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2023-01-09 08:44苟红霞
幸福家庭 2022年12期
关键词:菲菲大卫绘本

■文/苟红霞

3~6岁是幼儿身体成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其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当前,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师在建构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价值,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幼儿对健康的认知,规范幼儿的健康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以供参考。

一、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心理认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幼儿心理的成长。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及时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性格缺陷,并采取科学的教育手段,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使其学会正确表达情感,进而形成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等良好品质。

二、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兴趣引导

幼儿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维还在发展当中,对于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发掘、建构相应的教育活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肯定鼓励

幼儿的年龄虽小,但他们的内心非常敏感,他们渴望得到身边人的关注,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对此,教师应采取鼓励式的教育引导策略,在幼儿表现突出或是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使其获得自我满足感,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充分尊重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在“权威”的位置,给幼儿制定比较严格的规则。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可以保证幼儿的安全,但是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让幼儿在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中,实现个性化的身心发展。

三、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用心呵护幼儿,建构良性互信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幼儿在园生活时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成长特点与认知水平,充分接纳幼儿的各种情绪,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例如,一些教师喜欢用小贴纸、小红花鼓励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这种鼓励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但是会打击部分幼儿的自信心,他们会认为教师只喜欢这些表现较好的幼儿。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幼儿设计不同的奖项,如遵守纪律奖、行为进步奖、互帮互助奖等,让每一名幼儿在参加完活动后都能有所收获。这能帮助幼儿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使其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同时,教师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幼儿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

(二)做好游戏引领,强化幼儿的情绪感知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新时期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带给幼儿快乐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游戏,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幼儿比较熟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场景出发。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奶粉桶、饼干盒、牛奶瓶、毛线等,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和游戏想法对这些材料进行自主探究。比如,有的幼儿想玩“独木桥”游戏,可以将奶粉桶并排粘在一起,制作简易“独木桥”;有的幼儿以合作的形式,利用木棍敲打废旧的锅、碗、瓢、盆,创作了具有特色的音乐,组建了“协奏乐队”;有的幼儿将长短不同的废布条当作“尾巴”,一起玩“捉尾巴”游戏。在上述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游戏权利,引导幼儿在自主、合作与探究活动中,收获快乐的活动体验。

(三)构建多元活动,丰富幼儿的情感表达方式

1.节日主题教育。教师可把节日作为教育契机,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比如,在妇女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美工活动,让幼儿为自己的妈妈、姥姥、奶奶等,亲手制作一份妇女节礼物,如一幅妈妈的肖像画、一张写有祝福语的贺卡、一束五颜六色的手工花朵等。又如,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幼儿园可以开展以“我的祖国妈妈”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由各班教师组织开展红歌教唱活动,如《红星闪闪》《我爱我的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从而在充满仪式感的节日氛围中,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2.绘本阅读引导。绘本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包含丰富多彩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喜好,挑选合适的绘本,辅助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能力也相对不足。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在给幼儿讲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引导幼儿关注主人公大卫调皮的一面,让他们探讨大卫在生活中犯的错误,如大卫把干净的地板踩满泥巴、大卫在浴室肆意玩水、大卫不穿衣服就往外跑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大卫的爱,让幼儿明白妈妈的每一声“大卫不可以”都是对大卫的担心。虽然大卫是个调皮的、不让妈妈省心的孩子,但是妈妈还是会接纳他的不良情绪,给予大卫足够的包容。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让感恩的种子在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3.适当挫折教育。当前,一些家长对幼儿过度宠溺,导致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与他人分享、不喜欢被他人拒绝的性格。对此,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建构适当的挫折教育活动,以纠正幼儿的不良认知,提升幼儿的素养。例如,一些幼儿在遇到问题时总是会出现放弃的想法。如果在游戏或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他们首先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回应,他们就会选择放弃这项活动,转而参与其他活动。对此,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幼儿的进步,并及时给予其鼓励和表扬,如“你真棒,这次的积木搭建你是最快的”“老师好期待你的绘画成品呀,继续加油”。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两人三足”游戏,让幼儿通过与同伴的积极合作,逐渐掌握游戏技能,共同取得游戏的胜利。适当的挫折教育,能帮助幼儿学会面对挫折、勇敢战胜挫折,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意志力。

(四)加强家园合作,共同构建优质的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和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家长的支持,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在具体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家长联系,引导幼儿家长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促使幼儿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例如,在某次中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笔者组织幼儿画一棵“心中的大树”,允许他们画任何自己想画的树,也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任何场景。在完成绘画后,菲菲的作品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她的笔触非常用力,涂色的线条比较乱,方向都不一致,可以看出菲菲在绘画时内心是有一些情绪的。这棵柳树没有树根,树干上还有一道深色的类似疤痕的笔触,代表着菲菲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有心灵创伤,而且这个创伤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愈合。于是,笔者将菲菲的画作分享给了菲菲的妈妈,并与其交流菲菲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建议菲菲的妈妈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笔者与家长进行积极交流,以期通过家园共育,共同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细致的长期“工程”,需要教师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同时,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不断调整、创新教育引导策略,并携手家长为幼儿构建优质的心理成长环境,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收获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菲菲大卫绘本
糊涂的小兔菲菲
绘本
绘本
大卫,不可以
绘本
菲菲生气了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我喜欢的小狗菲菲
不合群的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