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文元素装饰纹样设计应用研究

2023-01-10 05:50范钦蓉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东巴图形化纳西族

范钦蓉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纳西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古羌人的后裔,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丽江市[1]。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至今保留着一种原始的象形文字,称为东巴文[2]。东巴文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民族风情浓郁,有着强烈的原始意味和情景美感,淳朴自然,古朴优美,亦是一种图画文字,有很强的装饰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通过文化创意提升,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才能够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3]。因此,东巴文作为云南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将其符号化与装饰化,并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这实现东巴文元素装饰性设计应用,是对传统美术图案的再创造,是对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对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

一、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及东巴文的文字形态分析

(一)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背景分析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古文化的代表,是纳西族祖先崇拜的文化[4]。纳西族信奉的东巴教的宗教祭司称为“东巴”,是“智者”的意思[5]。东巴祭司是这种文字的使用者和传承者,因此这种文字就称为“东巴文”。东巴文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称为是“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东巴象形文字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森究鲁究”,意思是“刻画在木石上的文字”,说明早期的东巴文是刻在木片和石头上的[6],随着手工造纸技术产生和发展,东巴文才书写在纸上,这种承载了东巴文的手工纸也因此得名东巴纸,记载了东巴经典的经书就称为东巴经。古老的东巴文是一代代的老东巴们用东巴经传承下来的。东巴祭司傍着火塘的光辉,戴着五佛冠,就着竹笔,沾着松烟墨,用东巴文在一张张东巴纸上写下了千年传唱的经典,这就是东巴文化千年传承的写照,也是东巴文千年流传的历史剪影。

东巴文、东巴纸和东巴经都是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的有机构成。东巴纸是东巴文的载体材料,它基本上属于一种宗教用纸,是东巴祭司用来抄写东巴经书和绘制东巴画的专用纸。东巴纸是用灌木植物荛花的茎皮制成的手工纸。东巴纸是独特的,它的纸张呈象牙白色,厚实而坚韧,原始而古朴,抗蛀性强,经久耐用。纳西人生活的地方多有火塘,陈年的东巴纸在烟熏的作用下就逐渐由象牙白色变成古铜色[7],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韵味。因为原材料荛花树皮有微毒,所以东巴纸有抗虫蛀的特性。又因为纸张厚实、纤维粗、韧性强,东巴纸可以在自然条件下保存千百年而不腐朽。因此,纳西族民间有东巴纸“纸寿千年”的说法。千年纸寿的东巴纸留下了东巴文千年传承的岁月痕迹。

东巴经是东巴文的母体,回到东巴经书中去才能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东巴文的特点[8]。东巴经是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的主要载体,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可以说它是纳西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的瑰宝。东巴经书是专门由东巴祭司书写而成的。以古时血缘传承为主的东巴祭司需要掌握东巴文书写、东巴绘画、经书吟诵、仪式舞蹈和仪式主持等技能[9]。翻开东巴经,是一页页绳装的东巴纸,满纸描绘的都是日月山川、人神鸟兽的故事,有着太古洪荒之美。东巴经记叙了纳西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图1是《麼些创世经》的译本手抄本拍摄的局部,其中的东巴文大多可以归纳为表意类文字,以象形图画的形式直观描绘了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东巴经用看图说话的方式,记录了纳西族的神话故事,加上东巴祭司的世代口耳相传,就达成了东巴教的宗教文化世代相传的目标。东巴经给了东巴文神秘的宗教色彩。

图1 《麼些创世经》译本手抄本局部

(二)东巴文的文字形态分析

从文字内容上分析,东巴文描绘的是纳西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事物,是纳西族特有的语言文化。赵静修认为东巴文有“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的意思,即记录的生活事件或描摹的自然事物。东巴文属于象形表意文字体系,以图象形,也就是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所记叙的事物。东巴文描绘的内容包括了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及其装束,动物及其特征,植物的种类,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它大胆而夸张、简约而概括、写意而生动,是一种图画文字。

从构字方法上分析,东巴文的发展程度甚至比甲骨文还要原始,是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10]。它是一种原始文字,其基本特征是用简明的线条来描绘事物,文字形态较具体且写实。东巴文是依托自然物生发而传承下来的[11],东巴文是记录这些生活对象的直接载体,是表达情绪、情感及生命欲求最直接的手段。这种文字符号直接模拟事物形状和场景,这种审美思维属于逻辑思维之前的思维[12],直觉和感性表现的较少,缺乏理性上的思维。东巴文用最直接的方式来描述对事物的思考和联想,虽然形象表现上比较笨拙原始,但对事物的描述却是淋漓尽致。例如:要表达孔雀,画出孔雀的头部,并且突出孔雀头上美丽的翎毛特征,以一个突出表现禽鸟的头部翎羽的图案来指代美丽的孔雀。这是单个事物的描绘,而要表达事物有相互关联时则用组合的图案来表示。例如:要表达“撒种”的意思,画一个人手持箩筐,将箩筐中的种子顺手撒到地里,这里的人、箩筐以及表示种子的黑点都是构成文字的组合元素,它们相互的位置体现了事物间的关系。这种直观的描述,使得很多文字可以让人初看就能明白大致的意思,这就是象形文字。丽江古城的街上有东巴文的猜字壁,游客不懂东巴文也能猜出一些字的意思,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东巴文的文字形态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字体,它是纳西人智慧的凝聚,它类似于形象生动的图画,用一字表示一事或一物,或象形或拟意,它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它是一种古拙的象形文字,也是原始文字、图画文字。

二、东巴文的艺术美价值分析

(一)特征美

东巴文的特征美具体表现为描绘事物时对细节的省略、特征的突出或放大,以及不同原型特征的相互组合。这些特征美的表现都源于所描绘的对象有明显的局部特征,于是用局部特征来指代整体。纳西先民对特征部分的关注,源于纳西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例如:意为象,描绘的是象头,以突出长长的象鼻和画头上的宝鼎为特征来指代象;意为野水牛,以描绘牛头上的宽角为特征来指代野水牛。

(二)动态美

东巴文具有动态美的特征,体现出生命的活力和动感。这种动态美取自视域中运动对象的特征,是视觉主动选择和感知的结果。运动对象对视网膜的刺激使视觉经验和心理经验形成了事物运动比较稳定的视觉图像,东巴文就是用描绘图案来记录这些运动对象的直接载体。对人物动态的表达和概括,这便是东巴文字动态美产生的直接来源。例如:意为点种,画的是一人手持尖头的木棍在土中打洞,用以点种,形象地描绘出点种的人物和动态美;意为伸,画一个人伸出腿,表现出“伸”的动作,生动而有张力。意为打场,画一个人在舞动着连枷,用连枷打场,直接描绘了人们生活中打场收获的动作。

(三)秩序美

东巴文的秩序美表现为许多东巴文的文字结构都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和结构上的一致性,简单的重复和排列是对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秩序的理解和模仿。由于节奏与韵律、重复与交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等这些自然界常见的各种美的秩序,这些秩序使得东巴文的产生也具有了形式和结构上的秩序美。节奏便是使生产、生活和不同对象从其具体形态中抽离出来而均等化、同质化,从而建立秩序的基本形式[13]。例如这三个字依次意为雨、雪、露。将三种现象发生的动作或者状态进行简单的重复和排列,通过字体结构中刚柔相济、动静交错的线条表现出单纯齐一的秩序美;意为且舞且唱,画两个纳西女子在边跳舞边唱歌,音波和气流配合着动作从嘴巴里流出,强调动作之余两个重复的图案用以表示纳西女子跳舞的场景,图案描绘的表达形式体现了秩序美。

(四)整体美

东巴文的整体美的特征具体有如下表现,首先,直接观察和模仿现实以获取图形符号的整体特征;其次,从经验和认识中获取整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关系,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会在东巴文的字体造型之中有所体现[14];最后,省略细节和使用程式化的固定形态来确保东巴文的字体整体性特征。例如:意为雾,画一朵白云,云上画一棵树,表示山谷里树林间萦绕的雾气。用“树”和“云朵”的描绘来整体表现“雾气”,体现了整体美;意为晒太阳。画人坐在太阳底下,示意“晒太阳”。用“太阳”和“坐着的人”的情景描绘,整体构成了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晒太阳”的意思。

(五)自然美

东巴文的自然美表现为自然现象类的表意象形文字中的自然崇拜。纳西人通过对云、月、星象以及诸多自然现象的观察而以图画的形式将这些客观事物或现象记录下来,这体现出了自然现象类图形文字鲜活、生动、表意性强的特点。自然现象类的东巴文多为仰视视角,透视关系能够使描述的事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比如对太阳、月亮、星星、天气等的描绘,表现出对宇宙、星空神秘的崇拜,从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自然现象类文字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描述对事物的思考和联想,虽然形象表现上比较笨拙原始,但对事物的描绘却是淋漓尽致。例如:意为旋风,直观地描绘一阵扭曲旋转的风,用风的变形体表示旋风,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的客观事物为自然原型来表达出其抽象的涵义,表现出了纳西人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又如:意为霞晖,指月亮初升或者降落时的霞晖,描绘的是弯弯的月亮发散出皎洁的光芒,充分表现了月亮升起时,斜挂天空、月光如水的美丽景象。

(六)情景美

东巴文中表现的自然事物之间的和谐结构和组合方式,充分体现了美是生活的定义,以及“美是在情境中产生的”和“美是在情景中感受到的”审美思维[15]。纳西族先民审美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先民们所生存的生活环境,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情景作为直接描绘的对象,充分说明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其生活经验和对世界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例如:意为主人,画房子里面对面坐着的一对夫妇,示意为这房子里的主人,言简意赅地表现了主人在家的生活场景;意为迂回,画一个人走在小路上,应声转身的情景,令人产生对“夕阳小道,路人回眸一望”的美丽情景的无限遐想,这都是情景美的充分体现。

三、东巴文的文字图形化及装饰纹样设计应用

(一)东巴文的文字图形化设计

将东巴文的文字图形化,才能从图形的角度分析东巴文作为象形文字的特性,充分利用东巴文的艺术美价值,是对东巴文的装饰纹样设计应用的必要前提,也是寻找东巴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契合点的前奏。

第一,文字字形构成分析。东巴文的文字图形化设计首先要对文字的字形构成进行分析。从广义上来说,文字都是符号。文字的符号体态是由具体、写实向抽象、写意方向发展的[16],我们通过观察东巴文的表意类文字形体特征,相较于演变相对成熟的汉字,东巴文体态上更接近于图画。它与汉字这种象形类文字不同,东巴文仍然保留有对事物外观描绘的痕迹。它以客观事物为基础,通过对图形的夸张、特征提取等图像处理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符号系统,字素是东巴文的最小构字单位。对自然事物的直观描绘形成的图画文字属单体字,单体字是可以单独构字表意的单个文字。以单体字为字素通过组合变形则构成组合字[17]。东巴文组合字常借助字素间的大小比例、位置和色彩以及增加和减少字素等方法组成新字。人形的表意类文字在东巴文当中是比较多的。例如:单个表示女性,两个单体字素并列组合构成表示姐妹,再增加一个单体字素组合构成表示母女;另外,以东巴文的“爱”字,是用表示男性和女性的单体字素,加上表示“针”的注音文字字素组合构成的,整体的形象是一男一女盘腿而坐,包头巾的为女子,手持针的是男子。针的图案像是一朵花的形状,让人联想到男子送花给女子表达爱慕之意。东巴文的字形构成是通过对表意文字的形态描绘构成单体字,并组合的运用构成组合字,创造出了丰富的图画文字,线条简洁且生动自然,有很强的形式美感,文字的造型、结构、形态、形式都独具特色,符号化特征非常明显。

第二,文字色彩构成分析。东巴文的文字图形化设计还应对文字的色彩构成进行分析。东巴文是一种图画文字,色彩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用高纯度的色彩进行涂抹,以装饰写好的东巴文,称为“彩饰”。通过观察发现东巴文的用色问题上有这样一条规律:即象形性越强的经书其色彩就越丰富、绚丽,如东巴舞谱、画谱之类;与之相反,抽象性越强的经书,其所着的色彩也就越单调,如东巴圣典里的占卜经、历算经等。另外,除了个别特殊的东巴文字具有固定色彩以及部分表示数量的文字符号不着色彩外,其他的东巴文字均可以随意地着色。在取色方法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精涂即用色均匀,并且全部在文字轮廓内涂抹;另一种是粗涂,只追求一种简单的意象,所染的色彩既不局限于文字线条之内,也不追求用色上的均匀。其中纳西人最喜爱的色彩有红色、黄色、蓝色。红色象征熊熊的火焰和生命,黄色象征养育万物的大地,蓝色象征天空。这些色彩在使用时都保持着较高的纯度、饱和度和明度。例如在表达“爱”字时,席地而坐的男子手中的“针”,是用来标音的字素,结合文字的意义可将该部分彩饰为红色,象征热情,表示男子的热烈爱慕,合乎情理。

第三,文字图形化设计表达。东巴文的文字图形化设计表达要在不影响图画文字读识的前提下,借助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语言来表达结构和色彩,将东巴文元素符号化与装饰化,形成“装饰文字”。这可以实现对东巴文不同形态的设计,呈现出新的艺术变化。图2 是用平面设计软件制作的东巴文的文字图形化设计案例,在设计的过程中本设计案例维持了东巴文原有的结构形式,结合文字的色彩和字义,运用现代设计表现手法,力求将图案设计得让人易于接受、雅俗共赏,实现从图画文字到装饰文字的转变。东巴文的“爱”字在男女图案之间有一个用以表示注音的“针”字素,在此图形创意设计中该元素转化成糖葫芦造型,运用隐喻的手法建立相似性映射[18],表示男子送女子糖葫芦,隐喻将甜蜜连成串,使“爱”的含义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图2 东巴文的图形化设计

(二)东巴文元素装饰纹样设计应用

本设计首先将东巴文作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视觉元素素材,以现代设计理论手法为依托,发现并归纳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表现民族化的内容,然后找出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将东巴文装饰化符号化,最后设计出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等,实现对传统美术图案的再创造,就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特别是东巴文化的旅游产品。

第一,单独纹样设计应用。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东巴文进行图形化设计,将东巴文元素符号化与装饰化,设计单独纹样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图3 的设计将东巴文的“爱”、“夫妻”、“且舞且唱”字经过文字图形化的转换,设计成装饰纹样,用作手帕的刺绣图案,既有实用价值,又赋予了东巴文化的内涵。首先,在图案结构上,“爱”运用隐喻的手法表达爱的甜蜜;“夫妻”画一男一女、火和石头,比喻夫妻就像火和灶石一般不能分开,既带有情景美,又表现了爱的不可分离的深刻含义;“且舞且唱”画两个女子在边跳舞边唱歌,音波和气流配合着动作从嘴巴里流出,强调动作之余两个重复的图案用以表示跳舞的场景,既在形式上体现了秩序美,又表现了朋友之间相处的欢乐感;其次,东巴文的装饰性设计应用还少不了对色彩构成的分析,东巴文的彩饰大多用高纯度的色彩进行涂抹,纳西人喜欢红色、黄色、蓝色,这项设计就沿用了这些高纯度的彩饰色彩作为图案颜色;此外,纳西人是“尚白忌黑”的民族,他们认为白色象征正义、善良和光明,而黑色则代表了鬼怪和邪恶[19],所以这项设计底色搭配了大量的白色。这些刺绣图案的手帕既保留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又融合了现代的简约时尚风,既有表达浓情爱意的内涵,又有产品功能的实用性,可以作为丽江古城的东巴文化旅游纪念品,赠送家人、朋友、爱人表达心意。

图3 东巴文元素单独纹样手帕设计应用

第二,连续纹样设计应用。东巴文象形古拙的美,突破了原有的文字符号属性,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东巴文如何从文字图案到连续纹样大致可以分为四步,图4 的设计以“水”字为例,第一步本设计将这一文字图案进行结构解析,寻找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作为设计应用的方向;第二步本设计根据文字图案的造型形象进行元素的提取与整合,结合字意的表达,提取图案的造型元素,规整并修剪图案,保留有意义的元素,丢弃无用的元素,经规范化处理,以最优的造型方案进行设计表达,构成了如图所示的类似于“水”的东巴文图案相仿的创意图形;第三步本设计将图形旋转排列,形成单个纹样;第四步本设计将单个纹样排成序列,就可以实现由文字图案到连续纹样的设计。另外,将“鱼”字进行结构解析,同样根据文字图案造型形象进行元素提取与整合,规范化处理后得到鱼形的纹样,结合“水”字图案纹样排列组合后得到新的连续纹样,如图5 所示。

图4 从东巴文到连续纹样解析

图5 东巴文元素组合连续纹样设计

装饰艺术是秩序的艺术,连续纹样是极强的秩序美的表现。东巴文中有大量的植物类文字,这类图画文字的秩序体现为用有规律的树枝分布形成文字图案中的秩序,或者是用枝叶围树干一圈而形成秩序。文字图案多为竖向构图,体现了对称、均衡、秩序的原则。例如“花椒树”,有序排列的树枝对称均匀地分布于树干两侧,枝叶的表达沿树枝展开,同时对树整体做了倾斜的处理,仿佛风吹树动一般。图案整体上稳重、充实。因此,应用东巴文元素做装饰纹样的设计,对图画文字进行结构和色彩上的分析,将阵列、渐变等现代设计手法融入到该文字的设计当中,能呈现出更强的秩序感、规律感、构成感和色彩感,这些整合不同的艺术形式获取了新的视觉艺术效果。东巴文本身就有一些非常值得利用的元素,把图画文字装饰化后形成“装饰文字”,就得到一个单独纹样,再进行一定的排列组合,最终得到连续纹样。如图6 所示,即运用“花椒树”文字元素设计的连续纹样。

图6 东巴文元素在连续纹样中的设计应用

连续纹样是秩序美的体现,是重复的节奏感的表现,其元素有条理、有组织地安排,呈现出视觉和谐的状态。连续纹样的重复单元应该尽量简单齐一,整齐优美。选取东巴文的“且舞且唱”和“花椒树”文字进行组合设计,从立意上构建纳西族少女在花椒树的林子里翩翩起舞、放声歌唱的优美画面;在设计上将选取的东巴文元素进行文字图形化设计,使用简洁的线条描绘造型,并进行排列组合,又整齐又有律动感;在色彩上以纳西族东巴画中常用的色彩红色、黄色填充,黑色细线描边,底色填充白色,配色符合纳西人的色彩崇拜。将连续纹样设计得简约时尚又有民族风的韵味,既表现了东巴文化特色,又融合了当代艺术简约的设计风格。最后将设计好的装饰纹样应用到棉麻抱枕的印花设计中,实现东巴文元素连续纹样在抱枕设计中的应用,图7 左图表示庆丰收,载歌载舞。

图7 东巴文元素连续纹样抱枕设计应用

第三,适合纹样设计应用。在应用东巴文元素装饰纹样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变体之后的图案进行洐生设计。如图8 所示,该图案以“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服饰特征为主题,综合了诸多东巴文字元素的创意图形,形成以“羊皮披肩”为造型基础,“玉饰”为纹样中心的纹样,用“小米”、“树叶”、“果子”、“月亮”等的生活场景常见元素的造型进行变形和填充排列,用对称、重复、秩序、节奏、韵律等图形设计手法来丰富图案的造型语言,完善适合纹样。用披肩的文字象形图案造型变体做成花瓣的式样,用披肩上镶嵌的七个彩色刺绣圆盘具象表现出来围绕在花瓣上,这些纹样象征七颗星星,表达“肩担日月,背负繁星”[20],歌颂纯朴勤劳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夜以继日辛勤劳作的美德。同时这个设计运用了同类色、近似色的对比来丰富画面层次,最后得到一个以“羊皮披肩”变形的花瓣造型为主体的粉紫色系的适合纹样,被命名为“披星戴月纹”,该纹样可探索在纺织品的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图8 东巴文元素在适合纹样中的设计应用

图9 是东巴文元素纹样在丝巾设计中的应用尝试——“披星戴月纹”丝巾设计,它是以纳西族妇女服饰最有代表性的“羊皮披肩”为主体,“玉饰”为核心,融合了“月亮”、“小米”、“树叶”、“果子”等生活场景常见元素,将文字图形化后设计出适合纹样,再应用于丝巾的印花设计。纳西人有着对自然的崇拜和动植物崇拜。比如对羊的崇拜,各种羊毛制品在纳西族民间使用广泛,女子成年礼要系羊毛绳,特有的羊皮披肩是纳西服饰的典型代表。“羊皮披肩”又称“七星披肩”,是用一整张白色羊皮做的,辅以黑色丝绒布料,七个彩绣圆盘代表七颗星星,象征着纳西妇女“披星戴月”。同时,羊皮材质的披肩保暖性极好,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为云南,其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保暖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羊皮披肩作为民族服饰既有民族文化的内涵,又有实用的功能,流传久远,成为纳西族妇女服饰的典型代表。选取“羊皮披肩”作为造型元素设计“披星戴月纹”既是对纳西族勤劳纯朴风俗的崇尚,又是现代人对古老的东巴文化的向往,是设计古为今用的装饰纹样的思考。另外,用月亮、果子等自然元素丰富设计的元素既是再现了纳西人的自然崇拜,也是对东巴文化的创新。产品设计应用东巴文元素装饰纹样,可作为丽江古城的文创产品,有助于向大众传播神秘的东巴文化,让东巴文化从神圣化走向大众化、生活化。

图9 东巴文元素适合纹样丝巾设计应用

东巴文具有文字和图形的属性。从图形角度分析东巴文,结合东巴文化背景,从人文视角认识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图案的艺术魅力,将其文字图形化,才能更好地发掘其艺术美价值,设计出古为今用的装饰纹样。东巴文图形化设计的理念就是依据选取其中合适的表意象形文字,根据文字的字意内涵,结合文字的造型,捕捉文字最鲜明的本质特征进行再创造,再造形与意的表达,将东巴文装饰化与符号化,从而设计成新的装饰纹样并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来引发人们对该文字新一轮的联想机制,使创新后的图案在欣赏者的眼中有新含义。这就实现了将东巴文文字图形化及装饰纹样设计应用的目标,进而实现东巴文化的保护性传播,保护我国文化资源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东巴图形化纳西族
基于Arduino图形化编程的教学应用研究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祭风
纳西族打跳在健身运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①
Mixly米思齐:优秀的国产创客教育工具
旅游对纳西族传统农业及饮食文化的影响研究——以玉龙县白沙乡、拉市乡为例
试论东巴画的特征及欣赏方法
网络图形化界面在高速公路机电设施养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和云章东巴所写经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