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丹阳市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推广模式

2023-01-11 06:59董盛盛解文峰王剑宇
农业装备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态型丹阳市机具

董盛盛,解文峰,符 敏,王剑宇

(1.丹阳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镇江 212300;2.镇江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镇江 212000;3.丹阳市珥陵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 镇江 212300)

1 实施情况

丹阳市下辖10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街道,主要粮食作物为稻麦,现有粮食种植面积5.49万hm(2其中小麦面积2.23万hm2、水稻面积3.26万hm2)。自2020年以来,丹阳市连续3年被省农业村厅列为实施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的试点县(市),通过强化政策配套、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7月,丹阳市累计完成稻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0.14万hm2,麦秸秆犁耕深翻还田0.073万hm2,覆盖全市12个镇(区、街道)。在3年试点工作中,通过调研走访,犁耕深翻还田利大于弊,长期的旋耕还田土壤板结严重,土壤保墒蓄水能力下降,透气性不足,犁耕深翻能有效打破犁底层[1],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水分,深埋病虫与杂草,减少来年病虫害和杂草量的发生率[2],实施稻秸秆犁耕深翻还田后,小麦产量普遍提高,每667 m2增产20~40 kg。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丹阳市珥陵镇新庄村,对比监测了稻秸秆旋耕还田与铧式犁犁耕深翻还田效益,如表1所示,犁耕深翻还田田块效益比旋耕还田田块每667 m2多37.5元,犁耕深翻作业成本虽然较高,但是埋草效果较好,播种量减少,产量增加。

表1 不同耕作处理每667 m2效益对比

2 技术模式

丹阳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丹阳市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各镇(区、街道)立足自身机具配置、土壤条件、气候状况、种植模式等实际,合理选择犁耕深翻还田作业装备与技术作业路线。作业要求:收割稻麦时秸秆切碎、匀抛,秸秆长度≤10 cm,耕深≥18 cm,碎土率≥80%,秸秆覆盖率≥80%。

2.1 稻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1: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深翻→晒垡→施足基肥→适墒整地→机械播种、镇压→机械开沟。

技术路线2: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秸秆切碎均匀抛撒→圆盘犁(带平整器)犁耕深翻→晒垡→适墒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作业(施足基肥)→机械镇压→机械开沟。

2.2 麦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3:联合收割机留低茬切碎匀抛麦秸秆→施基肥→犁耕深翻→旋耕机或重型耙碎垡→放水泡田→起浆平整→沉实→机插。

技术路线4:联合收割机留低茬切碎匀抛麦秸秆→施基肥→圆盘犁(带平整器)犁耕深翻→放水泡田→起浆平整→沉实→机插。

2.3 犁耕深翻还田机具选择

丹阳市犁耕深翻还田的拖拉机动力以69.92~103.04 kW为主,作业机具以1 L系列铧式犁、圆盘犁为主,通过3年的实践发现,作业机具的选择与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类型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由表2可以看出,丹阳市土壤类型以泥土和沙土为主[3],泥土质地多为重壤,保墒性较好,通透性、耕性较差,沙土质地中壤,保墒性较差,通透性和耕性较好。

表2 丹阳市土壤属性分布

稻季土壤含水率较高,稻秸秆犁耕深翻还田使用铧式犁、圆盘犁埋草效果均较好,从作业效率以及能耗分析,圆盘犁具有工作阻力小、作业效率高的特点,在丹阳市土壤类型为沙土属的区域,如果使用圆盘犁(带平整器)作业,晒垡后可直接使用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直接作业。

麦季土壤含水率较低,麦秸秆犁耕深翻还田使用铧式犁埋草效果较好,圆盘犁适合在土壤类型为泥土属的区域,这种土壤特性适应圆盘犁作业且埋草效果较好,使用圆盘犁(带平整器)作业,可省略旋耕机或重型耙碎垡;在土壤类型以沙土为主的田块,使用圆盘犁作业,埋草效果较差,推介使用铧式犁,土壤属性与犁耕深翻机具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土壤属性与犁耕深翻机具关系

3 推进措施

3.1 强化政策扶持

2020年以来,丹阳市按照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业补助政策(2020年每667 m2补助35元,2021作年40元),对实施犁耕深翻还田作业的实际种植户进行财政补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镇(区、街道)加大犁耕深翻作业补助标准,例如云阳街道对实施犁耕深翻还田作业的实际种植户每667 m2配套40元的镇级财政补贴,开发区、丹北镇对实施犁耕深翻还田作业的实际种植户每667 m2配套35元的镇级财政补贴,截至2022年7月,5个镇(区,街道)补累计助作业面积593 hm2,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犁耕深翻还田的积极性。

3.2 强化作业监管

加强作业面积、作业质量监测监管,通过北斗在线监测与第三方核查相结合,提高犁耕深翻作业补助面积的精准度和公信力,防止发生重复申报和虚报还田面积等违法行为,对犁耕深翻作业实行100%第三方现场核查并要求乡镇单独造册管理。2021年秋季在5个镇(区、街道)选择5个开展犁耕深翻还田农户,安装了江苏北斗监测系统,表4对比了第三方核查确认面积与江苏北斗监测确认面积,第三方核查确认面积103.57 hm2,江苏北斗监测确认面积103.23 hm2,总体上两者面积基本接近,通过走访5个监测点,现场和机手确认了江苏北斗监测的面积,5名机手均对江苏北斗监测确认面积认可,云阳街道、珥陵、陵口误差原因主要是部分田块田埂较多或者漏耕。2022年秋季丹阳市将大面积推广犁耕深翻智能监测,计划推广100台智能监测设备,犁耕深翻的作业机具全部安装,2022年秋季在犁耕深翻还田面积认定中,将结合第三方核查面积与北斗监测面积,对比数据确认犁耕深翻补贴面积,进一步确保犁耕深翻还田补贴公平、公正。

表4 第三方核查确认面积与江苏北斗监测确认面积对比表 单位:hm2

4 存在问题

4.1 作业成本高

实施犁耕深翻还田作业后,需要对土地进行破垡碎土,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一道工序,不但增加了作业成本[4],还耗费时间;与此同时,新款犁具市场价格较高,例如液压翻转犁、驱动圆盘犁,农户购买意愿不强。目前犁耕深翻还田省级财政补助标准每667 m2提高到40元,但部分农户实施犁耕深翻还田的积极性仍然不强。

4.2 作业茬口紧,对气象条件要求高

犁耕深翻还田对茬口期气象条件要求高,稻麦轮作茬口期较短,如果雨水天气较多,则无法进行犁翻深翻还田作业,只能进行机械化旋耕还田。考虑到犁翻作业后需晒垡、旋耕破垡碎土,为便于后期作物种植,计划犁耕深翻田块需提前收割并且持续关注天气。与此同时,部分机手对铧式犁调节操作不熟练,会出现漏耕、重耕、耕深把握不准等情况,降低了作业效率[2]。

5 建议

5.1 优化技术模式

探索以丹阳市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类型为基础,制定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技术指导路线,目前制定的《丹阳市秸秆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技术指导意见》中技术路线以及机具选择较为粗糙,需要进一步探索结合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类型为基础的技术指导意见。

5.2 加大扶持力度

建议对购置液压翻转犁、驱动圆盘犁的农户进行适当犁耕深翻作业奖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5],进一步降低种植户犁耕深翻还田作业支出成本,充分调动农户的实施积极性。

猜你喜欢
生态型丹阳市机具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丹阳市强化安全生产“行刑衔接”
丹阳市直击痛处 全面提升执法质量
多元策略的生态型游客中心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Agg Hab生态型聚合栖地
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
刍议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机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