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记录本”在专业实践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2023-01-08 14:49杨晓俊
科学咨询 2022年21期

杨晓俊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25)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能否下好职业教育的“一盘大棋”,最终要看能否打好办学质量的“翻身仗”,要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统筹推进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都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任务,“实训教学”(或称“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学校和教师采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主张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从而引导学生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技能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提升。无论是“三教”改革,还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都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的前期和中期,更多关注学生在教学区域、教学时间段内达到的教学效果或教学状态,如果学生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教学工厂、离开了实训基地,他们又该如何学习呢?特别是对于“实训”这种必须借助于实施载体的教学形式,时间一长,学生的遗忘率将极大提高,以至于几年的实训经历在即将毕业时都可能只剩下几丝残存的印象,十分惋惜。为此本文从教学后期学生的“自主学习”入手,提出“实训记录本”的操作规划,让学生能“及时总结”,将理论与实践反复融合,提升整体认知,保持长时记忆[1]。

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中使用“实训记录本”作为主题检索词,共检索到相关文献0篇,尚无人提出此想法,进行相关研究。

一、“实训记录本”的含义

实训记录本是一本特殊的笔记本,一本做得好的实训记录本能够记录我们多年来实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几乎所有的实训内容在一本笔记本之内一目了然。虽然在学校实训期间所使用的设备比较老旧,与企业脱节较多,有些工艺只能算作是一些基础,对以后工作中的帮助实际并不大,但它的存在也在无形间敦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利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实训中存在的问题、用自己善于思考的大脑去思索实训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将自己的问题如实记录,寻找解决方案。在后期翻阅的过程中,很容易勾起同学们以前在实训时的回忆,使同学们再一次回忆起当时实训的过程,能够加深同学们对之前实训时期的认识与了解,有利于温故知新,在未来可以算作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回忆,甚至在关键时刻还能成为工作、考证期间的复习资料。

以上是班级学习委员暑假期间针对实训记录本四年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小调查后的简略总结。随着学生逐步毕业,班级三个“五年规划”(站立早读、思维导图和实训记录本)也初步告一段落。经过调研,学生们对于实训记录本的反馈是积极有益的,学生已经把在校四五年内的课程修完,这其中包含了所有的实训课,学生在每次实训都认真记录的情况下,一本完整的实训记录本已经应运而生,详细目录见图1。

图1 实训记录本目录

二、“实训记录本”的功能与演化

实训记录本是记录实训经历的一个载体,通过制作实训记录本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实训期间有意识地去做一些记录工作(包括资料的查询、分析与整理等),加深实训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而不是在实训结束后就把学过的内容抛到九霄云外。实训记录重在一点一滴地积累,而不是在实训后搞突击。整本实训记录本的内容是实训过程中每一天的结晶,也正是将整理记录的工作分散到每一天去完成,学生才能在实训结束时同步完成该阶段实训内容的记录工作,在顶岗实习前完成所有实训材料的整理工作。

整本实训记录本的记录形式从前期以纸质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中后期电子记录的方式。相较于前者,后者更加利于资料的保存和查找。因此,在后期记录的过程中,逐步把纸质稿通过扫描的方式录入电脑,便于最终统一集中在一个PDF文档中。记录方式电子化后,呈现的形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主要有如下几种形态:

(一)“思维导图”记录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和认知手段已经为大家所熟悉,更重要的是,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一种知识和对象的新载体和新方式。作为思维导图发源地的英国,思维导图已经被设置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美国,很多优秀的教案编写都应用了思维导图,它已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2];在澳大利亚,思维导图的应用在逐步深化推广,以克丁科技大学为例,其管理学院院长克里斯汀荷根女士对思维导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推荐介绍给全院师生使用,进而使思维导图成为这所大学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而且作为考试手段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世界名校诸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都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在国内,思维导图最初被用来记笔记,后来它被应用在更多领域中,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里。目前,港澳台在不断推广思维导图教学,比如香港卫理大学的何嘉华老师,其论文《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捷径—— 思维导图教学》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澳门大学的梁佑澄,其论文《以思维导图为核心的学习辅导课程对学生之学习成绩提升之研究》也引起一定的关注。在大陆,这样的关注也在日益增多,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国庆等也在积极探讨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中的效果。

思维导图是一个自然的思维工具,它利用的就是自然结构的灵感和效率,所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图胜千言”,思维导图将抽象思维的内容转译为形象思维的图形,便于人们对知识进行组织、记忆和回忆。这种“捆绑式”的形象思维方式也是最高级的形象思维方式,它可以让人们的抽象思维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同时促使形象思维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让每个人的头脑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3]。

综合起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可作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第二方面,可作为思维组织工具,辅助师生思考;第三方面,可作为创造性思维工具,激发学生创意、启迪智慧。

如图2、图3所示,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实训相关理论及操作要点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明了,一张图就涵盖了普通书本几十页的内容,核心关键词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与运用。

图2 实训所用元器件的思维导图

图3 电工实训的思维导图

(二)“二维码”记录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二维码为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储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如图4所示,加入二维码节约了实训记录本的版面,也使记录的内容更加利于二次编辑。

图4 实训记录本中指向特定资源的二维码

(三)“思维码图”记录

思维码图是在思维导图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包含内容链接信息的二维码等建立链接。思维码图具有思维导图的全局性、色彩和网状结构等特征。此外,思维码图包含的信息要远远大于思维导图。思维码图以包含主题的文本、音频、视频等内容信息的二维码作为节点信息,是信息时代思维导图的新发展[4]。思维码图可以借助手持终端等设备进行阅读、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具有系统性、可视化的知识联结工具。简而言之,将图2、图3中某个分支的关键词信息用类似图4中的二维码替代,即构成新的“思维码图”。

实训记录电子化后,各种材料整理得是否及时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实训记录的质量。在每天实训的过程中,往往有大量的实训经验、数据产生,倘若没有及时整理,时间一久就容易混淆。这就要求在实训过程中先把一些过程性的内容记录下来,在实训当天同拍摄的照片、老师发的学案一起整理到文档中,标注好实训的日期,简化最后的整理工作[5]。

三、结束语

一本实训记录本的制作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实施过程,学生将自己的生活融于其中,有专业知识点的记录、有专业实践操作过程、有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每天的得失感悟、有好听好玩感兴趣的场景、有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专业知识体系的梳理和贯通、也有非专业能力的训练,比如:制作实训记录本的时间规划;坚持记录的良好习惯;各种形式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文档的排版、图片的处理、二维码的制作;与老师、同学的问题交流记录……综上所述,都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出了种种要求。

“人贵有恒,事成于敬”,在人生道路中,“恒”字贯穿始终,彰显的是一个人的毅力和品格。“实训记录本”的制作和延续,使学生多了一份“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儿,望其踏踏实实,以各种途径实现人生的价值,肩负时代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