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流域开发与后续战略思考

2023-01-10 14:11陈云华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2年2期
关键词:锦屏水电风光

陈云华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0051)

0 引言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kW以上。与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相比,我国能源转型深度还存在明显差距,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未根本改观,资源环境约束依然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系统总结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与创新实践,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步伐,首提水风光互补一体化开发,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期示范”原则,走流域化、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道路,齐心协力加快雅砻江全流域绿色清洁能源资源开发,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雅砻江力量。

1 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与创新实践

1.1 水电资源开发

1.1.1 水电资源概况

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干流全长1571km,天然落差3830m,年径流量609亿m3,雅砻江干流技术可开发容量约3000万kV,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500亿kW·h,占四川省全省的24%,约占全国的5%,在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装机规模排名第三。

雅砻江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河段。

上游河段从呷依寺至两河口,河段长688km,目前已完成河段水电规划技术评审。初拟以木能达水电站为龙头水库的10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约230万kW。

中游河段从两河口至卡拉,河段长385km,拟定以两河口水电站为龙头水库的7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分别为两河口(300万kW)、牙根一级(30万kW)、牙根二级(220万kW)、楞古(124万kW)、孟底沟(240万kW)、杨房沟(150万kW)、卡拉(102万kW),总装机1166万kW。其中两河口水库具有多年调节能力。

下游河段从锦屏一级至江口,河段长412km,拟定以锦屏一级水电站为龙头水库的5级开发方案,自上而下分别为锦屏一级(360万kW)、锦屏二级(480万kW)、官地(240万kW)、二滩(330万kW)、桐子林(60万kW),总装机1470万kW。其中锦屏一级水库具有年调节能力,二滩水库具有不完全年调节能力。

雅砻江流域是我国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流域水能资源高度集中,大型电站多,装机容量大,规模优势突出,梯级补偿效益显著,是全国最优质水电能源基地。两河口、锦屏一级、二滩为代表的三大控制性水库总库容达237亿m3,调节库容达148亿m3,联合运行可使雅砻江中下游梯级电站达到多年调节特性,并可使雅砻江干流水电站群平枯期电量大于丰水期电量,是全国技术经济指标最为优越的梯级水电站群之一。

1.1.2 开发进展

雅砻江下游二滩水电站于20世纪末投产,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和官地水电站2012年相继投产,作为一组电源通过锦苏特高压直流外送华东,桐子林水电站2016年机组全部投产,雅砻江下游投产总装机容量1470万kW。

雅砻江中游“龙头”水库电站——两河口水电站(300万kW)于2014年核准开工,2021年9月首批机组(100万kW)投运,2022年3月全部机组投运;杨房沟水电站(150万kW)于2015年核准开工,2021年6月首台机组投运,10月全部机组投运;卡拉水电站于2020年6月核准,孟底沟水电站于2021年2月核准,目前正推进开工准备工作;牙根一级(30万kW)、牙根二级(220万kW)、楞古(124万kW)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拟在“十四五”期间核准。

雅砻江上游水电规划已完成并通过水电总院审查,2021年9月29日,水电总院通过《关于报送〈雅砻江上游水电规划报告技术评审意见〉的报告》(水电规规〔2021〕154号)向国家能源局报送评审意见,完成上游水电规划技术收口工作。

雅砻江流域“首尾呼应、多点开花、全江联动、有序推进”的态势已经形成。

1.2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的创新实践

1.2.1 “一个主体、一条江”的流域开发创新[1]

改革开放以来,水电开发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逐步多样化,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水能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的问题逐步凸显[2]。200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授权二滩公司全面负责实施雅砻江水能资源开发和水电站建设与管理,并要求将“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由此,雅砻江公司成为我国唯一一个由国家授权完整开发一条江的流域公司,为雅砻江“一条江”水电开发模式创造了条件[3]。在流域统筹开发的明确要求下,公司对雅砻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和未来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确立了雅砻江水能资源开发“四阶段”战略,科学布局了雅砻江总装机容量约3000万kW的22个电站的开发时序,绘就了雅砻江“一条江”的科学、有序、和谐开发“路线图”,制定了全面完成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的时间,并按照三化(流域化、集团化、科学化)、四阶段战略与“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有序推进开发建设。

1.2.2 “上下求索,不断突破”的工程建设创新

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富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开发项目都处于高山峡谷中,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工程建设面临着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和挑战。如锦屏工程建设面临着深切峡谷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最大规模的高边坡处治、世界最大规模的拱坝地基处理、世界最难的极高地应力环境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与变形控制,以及锦屏二级深埋长大引水隧洞施工中的极强岩爆、高压大流量突涌水、洞室群多工作面高强快速施工组织等技术难题,被国内外水电界公认为建设管理难度最大、施工布置难度最大、工程技术难度最大、施工环境危险最高的巨型水电站。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雅砻江公司秉承务实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科学谋划、审慎研究,不断创新科技体系,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建成了目前世界最高大坝锦屏一级双曲拱坝(坝高305m,一次蓄水成功),世界最大规模水工隧洞群锦屏二级地下洞室群(地下洞室总长116.7km)。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困扰锦屏工程建设的超高拱坝、高山峡谷、高边坡、高地应力、高压涌水、深部卸荷裂隙、深埋长引水隧洞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得以突破,创造了二十项世界第一、二十项国内第一和二十三个行业首创,宣告了水电建设的新高度。

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具有世界第三高的心墙堆石坝水电站——两河口水电站(坝高295m)。电站建成推动中国土石坝建造工艺从260米级提升至300米级,使中国高海拔300米级高土石坝设计施工管理进入新阶段,对中国未来藏区高原高海拔水电开发具有里程碑意义。两河口水电站于2021年12月大坝填筑到顶,已于2021年9月顺利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正在建设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采取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项目——杨房沟水电站(坝高155m),已于2021年6月30日投产发电,开创了我国大型水电站实施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先河[4],也是我国新常态下水电开发理念与方式的重大创新,必将对我国水电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3 “流域统筹、和谐发展”的环保水保创新

在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过程中,雅砻江公司始终坚持“流域统筹、和谐发展”的环保理念,努力造就“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雅砻江河谷”,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流域开发模式。雅砻江公司充分发挥“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的优势,前瞻性地做好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和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在流域开发的时序、工程规模确定、枢纽方案选择、施工及建设工期安排等方面,不断完善项目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尽量避免单项目环境保护的分割性和片面性,避免移民搬迁政策的多变性和间断性。在锦屏、两河口等水电站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坝分层取水、生态流量泄放、建设联合鱼类增殖站等辅助方式,帮助河段内原有鱼类生存和繁殖。目前,已掌握短须裂腹鱼、鲈鲤和西昌白鱼、青石爬鮡等10余种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连续11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鱼苗近1600万尾,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多项举措,雅砻江下游投产梯级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相关奖项,其中二滩水电站荣获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锦屏一级、二级、官地、桐子林水电站先后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称号。

1.4 “汇聚众智、联创协同”的科技攻关创新

雅砻江流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同时自然条件恶劣,工程建设难度极大。要实现一条江的科学开发,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2005年,雅砻江公司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成立资金规模为5000万元的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2016年再次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成立资金规模为9000万元的雅砻江联合研究基金,借助国家级科研平台,组织全国最优秀的科研力量,开展相关工程技术、电力生产、环境保护等重大课题研究。同时,雅砻江公司通过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和特咨团,与国内外权威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攻克诸多世界级水电技术难题[5]。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突破190项,其中国际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180余项。锦屏水电工程项目团队荣获201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杰出工程建设奖,为我国电力行业首次获得该奖项,锦屏一级水电站荣获素有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菲迪克2018年工程项目杰出成就奖”,锦屏二级水电站获得“菲迪克2019年工程项目优秀奖”,锦屏工程实现国际、国内顶级工程大奖“大满贯”;二滩水电站工程荣获国际里程碑工程奖。“锦屏二级超深埋特大引水隧洞发电工程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为雅砻江水能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提升了中国水电建设的整体技术实力。

1.5 “校企合作、共探未来”的基础科学创新

在研究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之外,雅砻江公司积极支持基础科学研究,依托锦屏二级垂直岩石覆盖厚度达2500m的辅助洞,建成我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联合开展深地前沿物理科学研究,取得世界级科研成果。2010年公司与清华大学在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中部共同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一期空间约为4000m3),成为我国首个、国际上垂直岩石覆盖最深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清华大学领导的CDEX与上海交通大学领导的PandaX两项暗物质探测实验组相继入驻,已累计获得超过20项主要成果,在较短时间内推动我国暗物质研究从无到有,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还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以此作为基础条件,2017年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申报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项目(以下简称锦屏大设施),2019年7月20日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12月,锦屏大设施全面进入开工建设新阶段,2021年3月,锦屏大设施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锦屏大设施是首个校企共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推进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展现雅砻江公司的科技能力和管理实力。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完全建成后,将能够容纳包括吨级暗物质探测、双β衰变、深地核天体物理、深地医学及疗养、深部岩体力学等在内的深地基础科学领域的实验项目同时开展实验研究,将对我国前沿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诸多国际级研究成果,成为引领国际基础科学的重要平台。

2 雅砻江流域后续战略思考——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2.1 双碳目标硬约束,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因势而生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kW以上”等一系列新发展目标的提出,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赋予全新动能,需锚定新发展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水电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基石,既能提供大量的“零碳”电能,同时也可为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容量支撑。以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大型水电基地为支撑,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综合开发基地建设,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水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开发是新时期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雅砻江流域地处川西高原风电、光伏资源最富集区域,风能资源等级多为2级,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在5500MJ/m3以上,属于全国太阳能资源二类和三类地区。根据规划成果,雅砻江流域可开发风电规模约630万kW,可开发光伏规模3700万kW,风光总规模超4000万kW,开发程度低,开发潜力巨大。同时,雅砻江流域具备建设抽水蓄能的优越条件,可开发规模约1000万kW,加上干流常规水电约3000万kW,总规模超8000万kW,且风光新能源与水电出力具有天然年内互补特性,是世界规划规模最大的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流域上已建成两河口、锦屏一级、二滩三大水库总库容237亿m3,可使雅砻江梯级电站群达到多年调节特性,是我国调节能力最为优越的大型流域。

2.2 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及倡导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提高电网对风电、光伏的接纳能力,通过水电站配套的送出线路一体化消纳,对破解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难题,推动清洁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2.1 基地建设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规划水风光蓄总规模超8000万kW,流域三大控制性水库总库容237亿m3,水风光互补开发潜力巨大。基地已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同时也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2.2 基地建设可提供大量优质稳定的清洁可再生电力,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超2200亿kW·h。基地建设符合“绿色优先,协调互济”原则,通过流域梯级水电站灵活的调节能力以及抽水蓄能的储能能力,可实现电源侧灵活调节,减轻送受端系统调峰压力,确保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风光电力接入水电站调节后,依托锦苏直流、雅中直流以及正在推动的川渝特高压交流线路,可为华东、华中以及川渝地区提供大量优质稳定的清洁可再生电力,有利于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2.2.3 基地建设可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助推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雅砻江流经的川西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基地涉及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的21个县(市)区,多数经济基础薄弱。基地开发建设将带来千亿规模级的直接投资,成为四川省民族地区未来数十年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四川民族地区不断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完成“扶上马、送一程”的目标任务,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动脱贫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期繁荣稳定。

2.3 雅砻江流域开展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的主要优势

清洁能源。通过将风光新能源接入流域已建电站开关站,与水电打捆送出,既可以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送出线路的利用效率,又可以统一接入和送出消纳,实现跨区灵活调配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新能源的大规模集中消纳创造优越条件,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保障性。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规划常规水电约3000万kW,风光新能源超4000万kW,抽水蓄能超1000万kW,总规模超8000万kW,是世界规划规模最大的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流域水风光资源富集且相对集中,规模巨大,且水电与新能源之间具有天然的年内互补特性,在全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中具有突出优势。

2.3.1 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规划布局、一体化开发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流域水能、风能、光能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复杂、深远,不同开发方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移民安置方式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同。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的模式能够统筹规划流域绿色能源开发时序,充分考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制定环境合理的流域一体化开发方案,从源头上避免环境问题。同时,在流域生态保护和移民方面,可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安排移民安置及补偿政策,维护国家、开发企业和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3.2 “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能有效协调统筹资源,提高新能源经济性

流域内新能源场址位置偏远、条件恶劣,工程建设物资运输、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同时也将进一步推高建设成本。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授权,雅砻江公司作为唯一主体负责全流域水电资源开发,深耕流域多年,能够统筹提高项目间的施工辅助设施、渣场、交通和建设营地等资源使用效率,加快项目建设并节省投资;可通过规模化的项目招标采购,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可对整个规模开发实行统一管理,精简管理环节、统筹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高项目经济性。

2.3.3 流域水库电站具有优异的调节性能,提高新能源输出稳定性

雅砻江流域两河口、锦屏一级、二滩三大控制性水库已全部建成,调节库容高达148亿m3,成为全国调节能力最好的大型流域之一,可为沿江两岸的风光新能源提供巨大调节能力。利用水电优异的调节性能平抑风电、光伏出力变化,通过水电站配套的线路送出消纳,可以提升电网对风电、光伏的接纳能力,提高输出稳定性。

2.3.4 已建水电具有充裕的送出通道,提高新能源消纳保障性

雅砻江流域下游梯级投运多年,具有多条省内500kW配套线路通道,周边已建成的锦苏直流、雅中直流具备外送1500万kW雅砻江中游梯级水电及风光新能源电力的能力;规划建设的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将主要汇集雅砻江中上游

2.4 加快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雅砻江力量

2.4.1 完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流域清洁能源示范基地规划

为推动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公司高度重视顶层规划,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2015年正式委托相关技术单位开展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资源调查和初步规划,积极协调国家、四川省相关主管部门达成共识,推动示范基地规划纳入国家、四川省“十三五”相关规划。2016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文开展基地规划编制工作。在四川省能源局的组织下,公司会同规划编制单位完成《四川省风光水能互补开发研究》报告并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查,基本落实相关技术条件,提出按照“统一规划、先期示范、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十四五”以来,雅砻江公司继续积极推进基地规划,2020年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完成了《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专题研究报告》,2021年完成《雅砻江流域风光水一体化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并分别报送国家能源局。2021年3月推动示范基地规划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理念和技术思路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行业要求,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成为四川省风光资源开发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结合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主要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规划研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已有流域水风光清洁能源基地规划工作基础上,对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深度进行全面系统总结与提升,进一步细化流域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综合基地规划的各项要求,注重可再生能源一体化特性以及综合基地布局研究的同时,科学研究开发方案和保障措施以提高规划可实施性,为后续基地建设夯实基础。

2.4.2 推进科学研究,继续夯实基地开发理论和实践基础

雅砻江公司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在基地规划初期就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当前,雅砻江公司正全力推进雅砻江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和示范基地的智能化转型升级,继续设立第三期雅砻江联合基金,解决“大型流域水风光储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领域[6]包含的先进风力和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及氢能综合利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型储能系统、流域水风光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与运营,“大型流域水电工程智能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领域包含的水电工程智能建造和质量控制、工程建设现场智能安全管控、水电工程运行性态智能监控、库区及枢纽区地质灾害智能监控、水电工程水下智能检测及修复、流域水资源智能精细化预测与多目标调度、水电站机电设备/发电机组智能监控、水电站安全智能管控等众多新的难题,大力提升公司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充分发挥水风光一体化效益。同时,加强与业内合作伙伴交流,与华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金风科技共同开展风能标准观测场建设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风电场选址风资源多尺度耦合数值模拟评估方法研究”专题。通过前期研究工作,系统解决新能源在规划、开发、运营等多方面问题,为清洁能源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和一体化优化调度打好基础。为利用好风光资源开发潜力,后续重点围绕水风光一体化调度运行、一体化消纳等方面开展水风光一体化特性专项研究。

2.4.3 开展示范试点,积极探索和实践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在推动基地规划工作同时,雅砻江公司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基地布局工作。协调地方政府,在2016~2021年间分别与相关州(市)及县政府签订了新能源开发合作协议,获得了支持,持续开展测风测光等资源普查工作。同时,公司积极与国家能源局、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沟通,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先期实施试点示范项目,利用官地水电站建设时预留的一回备用间隔,汇集100万kW的风、光电,由水电站调节后打捆外送华东消纳,并编制形成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由于国家光伏政策变化和四川弃水问题等因素影响,很遗憾方案未能实施。

“十四五”期间,雅砻江公司继续探索水风光一体化开发相关问题解决方法,并积极推动水风光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包括雅砻江上游10万kW光储项目;两河口水风光一体化项目,接入风光新能源规模为350万kW;杨房沟水风光一体化项目,接入光伏80万kW;锦屏一级水风光一体化项目,接入风光新能源规模为94万kW;官地水风光一体化项目,接入风光新能源规模为177万kW等;近期均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2.5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公司“121”发展战略落地

“十四五”期间,雅砻江公司将继续科学有序开展电站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优质建成中游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接续建设卡拉、孟底沟水电站和腊巴山风电场建设;把握研判时机,推动牙根一级、牙根二级、楞古水电站尽早核准并开工建设;开展流域抽水蓄能电站规划,力争开工1~2个项目;争取投产1000万kW风光新能源。“十五五”及更长时期,依托雅砻江流域规划水电项目,开展卡拉、牙根二级、楞古和上游河段等水风光互补一体化开发研究和建设;同时借助水电扩机、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扩大水风光一体化规模。在2030年以前,实现新增装机800万kW左右,水电发电能力达到2300万kW左右,力争新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kW左右;完成抽水蓄能规划,力争规模达到500万kW左右,雅砻江清洁能源基地初具规模。在2035年以前,全面推进雅砻江流域新能源开发建设,新能源装机达到3000万kW左右,抽水蓄能装机达到1000万kW左右,多能互补运行效益凸显,雅砻江清洁能源基地基本建成。21世纪中叶以前,新能源及抽水蓄能装机达到5000万kW以上,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实现世界第一的目标。

3 结束语

当前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起步阶段,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是推动形成适合中国国情、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创新型发展途径,市场前景广阔,也对清洁能源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雅砻江公司在流域水电开发中探索形成了“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的开发模式,在流域梯级电站的统筹开发与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雅砻江公司立足雅砻江流域开发,以“贡献绿色能源,服务国家发展”为使命,不断延伸“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的新内涵。以水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开发是新时期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雅砻江公司将继续推动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及深化改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也为国际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锦屏水电风光
国际水电协会:2021年全球水电装机容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高层建筑水电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
水电安装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风光新580
风光如画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各国首都风光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