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山西引黄研学项目现实意义分析

2023-01-11 23:34白芸蔓
山西水利 2022年1期
关键词:研学水利山西

白芸蔓

(山西汾河流域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自20世纪90年代建成至今已28年,工程解决了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的瓶颈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凝练出的“山西引黄精神”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刻影响了一代山西人。当年“怜取炎炎渴土,盼得涓涓甘露,青翠拥雄关。”一语道出山西人民强烈的引水愿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推动下,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得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山西引黄研学项目,为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推动山西跨越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山西引黄研学项目的概念

研学全称研学旅行,是一种兼容旅游、教育、学习、休闲的新兴的生产生活方式。山西引黄研学项目,就是以山西系列引黄入晋工程为载体,建设水利研学基地(营地),发展水利研学事业。具体做法是,以山西引黄系列水利工程为载体,建设具备研学条件、符合行业规范的研学基地(营地),同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研究开发符合各类社会群体的水利研学课程,形成专项设计研发的系列研学项目。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对研学旅行最精准的总结。著名学者吴必虎认为“研学旅行是覆盖全年龄段的以学习为目的的旅行”,其研究拓展了研学旅行的范围。研学活动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春申君列传》已记载了“游学”一词。放眼全球,研学旅行在欧美及日韩等国早已蔚然成风。

现代研学是立足教育本身,响应国家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跨行业项目,是适用于社会各类主体之间相互教育学习的一种模式,被现代社会群体所广泛推崇。水利研学项目是旅游项目的升级版,其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更具规范性,前期阶段有政策扶持和专业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有组织实体进行全程管理,完成阶段可实现教育和生产经营的双赢。对于山西引黄系列的重大水利工程,发展研学项目比其他旅游项目更有条件和保障。

2 新时期设立山西引黄研学项目的背景

设立山西引黄研学项目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促进和深化。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实现山西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成为当前的一个主要任务。通过研学一系列重大的山西引黄水利工程,了解山西引黄人的“初心使命”和深刻体现山西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引黄精神。促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推动山西省从传统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发挥山西引黄研学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丰富水利成果,扩大工程效益,推动水利事业向市场化转型。

山西引黄研学项目是抓住转型契机和强化转型布局的途径探索。“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转型发展方向,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山西引黄研学项目正是符合“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要求的新型项目,它将一定程度上推动全省经济的内循环,带动全社会提高水生态意识。

设立山西引黄研学项目是深入挖掘山西水文化的有效途径。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山西引黄入晋工程的水利功能,更要充分挖掘从建设过程中凝练出的引黄精神,发展水文化、科普教育及旅游等衍生功能,进一步提出关于山西引黄工程未来发展的设想以及路径。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对旅游业的重视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各部委也在纷纷响应政策推陈出新,其中水利部也积极走在发展前沿,现已有9家水利单位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

综上所述,要实现山西引黄入晋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对应策略。山西引黄研学项目的提出,既可以全面展现引黄入晋工程的科学价值,还可以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山西引黄入晋工程要抓住发展的契机,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实现阶段性跨越发展。

3 近年水利研学现状

2016年11 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强调,要加快研学旅行基地建设。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学旅行被纳入教学计划,研学旅行将逐渐成为刚需,未来3~5年,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会迅速提升,单以全国K12教育体系来看,目前我国幼儿园至十二年级阶段人口为1.8亿,其中游学、夏令营比例在5%左右,近1 000万人。研学业务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0%,三年内的适龄人口渗透度有望达到10%以上。保守估计,研学旅行和乐园教育市场规模未来可能会发展到2 000亿元左右。

自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以来,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丹江口工程展览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中国水利博物馆、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华东智慧灌溉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水利部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南省郑州市温县孤柏嘴穿黄工程等先后成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可见,水利部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水利工程新的发展路径,尤其在2021年出台的《水利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关于加强水利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水利改革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利科普体系,公众节水护水意识和水科学素养显著提升。

完善科普激励机制,形成稳定的水利科普资金投入渠道,推动建立科普效果评价机制。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认定50个水利科普基地。加强科普供给,创作一批贴近公众、科学实用的水利科普作品,出版20套科普丛书、音像制品。强化融媒体传播效应,打造10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水利科普活动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水利科普工作者,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及志愿者达5 000名。”这正给我们山西水利研学项目提供了工作指导和发展道路模式。

山西研学市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大量旅行社、文化传播公司涌入研学市场。目前山西省在综合实践方面的研学基地发展迅速,山西省主要代表有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太原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晋中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两座基地分别于2016年、2018年先后正式运行,每周的接待量在1 000人以上,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目前“水利研学基地”及“水利研学项目”在山西省仍是空白。因水利研学专业度和项目需要的水域条件限制,社会其他组织无法复制。因此,在山西设立水利研学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绝对优势。万家寨引黄工程作为山西境内最大的引水工程,在水利工程建筑物及运行管理方面都极具典型性,其引黄精神也独具山西发展特色。从某种意义来说,山西引黄入晋工程是山西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4 山西引黄工程研学项目的实现路径

设立山西引黄研学项目对山西省的教育行业、旅游行业以及水利行业都有重要意义,应多方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顶层设计,将山西引黄入晋工程进行优化升级,同步落实相关配套设施,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山西引黄工程研学项目的设立。

一是多方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及资金争取渠道可以从教育、旅游、水利、地方政府等行政部门了解并积极申报。现阶段研学旅行大部分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由学校主办,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企业承办。因此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研学旅行组织管理机构,对研学企业统一管理,并进行资质评定,同时提供各类服务,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并合理配置研学资源。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水元素的呈现,落实载体优化升级,完善相关配套。设立山西引黄研学项目是根据水利工程建筑物、植物、驳岸、桥梁设施等,进行深入挖掘和研学设计,形成完整的研学链条,根据需求可点可面,形式灵活多样、形成独具水利特色的研学项目。基地建设应符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的标准。

三是积极与教育、文旅、高校等单位建立联盟合作机制,注重在软件与内涵上系统研发。山西引黄研学项目要向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开放,建立合作联盟,促进形成联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发水利研学产品,推动产品的多元和创新,努力满足各类学生群体以及其他研学群体的广泛需求。

5 结语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凝聚了山西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心血,饱含着几代水利人的汗水和付出。是山西省的生命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山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设立山西引黄研学项目是山西水利工程转型发展的新型立足点,我们新一代水利人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以水利研学的方式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研学水利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