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决定

2023-01-11 23:34
山西水利 2022年1期
关键词:行洪河湖河长

各级河长湖长、河长制办公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批示指示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部署,进一步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保障河道行洪通畅,守住防洪安全底线,现就深入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作出如下决定。

一、强化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把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防洪保安全、清障护生态的重要内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河湖长要自觉扛起河湖管理保护的直接责任,牵头组织对责任河湖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违法养殖、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依法清理整治,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举措,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行动、有序推进;各级河长办要发挥好河湖长参谋助手作用,统筹谋划、主动承担专项整治工作具体任务,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协调、分办、督办;各级水行政、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共抓落实,确保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整治重点,压实主体责任

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坚持“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设障责任人明确的由设障单位和个人在限期内清除,设障单位和个人不明确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清除。相关主管部门对有关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整治重点及要求:

(一)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的阻水厂房、仓库、光伏电站和大棚等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由所有人负责拆除或搬迁。

(二)河道管理范围内阻水的围堤、道路、渠道由管理单位负责清除;属于林地范围内的阻水成片林木由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处置方案并限期处置;高杆作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种植结构调整计划,并严格执行。

(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由责任单位或个人负责清除。危险废物由生态环境部门依法责令相关责任单位整改清除并进行处罚。

(四)河道管理范围内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道路、渡口、管线、渡槽、取水口、排污口等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整改通知,由交通、住建、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能组织整改。对严重影响行洪的依法依规限期拆除;对影响行洪但尚可采取补救措施的,限期采取补救措施。

(五)非法采砂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进行整治。

三、严密组织实施,限期完成整改

各级各部门要全面细致开展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不瞒报漏报。要列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确保整改到位。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于2022年1月底前完成全面排查,制定专项整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各级河长制办公室负责跟踪督促。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能,于2022年5月底前,基本完成阻水严重的突出问题清理整治;2022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清理整治任务。

四、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激励奖惩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及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清理整治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好管河治河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河道行洪安全列入河长制工作目标,将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河湖长制的重要任务,纳入河湖长制考核激励内容。对问题隐瞒不报、整改弄虚作假,不作为、慢作为、工作组织不力的,要严肃问责。今后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经河道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照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河道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兴建造成洪涝灾害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深化联防联控,健全长效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河道管理保护责任,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组织领导、河湖长协调督办、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要建立完善流域、区域合作机制,做到上下游同步、左右岸协调,着力形成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格局,推动涉河湖问题共同解决。要进一步拓展“河湖长+”模式,扩宽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爱河护河管河队伍,做到问题随时发现、随时整改,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管护的良好氛围,合力打造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力促山西绿色崛起。

猜你喜欢
行洪河湖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淮河正涡段行洪区联合运用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拟定行洪通道方案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花园湖行洪区启用条件与分洪效应研究
河湖长制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