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城乡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2023-01-09 15:02徐廷福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墨江教师队伍中学

徐廷福,廖 益

(1.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韶关学院 校长办公室,广东 韶关 512005)

粤北XX县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之一,人口仅有20多万,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却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该县实施“科教兴县”“教育强县”战略,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深化教育改革、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全面了解该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培训需求,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笔者选取了城乡各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培训需求调研。两所学校在县域范围内都有一定知名度,罗坝中学在8所乡镇中学中排名中游(20世纪80-90年代曾排名第一),墨江中学在城区3所中学中的排名也位列中间且学生数量最多,以他们作为城乡学校的调研对象比较有代表性。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准确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培训规划,以此推动和引领县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调研学校概况

罗坝中学创办于1956年,现为韶关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用地面积为21 44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 32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11 55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20.38平方米;有两个运动场及室内外乒乓球台,运动器材按“教育强镇”标准配备。计算机室、音乐、美术、图书室等各种功能室齐备。全校现有初中三个年级,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261人,专任教师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6人,专科学历6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墨江中学创办于1959年,现为韶关市一级学校,该校曾在1998年入选《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博览》。学校秉承“严、勤、博、爱”的校训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着力打造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目前为县城最大的一所初级中学,建筑面积16 364平方米,学校各种功能室齐备。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1 841名学生,专任教师1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26人,专科学历的1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二、两校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结果

调研组一行8人,在两所学校分别进行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诊断、听取被听课教师的现场说课并予以评分,进而对被听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潜力作出评估。组织了校长、中层领导、普通教师三场座谈会,对其专业发展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了结构性访谈,获得了许多现场材料和有价值的建议。

罗坝中学是乡镇初级中学,规模小,调研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当天有课的所有任课教师(共24位)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听课,也听取了每位教师的说课,透过上课与说课,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五项、专业发展水平等做出评估。

(一)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

1.罗坝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反映教师专业水平的核心环节。为此,调研工作组调研员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对当天上课的每一位教师进行了听课,调研组共听课41节。依据听课观察量表,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给予了评分。从得分情况看,当天24位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平均分为73.58分,最高分87分,最低分为52分。具体得分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罗坝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得分

从图1可以看出:罗坝中学24名任课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教学组织与调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四个二级指标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平均得分为73.58分。在四个二级指标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两方面相对较好;在“合理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方面相对较弱,平均得分只有21.14分。

透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调研组对教师的基本功(教学技能五项)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24位授课教师平均分为70.29分,最高分85分,最低分60分。教学技能五项各分项得分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罗坝中学教师教学技能五项得分

从图2可以看出:罗坝中学24名任课教师在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语言精炼生动、熟练运用板书和多媒体、恰当地提问及有效地追问、观察与关注个别学生五个二级指标方面整体表现也一般。教学语言精炼生动相对较好,相对较弱的是观察与关注个别学生方面。

2.墨江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在墨江中学对30位教师进行了听课,调研组共听课53节。依据听课观察量表,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给予了评分。从得分情况看,当天30名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平均分为75.46分,最高分95分,最低分为55分。具体得分情况,如图3所示:

“益农e审”App上线运行后,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界面内容、完善升级功能,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移动应用水平,切实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图3 墨江中学八年级教师课堂教学得分

从图3可以看出:墨江中学八年级30名任课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教学组织与调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四个二级指标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平均得分为75.46分。在四个二级指标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两方面相对较好;在“合理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方面相对较弱,平均得分只有21.86分。

依据教学五项技能量表进行打分,可以看出这30名授课教师平均分为74.18分,最高分90分,最低分为55分。教学技能五项各分项得分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墨江中学八年级教师教学技能五项得分

从图4可以看出:墨江中学八年级30名任课教师在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语言精炼生动、熟练运用板书和多媒体、恰当地提问及有效地追问、观察与关注个别学生五个二级指标方面整体表现也一般。教学语言精炼生动相对较好,相对较弱的是观察与关注个别学生方面。

3.两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比较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两所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呈现出差异性,墨江中学四个指标均高于罗坝中学,这也客观地反映了两所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即墨江中学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整体上高于罗坝中学。但是,从两所学校四项指标的具体分差看,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与调研组现场调查的印象有一些出入。从课堂听课、说课等环节的表现看,墨江中学教师队伍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罗坝中学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二)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调研组在全面观察教师课堂教学、说课的基础上,还组织了全校性的校长、中层领导、普通教师三场座谈会,对其专业发展现状和各自的培训需求进行了结构性访谈。

1.校长、中层领导所表达的培训需求

参加座谈会的校领导有该校校长和一位副校长、中层领导有教导主任、后勤主任、办公室主任。访谈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您认为本校教师最需要培训的是哪些方面?请尽量对培训内容给出具体建议。(2)您校采取过哪些措施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其中您认为哪些方式是比较有效的,最好能够举例说明。(3)作为校长,您认为自己最需要学习提高的是哪些方面?请尽量对培训内容给出具体建议。(4)未来三年,您作为校长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培训?请结合培训的内容、形式、参训地点等给出您的建议。

通过座谈,调研组发现无论校长还是中层领导,在教师培训方面都有以下共识:(1)基层教师普遍缺乏培训,教育理念更新、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都显得较为滞后;(2)学校在组织校本培训方面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上,缺少鲜明的主题,更没有长期的统一的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连续性;(3)作为校长,尽管接受过一些专门的培训,但都偏重管理,比较宽泛,缺少针对学校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培训;(4)学校中层接受的培训主要是作为学科教师参加的学科培训或班主任培训,缺乏针对管理岗位的专门培训(如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的专项培训);(5)希望在未来的三年更加重视教师培训,尤其是根据学校实际,系统学习和实践某种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得到专家的入校指导,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教师所表达的培训需求

两所中学共有11名普通教师参加座谈会,其中有10人年龄在40-50岁年龄段。教师座谈会内容为:(1)作为教师,您认为目前自己专业发展情况如何?依据是什么?(2)您能够达到目前的专业发展水平,您认为主要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的?(3)您如何评价近些年您所接受的教师培训?请结合培训项目设计、过程管理、实效性等方面加以具体说明。(4)未来三年,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培训?请结合培训的内容、形式、参训地点等给出您的建议。

通过座谈,教师们反映了以下几方面的情况:(1)一般教师所接受的培训,主要是通过网络学习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的培训,既没有针对性,更无实效性(一般都是挂机、应考而已);(2)一般教师普遍缺少专业培训,也缺乏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难以激发教师的培训需求,专业发展显得被动和盲目;(3)教师专业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如何使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教师教学和提升教学效果,应当给予手把手的操作性培训,才能取得实效性;(4)希望今后的培训专业性强些,具有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用得上;(5)在培训方式上教师们都希望“走出去”培训,但培训的时间最好不要与工作发生冲突,也尽可能不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

3.隐性培训需求分析

表面上看,两校教师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什么迫切的需求,说明他们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培训的主动性欠缺,也表明他们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缺少应有的追求。然而访谈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他们的隐性需求,譬如两校教师在教师专业情意方面急需优化,在专业能力方面需要补短板(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具体而言,两校教师在师德素养提升、职业心态调整、专业精神唤起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培训和提高;在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也需要掌握从理念到实践的一整套的操作细则;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等等。

两校虽然一个在县城,一个在乡镇,但学校领导及教师反映出来的培训需求基本一致,说明在同一县域内教师关于培训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师文化相似,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培训的要求一致,所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1]。

三、结论与启示及建议

从学校的办学历史看,墨江中学地处县城,曾经有一段时期是县域内最好的初级中学,在整个韶关市也名列前茅。因此,该校办学底蕴深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错。罗坝中学虽然办学历史较长,曾经也有过辉煌,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生源向县城集中,罗坝中学已相对边缘化,优秀师资、优秀生源留不住,办学质量呈现出下滑趋势。两校的具体情况虽然有差异,但也存在较多的共同点,归结起来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调研的主要结论

1.中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他们的职业心态决定了学校的精神面貌。过去10年由于初中生源萎缩比较明显,教师队伍更新补充缓慢,导致教师队伍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老师占了学校教师的2/3以上。又由于他们长期在学校工作,人际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在这样的学校文化氛围下,学校领导在教师管理中顾虑较大,改革措施难以实行。仅仅依靠个别学校领导去改变一所学校,难度大、带不动。

2.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尚未成为主流。受学校文化影响,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学习、研究的氛围[3]。身处在这样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学习必然对教师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形成阻碍,继而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导致大多数教师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满意度低。

3.教师教学研究不足。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教学设计的理念、课堂教学比较传统和按惯性运作,也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由此我们看到,大多数课堂针对性不强,缺少对学生个别差异应有的关注度,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把控能力较弱(指内容方法而非课堂纪律),难以有效调动全体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作为山区县,地处城乡的两所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差异不大,从教育均衡发展大角度看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种均衡是较低层次的均衡,若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优质均衡看,两所学校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一所山区学校的罗坝中学,随着生源的缩减和优质生源的流失,山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下滑在所难免。但是,教师的固化(缺乏流动性)也让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犹如一潭死水,缺少了活力和教师应有的专业理想和专业追求。

墨江中学地处县城,尽管近年来生源受到另外两所中学的挤压,部分优质生源流失,但从整体上看生源对学校办学质量影响有限。事实上,近年来有些教师的心态失衡(相比于乡镇学校而言的,工作压力大却没有乡村教师的生活津贴)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何调整好教师心态,是当前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总体而言,两校都需要提高对教师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白“教师是教育质量最大的变数”的道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针对访谈所反映的教师需求,建议在未来教师培训中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氛围的营造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目标。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肩负“国之兴衰”的崇高使命,也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应当要回到自己选择从教的初心,拥有不变的教育情怀。为此,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调整职业心态,优化教师的专业情意,这是两所中学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4]。

2.以教科研为抓手,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业务水平。教科研的缺失使整个教师队伍失去了活力,抓教风促学风,是改变教学现状的途径之一。建议透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让所有教师参与其中,在工作实效性提升的实践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墨江教师队伍中学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