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加”促“双减”,彰显音乐育人价值
——中小学音乐课后服务增效的实践路径

2023-01-10 01:35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团育人音乐

董 秀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课后服务由此成为“双减”后教育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双减”的实质精神并不是被动地去做减法,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文化空间。

课后服务不仅包括帮学生答疑和辅导课业,还要利用科普、艺术、劳动、阅读、社团等为学生开展好综合素质拓展工作。那么,“双减”政策下的音乐教育如何在课后服务中“加”得有效,“加”得恰到好处,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形成校内的新变化、新气象呢?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音乐育人”的责任担当与使命,为推动学校落实“双减”任务,研究音乐教育与课后服务深度融合的策略和途径,做好音乐课后服务的“加法题”。

一、“加”艺术实践,完成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学曾一度产生各种负面的声音,如“学生学了九年音乐不会识谱”“上了几年音乐课,不会唱几首歌”“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仍停留在零起点教学”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限的音乐课时导致课堂艺术实践的浅尝辄止,这也是学生难以夯实音乐基础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双减”政策的落实,使得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恰好可以借助课后服务的“东风”完成音乐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即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研究课后与课内课程的有机衔接,把不同概念、问题、现象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自我效能感。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地从学科学习向生活世界拓展,避免重复性的授课,这些也是课后服务性音乐教学值得研究的方向。

(一)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有效链接

中小学音乐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要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其中隐含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可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大学科核心领域。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机会,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辅导学生学好课堂上的内容,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并实现学习的有效迁移,将所获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育英小学的音乐教师在课后服务中,运用该校的“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多元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程研究项目,把每个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归纳,运用STEM 教育理念,结合该校现有舞蹈教室、电钢琴教室、合唱教室等设施资源,将音乐教材内容进一步拓展为歌曲与舞蹈结合的唱游活动、弹奏音乐主题的演奏活动、改编合唱歌曲的合作体验活动等。这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又鼓励了学生去自主创造、探索发现,大大增加了情境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使音乐课程更容易贴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特点。课后服务和课内课程的关联衔接,不仅提高了课后服务的适切性,还因其更开放、更富有创造活力等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文化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二)教师的讲台延伸到学生的舞台

“实践性”是音乐课程的本质属性,是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②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③课后服务恰好可以为学生搭建起音乐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音乐活动,促进“学——创——演”综合艺术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元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创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炼,逐步形成对音乐整体逻辑的理解。

例如,组织小型的音乐会,让学生在课后以独唱(奏)、重唱(奏)、小合唱(奏)等丰富的形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表演实践。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课内课程教学计划和进度,以主题编创课的形式,规划设计课后服务的音乐编创、展演活动,把音乐课堂上的器乐表演、舞蹈表演、情景剧的编配实践,延伸到课后服务时段,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身心动起来,体会深度探究和体验的乐趣,充分释放天性、展现自己,并获得成就感。因此,课后服务应作为音乐课堂教学成果展示的平台,成为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发展的舞台。

二、“加”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

《意见》指出:“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2021 年9 月,山东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联合印发的《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中提出:“(课后服务)重点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素养提升,充分利用本地文化、人才资源优势,设计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活动课程。”可见,课后服务不仅要解决家庭与学校无缝隙交接学生、解决看管的基本服务的问题,还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开展丰富的拓展活动,逐步形成学校的课后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还要助力校内减负,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把课后服务纳入学校办学整体规划设计,深入挖掘课后服务独特的育人途径与价值,使学生获得更有效、更自主的成长,充分绽放“生命之美”。

(一)设立符合班额的集体学习特色课程

落实“双减”后的课后服务有别于之前的社团、兴趣小组,会让学校面临几乎是空前的全员化的课后服务。虽然课后服务本着学生自愿的前提,但是笔者了解到,多数学校更希望学生全员参与,这样便于管理统一,也方便各项活动进度统一,使课后服务工作得以整体推进。因此,像电钢琴、口风琴、竖笛、陶笛、合唱、舞蹈等这一类的集体课程,不管是购买社会服务,还是利用本校音乐教师资源,都是比较容易普及和管理的,进而成为学校音乐课后服务的首选课程。以淄川区为例,为助力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一样乐器”的教育梦想,丰富学校课后服务教学资源,区教体局为每所学校配备了符合班额的电钢琴教室。有了这样的课后服务项目,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整体音乐素养明显提升。

以淄川区洪山小学为例,这是一所乡镇学校,该校积极克服教学资源短缺的困难,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提供课后服务活动,涵盖电钢琴、口风琴、竖笛、舞蹈、绘本阅读、书法、篆刻等与班额相近的集体学习项目,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尤其在电钢琴教室上课时,学生人手一台琴,学得如鱼得水,畅游在自由的音乐天地。此外,该校的音乐教师也积极开发课后服务课程和校本教材,保障乡村孩子的音乐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也为家长解决了校外艺术培训的高额费用负担。

(二)统筹校内外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课程

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队伍建设、场地落实是实现学生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前提。在课后服务的短短两个小时内,如何做到既满足学生所需,又保证教学质量?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应立足适合学生需要、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这也是探索课后服务教学内容的重要目标。每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设施、音乐教师的项目特长和教学兴趣点各有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结合当地专家、高校教师等教师资源,设立丰富的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自主发展的机会。

淄川区开发区实验学校坚持课后服务“社团化”和课程“特色化”的原则,在艺术课程的开展上,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课程艺术内涵,形成符合校情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在缓解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该校不断升级课后服务内容,打破班级、年级界限,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课后托管服务。家长则根据对孩子成长的预期值,自主“下单”符合需求的课后服务。学校根据学生及家长的报名意愿,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等,对学生报名项目进行调整、分班,组建器乐演奏、合唱、舞蹈三大音乐类社团,开设电钢琴、合唱、舞蹈、二胡、古筝、尤克里里等课后服务课程,并邀请外校专业教师予以辅导。自实行课后服务以来,学校教师根据各自音乐特长,分别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陶笛和葫芦丝因入门快、价格实惠、携带方便,而最受学生们喜爱。目前,该校课后服务已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体系,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参与率达到95%左右,获得家长们一致好评。

(三)构建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课程

国家教材具有覆盖面广、普适性特点,但对地方音乐文化的涉猎则很难面面俱到。以笔者所在的淄博市为例,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五四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在小学五个年级十册教材中仅有一首山东民歌《箫》(演唱)和一首山东器乐曲《百鸟朝凤》(欣赏);初中四个年级八册教材中也只有《包楞调》一首欣赏作品。可见,教材中的作品不能满足对山东地方音乐文化的普及与传承需求,也无法达到课程标准中“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的要求。笔者也曾两次以课题作为推手,展开基于文化传承的山东民歌课堂教学研究,整理出适合三个学段使用的曲目及相关资料,引导广大音乐教师推行实践,并在学校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磁村花鼓”进校园项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当下的课后服务恰好为地方音乐文化推广敞开了大门,把地方民歌、戏曲、曲艺、舞蹈列入课后服务的课程范围,也会解决国家教材中地方音乐文化欠缺的问题。

淄博十中地处“磁村花鼓”发源地淄川区昆仑镇,不少学生有“磁村花鼓”的基础,因此该校将“磁村花鼓”这一民间传统的鼓舞艺术引入课后服务课程,邀请校外指导专家,让学生通过体验唱花鼓、打花鼓、舞花鼓等传统技艺,提升对本土音乐文化内涵和价值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的意识。淄川中学在课后服务中融入淄川地方民歌的普及学习,促进其在校园的传播与发展。该校开设了“聊斋俚曲”社团、合唱社团、戏剧社团、播音主持社团和舞蹈社团等,并在每个社团都配备两名专业教师,于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授课。比如,合唱社团排练了《赶牛山》《包楞调》《跳跳长长》等地方民歌改编的合唱曲。“聊斋俚曲”社团的指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跟随聊斋俚曲传承人学习,提高个人技能,同时该社团还根据当地真实故事改编排演了聊斋俚曲戏《背母求学》,并屡获各类奖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价值认同。由此看来,建设课后服务地方文化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阵地,是发展、提升学生本土音乐文化素养的良好途径。

三、小 结

从2017 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开展课后服务试点工作,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区县,已在近几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实践证明,服务内容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地方文化相结合,创设多元学习时空,将培养兴趣与发展学生音乐学科素养相结合,是真正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的法宝。“双减”政策推行后,课后服务面临“提质升级”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这体现了学校主体性角色的回归和强化,需要我们提高站位、强化认识、统筹谋划,深挖课后服务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还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美好时光,让他们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更好的成长,提升学习生活质量。

当下,从多地经验中发现,课后服务家校社协同育人氛围正逐步形成,并推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起到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但满足“双减”要求的课后服务才刚刚开始,符合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学习需求的课后育人体系构建尚不成熟,在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教师等仍将面临诸多问题。反思当下、深思未来,重视完善“课后育人”的顶层设计,探究课后服务校本化实践路径,还应进行相关探索:一是梳理课后服务和学科融合的关系;二是建立课后服务的常态化研究机制;三是构建课后服务的家校社融通机制。我们应以“五育融合”的眼光和视野来看课后服务教学任务,因此,每一名音乐教师都不是旁观者,应结合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积极主动谋划,研究音乐课后服务如何提质增效,满足学生学足学好的需求。要在音乐课后服务“加”内容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如何“加”质量、“加”效率,以“加”促“减”,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回归校园的孩子在学校学足学好,立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本之策,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④要让丰富的课后服务成为“五育并举”的演练场,成为激发学生潜能、个性成长的活动舞台,实现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多端结合,保证课后服务高效、有序、安全地开展。

注 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3 页。

② 冯巍巍《新课标视域下音乐课程实践性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14 年第7 期。

③ 王安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人民音乐》2012 年第6 期。

④ 余慧娟《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人民教育》2021 年第22 期。

猜你喜欢
社团育人音乐
缤纷社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音乐
他们用“五招”育人
音乐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