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警犬在最小作战单元中的作用及应用

2023-01-09 03:36刘福克谢远飞
中国工作犬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防暴处突警力

刘福克 谢远飞

作为一种生物装备,警犬以其自身的特性在公安工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受到广大民辅警的欢迎。现今警犬在气味追踪、物证搜索、抓捕、治安巡逻、防暴处突等多方面发挥出的作用,往往是人力做不到的,也是其他技术手段不可替代的。在新形势下,在最小作战单元模块中融入警犬元素,并将“最小作战单元+警犬”模式服务作战,进一步发挥警犬的作用和潜力,是广大一线警犬技术工作者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最小作战单元+警犬”模式

最小作战单元是指在公安机关基层所队(派出所、警务站、公安检查站、特巡警等执法勤务部门)按照一定职责、一定装备标准、由3~5人或多人设置的最小战斗单元,主要应对辖区内的突发事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以及其他突发的暴力抗法案件处置过程中,完成制止控制、制服抓获犯罪嫌疑人的任务,达到保护群众救助群众的目的。“最小作战单元+警犬”作战模式即在最小作战单元中增加警犬力量,形成“盾、棍、枪、犬”的战斗组合,旨在进一步提升最小作战单元的战斗效能,进一步发挥警犬在维稳处突、查缉管控、震慑犯罪活动中的作用。

二、警犬在最小作战单元中的作用

(一)提升最小作战单元的威慑力和震慑作用

犬有天然的威慑力,尤其是体型高大外表凶悍的德国牧羊犬、昆明犬、罗威纳犬等,其高大凶猛的形象让犯罪嫌疑人看起来就发怵。抓住犯罪嫌疑人惧怕犬的心理,在最小作战单元中配置警犬,随警作战,在现场利用犬对犯罪嫌疑人的吠叫,以及欲攻击扑咬的状态,给犯罪嫌疑人带来的心理恐惧和震慑,看到警犬后就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达到预防和制止犯罪的目的。

(二)节约警力,提升最小作战单元战斗效能

当前一线执法执勤单位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警力不足、警力短缺的问题,针对有限的警力,我们在最小作战单元中增加1头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有效弥补警力不足的短板。最小作战单元面临的任务具有突发性、对抗性、暴力性的特点,以4人1犬的最小作战单元为例,警犬在遂行任务中可发挥出预警、威慑、攻击扑咬、追捕控制的作用,以最少的警力投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效能,达到“1+1>2”的作用。

(三)保护最小作战单元人员安全

犬天生就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忠诚主人的品质、护卫的本能,利用犬的这些特性,经专业科目训练后,犬即形成护卫能力,达到攻击犯罪嫌疑人,预防袭警、保护战斗队员的能力。从另一角度来看使用警犬给我们最小战斗单元多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

(四)警犬使用具有可控性

警犬不同于一般的警械、武器,警犬的使用具有全程可控性。一般的武器比如枪支使用时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开枪必产生很大的威力,使用不当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难以挽回的损失。而警犬不同,它的使用过程全程可控,训练有素的警犬在启动前,犬会对攻击目标保持高度警戒和注意,在放犬攻击途中犯罪嫌疑人若停止抵抗投降,我们还可以中途召回警犬,在警犬扑咬控制住犯罪嫌疑人后我们可以令犬放口停止攻击,进行押解,保证在战斗中做到令行禁止。警犬的可控性使我们执法人员在处置各类违法罚罪活动时更加精准、安全、有效。

三、警犬在最小作战单元中的应用

(一)开展常态化演训,训战结合

没有训练就没有使用,警犬不是拿过来就能使用,若要在最小作战单元中发挥出良好的战斗性能,就必须加强战斗单元与警犬的反复磨合训练。在重点区域、特殊地段利用复杂的现场环境开展“最小作战单元+警犬”进行巡逻盘查、防暴处突、假想敌的追击扑咬科目演习训练。一是可以使警犬在实战环境下得到锻炼。二是能够起到震慑犯罪作用,有效预防各类犯罪案件发生。首先,携犬开展常态化演训工作应注意做好训练现场场地安全防护工作,确保训练安全,不影响周围群众生产生活。可以在演训区域拉警戒带,协调警务站给予周边秩序的维护。其次,还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实战演训,通过多个最小作战单元战术组合开展不定时的演训活动,能够加强最小作战单元和警犬对重点地区周边环境的适应,使周围群众了解警犬,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对敌人起到强大威慑作用。通过不断实战演训,人犬结合,达到提高最小作战单元训练的实效。

(二)警犬在最小作战单元中的具体应用方向

在最小作战单元中使用警犬就是要充分发挥警犬的视、听、嗅、咬、搜等战斗技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快速制服犯罪嫌疑人,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1.执行武装巡逻盘查。“最小作战单元+警犬”在辖区内进行武装巡查,对可疑人员可疑车辆进行盘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武装巡逻盘查可以提高街面见警率,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系数,并有效震慑图谋不轨的潜在犯罪嫌疑人,降低各类案件的发生。“最小作战单元+警犬”进行巡逻时以4人1犬(盾、棍、枪、犬)的组合为佳,1名盾牌手、1名持警棍或钢叉、1人携防爆枪、1名带犬队员,成纵队行进,带犬队员与警犬的位置放在第一位或队列末位方便行进和观察。

2.执行警犬警戒。警戒是指警犬根据带犬民警指令对指定对象或目标进行注意戒备和监视,一旦警戒对象有多余动作,警犬即可发现报警。警戒在最小作战单元中的应用主要是重点地区守候式警戒和对盘查对象和被控制的可疑人员进行警戒。

3.执行防暴处突任务。防暴处突科目是最小作战单元训练的主题,也是发挥警犬的看家本领扑咬攻击能力。执行防暴处突任务时,往往面临的是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以及其他突发暴力抗法事件,通过“最小作战单元+警犬”的战斗组合,配合其他警种力量对闹事人群进行驱散,配合防暴队伍对案件现场进行控制、对继续实施犯罪活动赋予抵抗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定位扑咬、擒拿,达到快速、高效、安全处置突发事件。

4.使用警犬追捕。使用警犬追捕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是警犬的拿手本领,警犬的奔跑速度极快,全力奔跑时时速可达60千米以上,警犬身形敏捷在运动中可以翻越躲避各种障碍且耐力持久,一旦有犯罪嫌疑人逃跑,被警犬锁定,便会穷追不舍,绝无逃脱可能,再加上警犬突出的夜视力,在夜间追捕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

四、“最小作战单元+警犬”模式应用注意事项

(一)注重犬的选择

参与最小作战单元的警犬应以公犬为主,选择训练的品种主要以德国牧羊犬、昆明犬、马里努阿犬、罗威纳犬等大型犬,以体型高大、气质凶猛、主动防御性强为首选类型。

(二)注重与不同警种力量的协同作战

“最小作战单元+警犬”战斗小组毕竟是最小的作战单元,在执行具体任务或处置突发警情过程中还应注重强化与其他警种力量的联合协作,增强各警种间协同配合能力。如与特警无人机的协同使用,通过无人机远距离侦查,提供现场不同方位实时动态信息,针对重点目标,引导警犬进行快速搜索,达到快速锁定制服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警犬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侦查破案服务、为维护社会治安服务。只有紧随时代的变革,牢牢把握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遵循警犬技术自身规律特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结合实际,把等待机遇变为主动出击,充分利用警犬的独特功能,给最小作战单元添砖赋能,不断拓宽提高警犬服务公安工作的能力,才能使警犬技术在新时代不断绽放光彩。

猜你喜欢
防暴处突警力
一种可快速拆装防暴网设计
基于快速凸包的目标车辆动态围堵算法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假如有暴徒
浅谈“处突”应急机制研究
危机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队执勤处突任务中的作用研究
国产新型18.4mm单管防暴手枪
防暴发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网曝三亚消防称“浪费警力”拒救被困小猫
完善武警后勤应急保障体制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