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形式逻辑陷阱

2023-01-09 09:02郭松达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局限性陷阱史料

郭松达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

形式逻辑是一种通过对事物特有属性的认识,形成概念或判断,继而据此推论的思维结构。这种逻辑根植于认知习惯,也常被运用于历史教学。例如在近代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冲击—反应”模式。正是习惯于此模式中对“阶级局限性”的强调,却缺乏正确的思考路径,师生在认识农民、地主、资产阶级时,常将其“存在阶级局限性而必然失败”的判断前置,对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缺乏认同。这种机械的逻辑思维无益于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要切实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对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充分理由律有所把握,寻找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逻辑陷阱。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局限性教学为例进行讨论。

一、概念混淆的“同一律”陷阱

“同一律”指出“在同一个议论中,一个思想(概念或判断),必须保持统一,不能任意改变。”[1]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概念的阐释应当一以贯之,但这种前后一致却常因概念混淆使得师生落入逻辑陷阱。

在《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中,教材对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指出:“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从实际教学来看,教师论证此结论较常见的做法是选用天国领袖进入天京后骄奢淫逸,内讧争权,进而引发天京变乱,走向衰落的相关史料创设问题。笔者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一:1856 年的内讧非常深刻地削弱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士气和力量,以致它再也没能恢复元气。洪秀全自己纵情享乐以忘却烦恼,他的运动完全显得群龙无首。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上述设计中,教师通过材料向学生展现农民阶级易于腐化,从而陷入权力斗争的阶级局限性。在同一律作用下,师生下意识地保持历史概念的前后统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从材料体现的农民阶级局限性得出结论——“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造成必然失败。殊不知已经落入逻辑陷阱。其问题就在于教师对“农民阶级历史局限性”存在误解,将历史局限性与阶级局限性的内涵混为一谈。而学生也极易因此形成对于农民阶级错误的刻板印象,忽视其掀起自下而上的起义风暴实际上在为清朝的摧毁埋下伏笔,“洪秀全虽败犹荣,他所开辟的反清起义道路,被孙中山借鉴、继承和实践,最终完成倾覆清朝、建立民国的历史使命”[2]。想要正确认知太平天国运动,就必须明确历史局限性要求师生从更宏大的时空角度认识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就像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一样暴露出农民阶级在起义成功后迅速封建化的问题,但它所面临的时代局势更加值得深思。清朝秉承自古以来“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即使遭遇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在经济生活中仍然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工具虽然有所改良,也未能超越铁犁牛耕的水平。古往今来,农民阶级从未停止反抗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王朝亦不断更替,但却始终未能摆脱封建社会下个体生产对于生产力的束缚,农民阶级也就无法摆脱贫困,摆脱被剥削的命运。而当时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还未能成熟到领导农民运动的地步。这也就意味着,“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当他们还不能以真正的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时候,回归旧制度就成为一种必然”[3],这才是时代置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在同一律逻辑陷阱中,即使师生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但仍具有维持前后一致的思维惯性。面对此类逻辑陷阱,重视历史解释显得尤为重要。“解释是历史生命中必须的血液”,而历史概念则是历史解释对象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历史概念,但对其的处理往往是较为潦草的。历史概念来源于史实,只有对史实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概念的全部属性,经过与相近概念比较,在不断追问与反诘的过程中区分历史概念之间的异同,才能在异同之间抓住本质特征,做出合理正确的解释。

二、非黑即白的“排中律”逻辑陷阱

“排中律”强调“在同一个议论中,如果出现对同一对象既肯定又否定的互相矛盾的论断,那么,要么肯定,要么否定。”从排中律的内涵来看,非黑即白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存在分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会再三强调辩证法的重要性,指出事物具有两面性、应从多角度出发展开思考。但事实是在面对一些被视为历史消极面的代表形象时,师生往往会陷入排中律逻辑陷阱。

封建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在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寄希望于在不动摇其地位根本——封建制度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在实际教学中,为展现封建制度弊端与地主阶级腐败,教师惯用慈禧太后挪用海防军费修建颐和园,结合北洋水师战败展开课堂教学,常见教学设计举例如下:

材料二:当海军初兴,未及两年,而颐和园之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此后名为海军捐者,实则颐和园工程捐也。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1》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分析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

据上述材料,清政府挪用海防军费的罪证昭然若揭,学生在对清政府的愤慨中愈加认同封建制度的腐朽不堪。但细思此事,不免疑窦丛生,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阶层,想来也非痴愚,为何会做出只顾享乐、自掘坟墓一事。细究之下,梁启超所言实有其变法宣传之需要。

“传统观点强调颐和园工程的经费来源于海防经费,进而严重影响了北洋海军的发展,似无直接依据……颐和园工程与北洋海军并无直接关联。”[4]相关学者在梳理当时海军衙门各种费用后得出主要有海防经费、海防专款、海军经费、海军衙门经费四类。前三者确为专款专用,而海军衙门经费虽有“海军衙门”之名,但此衙门也并非全为海军专设,修建颐和园本就是其募集之初的用途之一。挪用专款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挪用部分总计约66 万两白银,相较于北洋水师1841 万两的总花费,挪用率约3.5%,以此说明挪用军费导致北洋水师战败不足为证。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到,师生对地主阶级存在明显的“破窗效应”,即地主阶级作为封建制度维护者,被视为腐败无能的代表,越能体现其消极特点的史料就越符合师生对其“人设”的预期。将史实截取拼凑或根据臆断塑造极端负面的历史形象来实现对其局限性的认识,已然落入非黑即白的排中律逻辑陷阱。我们总是强调师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辩证地看待历史,但这种辩证思维却总在师生盖棺定论时才简单地表现为积极与消极、正面与负面,而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师生仍秉持着非黑即白,在结论前才强行拐弯。这种辩证无益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高。

在排中律逻辑陷阱中,师生习惯于用一个非黑即白的固定观念去认识历史人物与事件。面对此类陷阱,师生应当更为关注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史实总是具体而生动的,其中充斥着偶然和必然、本质和非本质的因素。历史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透过表象见本质的能力,而非人为臆造联系的能力。唯物史观要求师生更加审慎地对待史实内容,从历史规律的基础出发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历史揭示社会现象本质的作用。

三、牵强附会的“充分理由律”逻辑陷阱

“充分理由律”指出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真实判断,都须用充足证据证明。由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不同,一些得到学界公认的历史结论会在书中明确给出,教师寻找符合结论的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结论,因此史料实证在教学中常以“有一分结论找一分史料”的情况出现,教材结论也常被视作充分理由成为推断时的依据。例如在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问题上,笔者发现教师惯会使用“三民主义未能发动人民的积极性”的相关史料,说明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之一即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曾见过这样一例教学设计:

材料三: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革命与共和》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分析,这样的革命纲领是否能够引发各阶层的革命积极性?

在上述设计中,教师意图引导学生得出“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的方法仅关注地主利益,因此无法调动各阶层革命积极性的观点。从而证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实际已落入充分理由律逻辑陷阱,师生以“阶级局限性”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展开推断。其思维路径是由于资产阶级未能发动群众,所以其做法中就都带有这种局限性。将结论视作形成判断的充分理由,以此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臆想史料与结论间联系。以史实而言,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本意就不在于鼓动革命。孙中山曾对“民生主义”解释道:“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5]由此可见,“平均地权”,其目的在于关注社会贫富悬殊问题来阻止社会革命,防患于未然,而非发动人民。这类陷阱常常是由于师生将历史人物、事件扁平化,进行不充分的史料实证导致的牵强附会。

在充分理由律逻辑陷阱中,师生习惯于将教材权威性结论视作充分证据,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关史料创设情境,最终回到最初结论的思维路径。但这一路径常因忽视史料实证,使得师生误入歧途。面对此类逻辑陷阱,切实做好史料实证才是关键。实证首先是一种意识,是遇到问题不轻信,不盲从,主动搜集证据获知真相,解决问题的精神,而非在已知结论面前的偏听偏信。其次它是一种方法,尽量多元化地选用具有证史价值的史料相互佐证,从多类型、多角度、多来源的史料中获取更加接近真实的证据链,才能无限接近历史真相。

形式逻辑在很多场合都给予我们认知事物的思维途径,但是由于运用不得法及其自身局限,尤其是排斥事物自身矛盾的特性,使得“形式逻辑只是用抽象的方法去观察历史的事变,而不能从具体的情况中考察历史的内在联系与其过程……只能看到历史的外壳,而不能捉住历史的内心”[6]。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解释,须得厘清历史概念。强调唯物史观,须得理解历史规律。重视史料实证,须跳得出教材结论,坚持孤证不立。逻辑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问,重视对逻辑规律的认识与运用,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师生的思维局限,进而对中学历史教学有所裨益。

【注释】

[1]邢福义:《邢福义文集》(第7 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 年,第5 页。

[2]崔之清:《晚清危局及其出路——洪秀全、曾国藩的认知与抉择》,《中国近代史》2021 年第5 期,第9 页。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三联书店,2018 年,第76 页。

[4]陈先松:《修建颐和园挪用“海防经费”史料解读》,《历史研究》2013 年第2 期,第170 页。

[5]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58 页。

[6]李平心:《平心文集》(第1 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年,第111 页。

猜你喜欢
局限性陷阱史料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史料二则
陷阱
基于反身性理论对公共行政学实践教学局限性的解读与探析
何谓人的局限性*
陷阱2
陷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