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育德: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课堂实践
——以“条形统计图里的中国海军”为例

2023-01-10 01:40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402281郑华恒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2期
关键词:条形统计图数学课程

重庆市江津区教师发展中心(402281) 郑华恒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402260) 潘黎黎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校(402260) 唐 静

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培育积极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小学数学的重要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就是把准小学生涵育品行的“拔节孕穗期”,在学科教学中提升数学审美能力,崇尚理性精神,养正家国情怀,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增强学生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心。

2021年,重庆市江津区启动了“中小学课程思政”系列培训活动。小学数学教研团队以四年级“条形统计图”为研究内容,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和数学学科特点,在培训活动中展示了“条形统计图里的中国海军”一课。下面就以此为例,与大家分享对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

一、课前思考:让课程内容富有思政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反映社会发展需要。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这个高度上思考,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尽可能反映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要再现国家的发展历史。四年级“条形统计图”的课程内容大多是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思政内涵不足。有没有既联系生活实际,又能让学生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同时,感受到数据背后的思政力量的素材?重庆市江津区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是“全国双拥模范城”,江津区鼎山小学校又是军民共建友好单位,位于原重庆长风厂(该厂是老军工厂,“三线”精神是其留给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学生参加过丰富多彩的国防军事体验活动。综上考虑,我们决定改编教材内容,在育智的同时育德,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在知识的生成中内生育德

小学数学课程思政重在启蒙,重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心怀整体育人观念,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助推学生从“知识能力”层面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才能触动学生心灵,在学生心里埋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种子。

1.情境激趣,尝试统计

(1)视频激趣

播放2021年中国海军舰艇交接入列活动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中国海军的魅力。

(2)尝试统计

任务:听录音完成统计表(如表1)。

表1 2021年南海舰队驱逐舰主力战舰数量统计表

【录音资料】南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军事领域。2021年,南海舰队驱逐舰主力战舰数量如下:168号和169号两艘052B型驱逐舰,一艘167号051B型驱逐舰,170号和171号两艘052C型驱逐舰,以及172号、173号、174号、175号四艘052D驱逐舰。(数据参考新浪看点http://k.sina.com.cn/article_2800587327_a6ed923f00100vyha.html)

(3)引入统计图

出示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初步感受条形统计图的形象直观性,及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尝试探索,积极建构

(1)自主尝试,初步体会

任务:利用格子图,将表1转化成条形统计图。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引领交流,梳理要点。如,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的意义要写清楚;在横轴上标明军舰具体型号,这样更容易看明白;两条直条之间空一列,这样更容易区分;确定单位格子代表的数量,并在纵轴上标识出来;等等。学生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和完善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2)两次对比,整体建构

①第一次对比,展示三年级教材中的简单统计图(如图1)和现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2):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图1

图2

②第二次对比,展示统计表(如表2)和统计图(如图2):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表2 2021年南海舰队驱逐舰主力战舰数量统计表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条形统计图各要素(标题、横轴、纵轴、数量、单位格子等)代表的统计意义。同时,在“探索研究—交流对比—修改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系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发展了数据分析能力。

3.分析数据,知史明志

教师出示甲午战争开战之初中国和日本的海军军力部分对比统计图(如图3~图5)(数据参考新浪军事频道http://mil.news.sina.com.cn/nz/jiawu120/?from=wap),带领学生感受客观上的数量差距:甲午战争之初,无论是在装备的军械上,还是在总兵力上,北洋水师都是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的。

图3

图4

图5

教师告诉学生:北洋水师在刚刚成立时,规模远超日本联合舰队,但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认为北洋水师的作用是“看家护院”,这样的规模足够了,就没有再进行后期的投入;日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积极扩充军备,大量购买军舰,全民参与海军的建设。很快,日本联合舰队的规模就远超北洋水师。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梳理思政内容,并结合学校“立足大地,仰望天空”的理念,要求学生独立开展一次关于中国军力的统计活动,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树立远大理想。

三、个案透视: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1.精选材,基于儿童需求挖掘思政内涵

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学习素材,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应精心挑选素材。

其一,深度挖掘教材蕴含的育人要素。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仅要从数学知识逻辑、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及教师教学策略上思考,还要从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时代气息、家国情怀、习惯养成等方面去思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尤其要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做好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思政的深度链接。

其二,主动选择并优化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丰富数学课程思政内涵。教师要有大局意识,要敢于跳出数学看世界,将学生生活、世界发展、社会民生、时事热点作为课程思政内容,赋予学生最真实的学习情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关联,激发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灵魂。本课选择中国海军相关内容作为学习材料,在优化课程内容上下足了功夫。课堂一开始播放的2021年中国海军舰艇交接入列活动视频,就来自2021年4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海军三型主战舰艇交接入列活动的报道。所选内容既与学校的军事特色紧密联系,又是学生感兴趣、乐探索的话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与思政的紧密联系,是承载教学内容和课堂思政的良好载体。

2.重经历,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内生育德

南朝刘勰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小学数学课程思政,不是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将小学生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学习同向而行。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运用、内化过程中“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其一,丰富经历的形式。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是基本的人性,小学生更是如此。本节课播放2021年中国海军舰艇交接入列活动视频,用恢宏的画面引出学习内容,震撼学生的心灵;展示甲午战争开战之初中国和日本的海军军力部分对比统计图,让学生了解历史,明确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新课之后,放手让学生结合学校特点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引导学生关注同伴、关注学校、关注社会。

其二,充实经历的过程。本课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在对比学生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交流,提出改进意见,整体建构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给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整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层层推进了思政育人,让学生坚定了“好好学习,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学生在对数据的整理、描述、分析中,爱党爱军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教师在育智的同时达到育德的目的。

3.启哲学,促学生辩证思维发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程与哲学“联姻”,相得益彰。比如在数学中,学生可以对时间、空间、无限和数这些基本概念进行哲学追问;教师可以在对算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的教学中渗透哲学上的逻辑推理和论证;等等。

中国著名数学家姜伯驹先生曾说过,数学带给他的最大收益,就是让他学会了长时间思考,而不是匆忙地去处理问题。数学学习,从儿童哲学启蒙的角度看,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习惯从“快思”转到“慢想”,重视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在特定的情境下让学生进行沉浸式的深入思考,提高思维的品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多视角看待问题,埋下哲学启蒙的种子,就能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程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在知识的生成中内生育德,提升数学课程独特的育人质量,是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猜你喜欢
条形统计图数学课程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复式条形统计图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