、人员严重老化。对此,盐城在强化机构编制规范管理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结合有关部门近几年减员快、人员结构不合理的实际,按照“退多进少、限期消化”的原则,给予周转编制适当补员,缓解了这类单位人员结构性矛盾,为其高效运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四是满足了阶段工作任务急需。对因承担临时工作和阶段性工作而人手不足的有关部门,盐城给予过渡性周转编制,供其搭建专班、补充力量,待阶段性任务完成后收回周转编制,人员转入相应职能部门。通过编制周转保障,既满足了阶段性重点工作应急需要,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控制住了部门的编制总量,有效防止了阶段性任务结束后编制固化沉淀在部门。

猜你喜欢
空余急需周转
伍兹物料周转用品(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蝶恋花·寂夜
初夏山茶
断 掌
浣溪沙
神奇的设计师
肌肤急需安慰 寻觅疗愈系暖男
汽车后市场急需“精耕细作”
大学生闲暇时间大多用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