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野下幼儿园阅读活动初探

2023-01-11 06:20无锡市华天双语学校幼儿部鲍雪华
早期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杰拉德绘本宝宝

无锡市华天双语学校幼儿部 鲍雪华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强调,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形成的,其中心含义是个体的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其反面是“无身认知”或“离身认知”。具身认知强调身体、认知与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认知产生于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的阅读活动主要指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具身认知视野下的绘本阅读活动强调幼儿用身体思考,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解他人感受,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一、用感知来洞察

幼儿因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完善,他们主要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来获取经验,从而认识自身和外部世界。蒙台梭利将3~7 岁称为“感觉敏感期”,从感知觉角度来看,我们接收的信息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自己、看待世界。

1.语言区中绘本阅读的具身认知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阅读方式是灵动的。当孩子阅读关于食物的绘本时,他们会凑上去闻一闻,还会模仿吃东西的动作,并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当他们翻阅交通工具绘本时,会发出不同汽车的车鸣声。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给予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来洞察和接收信息的机会,支持他们的阅读兴趣,创设出可以让孩子“动”起来的环境。

小班可以投放更多的立体图书、有声读物以及可操作的图书,如打开一扇“窗户”,里面藏着一只“小熊”;摸摸“动物”身上不同质地的花纹;“小青蛙”的肚子捏一捏,会发出“呱呱”的叫声,等等。这些有趣的图书,可以将小班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充分地调动起来,给予他们亲身体验的机会。中班可以投放一些木偶、手偶、立体故事盒、故事小舞台等操作材料,因为孩子喜欢边讲边演,其阅读的过程就是运用视觉、听觉、触觉来理解绘本的色彩、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的过程。大班可以提供水彩笔、彩泥、白纸、彩纸、广告纸、废旧图书等材料,支持幼儿通过绘画表征、猜想创编、合作表演等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阅读。

2.其他区域中阅读元素的具身认知

阅读不仅仅体现在阅读区,其他区域中同样存在阅读元素,可将其他区域中的阅读元素立体化,丰富幼儿的具身认知。当小班孩子阅读绘本《蛋宝宝》时,有趣的故事情节唤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设计“蛋宝宝旅游”进一步支持孩子的具身认知。例如,蛋宝宝来到科学区:大大小小的蛋宝宝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用手电筒照一照,用手摸一摸,放在耳边摇一摇,孩子们发现了蛋宝宝有大有小,也有不同的花纹、不一样的触感,进而对蛋宝宝有了进一步认识,也加深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蛋宝宝来到美工区:蛋宝宝要参加化装舞会,冉冉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装扮蛋宝宝,小瑜用蜡笔在蛋宝宝身上画出花纹,飞飞撕下彩色纸片装饰蛋宝宝,孩子们用涂鸦、绘画、撕贴、添画等方式进行创作。蒙台梭利指出,身体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鼓励幼儿调动身体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与体验,加深了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用身体来表征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的形成依赖于身体,是幼儿全身心参与的过程。绘本阅读中,我们鼓励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达阅读感受,通过说故事、唱故事、画故事、演故事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丰富阅读体验。

1.说故事

幼儿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喜欢自言自语,这其实是他们专注阅读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幼儿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观察到随故事情节的变化他们有着不同的情绪感受。当阅读悲伤或生气的画面时,幼儿会把这种情绪情感表现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中。我们要保护幼儿说故事的兴趣,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也要做他们忠实的听众,陪伴阅读,让孩子能在说故事中找到乐趣和自信。例如,我们可以将教师、家长和幼儿讲故事的音频制作成二维码,在家中,家长用手机扫码,就能聆听来自教师、幼儿或同伴的绘本故事音频。

2.唱故事

心理学家提出,咏唱可以帮助人们记忆大量的信息[2]。幼儿以咏唱的形式表现故事时,能够视听结合,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寻找并积累生活中一些好的故事素材、音乐素材。如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深受幼儿的喜爱,阅读完绘本之后,教师可以播放儿歌《小红帽》,音调朗朗上口,孩子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体会到小红帽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开心、害怕、难过、惊慌),并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让阅读体验更真实。

3.画故事

安娜·昆德伦曾说:“阅读不断地让我逃离喧闹的人群,进入一个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3]当幼儿沉浸在绘本故事情节中,尤其是故事结尾不像自己预想的一样时,创作意愿会被极大激发。他们展开想象,运用已有经验大胆创作,赋予绘本故事更多灵动的画面,这也是深度学习的表现。例如,大班幼儿在阅读完绘本《长颈鹿不会跳舞》后,想帮助长颈鹿杰拉德重新找到自信,于是教师开展了美术活动“爱上跳舞的长颈鹿”,孩子们先用肢体动作表现杰拉德的舞蹈,然后再进行创作。孩子们的作品上出现了长颈鹿曼妙的舞姿,有舒展四肢的杰拉德、伸长脖子的杰拉德、低头暖语的杰拉德、与小蟋蟀对话的杰拉德……通过画故事,幼儿体会到了故事人物的真实感受。

4.演故事

实践证明,把绘本故事表演出来的孩子对于故事理解得会更充分,也会记住故事中更多的细节。当幼儿阅读绘本故事时,他们的大脑会像成人一样重新激活已有经验,从而赋予画面更多的意义,并且表演故事的方式也会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时,幼儿会把印象深刻的元素记录下来,通过唤起丰富的感觉体验和运动体验来指引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采用制作表演海报、自制场景道具、扮演角色等形式,帮助幼儿爱上阅读。

三、用环境来对话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产生于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如何通过环境的创设、情境的营造来促进幼儿深度阅读绘本,打开幼儿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通道?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从绘本中来

阅读的魅力不仅在于感同身受,还在于真情流露,更在于通过阅读获得信息的乐趣。随着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在绘本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能在绘本中关注更为细微的信息,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再现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大班幼儿阅读了《你好啊,向日葵》绘本后,对种植向日葵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埋种、浇水、施肥、拔草……幼儿园的小菜园里有了大班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每天他们都会把自己的新发现、新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理解了生命,在照顾植物中学会了使用工具,在与植物的亲密接触中学会测量,也了解了植物生长中的奥秘。从绘本中来,幼儿通过绘本阅读、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拓展了生活经验,让自己得以在绘本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快乐学习。

2.到绘本中去

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历,会让幼儿的创意不断涌现。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后,中大班幼儿常常会用各种表征方式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也会产生拥有一本独特的自制绘本的想法。例如,每年大部分幼儿都有和父母出去旅游的机会,走进自然,孩子们能够身心愉悦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也会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画笔画下来,汇聚成一本本孩子们的旅行日记,如《一起旅游吧》《国庆节游记》《放假喽》《不一样的美食》《牵着妈妈的手旅行》《小娄巷体验馆游记》《独一无二的旅行》等。

基于具身认知视野下的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强调幼儿用感知来洞察,用身体来思考,用环境来对话,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猜你喜欢
杰拉德绘本宝宝
长颈鹿不会跳舞
绘本
绘本
绘本
长颈鹿不会跳舞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英超伤别杰拉德
为你做块燕麦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