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中高位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

2023-01-12 10:43李雪洁刘晓风靳占福
新农民 2022年34期
关键词:陇薯大西洋薯块

李雪洁,刘晓风,王 蓉,靳占福

(1.大通科技服务中心,青海 大通 810100;2.青海省西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0;3.大通县富仁农产品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青海 大通 810100)

马铃薯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的美称[1]。马铃薯是青海省确定的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也是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近几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会逐年增加,不仅解决了山区农民的耕地利用率,而且达到了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目的。要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大产业,必须形成种薯的育、繁、推一体化服务格局,加快马铃薯优良品种的推广速度,并促进马铃薯品种结构由单一型向多种用途相转化,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大通县是全省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生活资料来源,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在中高位山旱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马铃薯品种老化,单位产量不高,农民科学合理使用技术差,严重地影响了马铃薯生产和生态环境,因此,新品种的引进与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新品种不但可以提高产量也可以改变品质。为了更新马铃薯品种,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新品种,特引进新品种在东峡镇多隆村进行中高位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为马铃薯的更新换代提供新品种,为丰富当地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作物[2],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中高位山旱地马铃薯种植品种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4个供试马铃薯品种,华颂7号、大西洋、陇薯7号、陇薯10号。

1.2 试验地情况

本试验在大通县富仁农产品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进行,海拔为2750m,土壤为栗钙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小麦。种植前试验地翻耕一次,深翻0.3~0.4m,施农家肥3000kg/667m2、过磷酸钙70kg/667m2、复合肥50kg/667m2、硫酸钾40kg/667m2,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kg/667m2,表土干耙平按规定株行距起垄覆膜播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华颂7号、大西洋、陇薯7号、陇薯10号和当地常种品种青薯168(对照),三次重复,共15个小区。采用全膜垄作穴播种植模式种植,小区面积33m2(5.5m×6m),每小区5垄,马铃薯种植株行距为0.50m×0.40m,穴距55cm,种植密度3000株/667m2,黑色地膜全覆盖。马铃薯播期为每年4月20日。播种深度为0.10m。施肥量、田间管理一致,请有关专家对小区进行测产量。

1.4 试验数据收集

分别记载生育期特性,包括出苗期、出苗率、收获期等;调查生物学特性,包括7个植株性状(茎粗、株高、分枝数、节间长、叶数、叶长和叶宽)和10个薯块性状(大中薯重量、小薯重量、小薯占比重、薯块重量、薯块长、薯块宽,薯块形状、薯皮颜色、薯肉颜色、芽眼深浅等),并进行产量分析,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浅山脑山种植马铃薯生育期

通过三年的实验,浅山脑山马铃薯于每年4月20日播种,播种到出苗在30~48d、出苗率96%以上,全生育期120~135d。陇薯7号和陇薯10号表现早熟性最高,全生育期为平均为120d,播种到出苗平均为42d,较对照推迟5d,出苗率为96%;华颂7号早熟性表现次之,全生育期为128d,播种到出苗平均为41d,较对照推迟13d,出苗率为98%;大西洋早熟性最晚,全生育期为135d,播种到出苗42d,较对照推迟20d,出苗率97%。

2.2 浅山脑山种植马铃薯品种植株性状分析

各品种植株性状结果如表1所示。从引进的4个品种三年平均值看:茎粗方面,茎粗平均值为13.68mm,其中华颂7号最粗为14.51mm,较对照粗1.92mm,其次为大西洋13.59mm,较对照粗1mm、陇薯10号13.57mm,较对照粗0.98mm、陇薯7号最细为13.05cm,较对照粗0.46mm;株高方面,株高平均值为59.51cm,其中华颂7号65.60cm,较对照矮2.33cm,其次为陇薯10号64.63cm,较对照矮3.3cm、陇薯7号57.06cm,较对照矮10.87cm,大西洋最矮为50.77cm,较对照矮17.16cm;叶数方面,叶数平均值为1.72个,其中陇薯10号最多为3.05个,较对照少0.23个,其次为大西洋2.05个,较对照少1.23个、华颂7号1.60个,较对照少1.68个,陇薯7号最少为0.17个,较对照少3.11个;分枝数方面,分枝数平均值为5.83个,其中华颂7号最多为6.28个,较对照多1.55个,其次陇薯7号5.95个,较对照多1.22个、大西洋5.89个,较对照多1.16个、陇薯10号最少为5.21个,较对照多0.48个;节间长方面,节间长平均值为13.33cm,其中陇薯10号节间长最长为15.04cm,较对照短1.29cm,其次是陇薯7号13.53cm,较对照短2.8cm、大西洋13.61cm,较对照短2.72cm,华颂7号节间长最短为11.13cm,较对照短5.2cm;叶长方面,叶长平均值为11.96cm,叶长最长的为华颂7号13.41cm,较对照长4.74cm,其次是陇薯10号12.36cm,较对照短3.69cm、大西洋11.36cm,较对照短2.69cm,陇薯7号最短为10.72cm,较对照短2.05cm;叶宽方面,叶宽平均值为7.51cm,叶宽最宽的是陇薯10号为8.25cm,较对照宽3.03cm,其次是华颂7号7.55cm,较对照宽2.33cm、大西洋7.39cm,较对照宽2.17cm,陇薯7号最窄为6.85cm,较对照宽1.63cm。调查的7个植株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茎粗。

表1 各马铃薯品种浅山脑山植株性状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得出,在浅山脑山种植条件下华颂7号植株的茎粗、株高、分枝数、节间距数等生物学指标均高于其他品种。

2.3 浅山脑山种植马铃薯品种薯块性状和产量分析

各品种薯块性状结果如表2所示。从引进的4个品种三年平均值看:大、中薯重量方面,大、中薯重量平均值为6.64kg,华颂7号大、中薯重量最高为7.64kg,较对照重2.44kg,其次为陇薯10号7.57kg,较对照重2.37kg、大西洋7.55kg,较对照重2.35kg、陇薯7号大、中薯重量最低为5.24kg,较对照重0.04kg;小薯重量方面,小薯重量平均值为0.53kg,华颂7号小薯重量最高为1.09kg,较对照重0.83kg,其次为陇薯7号0.54kg,较对照重0.28kg、陇薯10号0.45kg,较对照重0.19kg,大西洋小薯重量最低为0.33kg,较对照重0.07kg;大、中薯占比率方面,大、中薯占比率平均值为91.58%,华颂7号最高为94.73%,较对照高7.2%,其次为陇薯10号93.50%,较对照高5.97%、大西洋91.40%,较对照高3.87%、陇薯7号最低为90.73%,较对照高3.87%。说明华颂7号薯块整体商品薯占比较高。薯块特性方面,薯块重量平均值为237.20g,华颂7号薯块重量最高为342.59g,较对照重170.28g,椭圆形(11.67×7.83cm),黄皮黄肉,芽眼浅,其次为大西洋317.93g,较对照重145.62g,椭圆形(11.65×8.43cm),黄皮白肉,芽眼浅、陇薯10号227.09g,较对照重54.78g,扁椭圆形(10.52×7.05cm),黄皮黄肉,芽眼中浅,陇薯7号薯块重量最低为126.09g,较对照轻46.22g,椭圆形(9.93×7.75cm),黄皮黄肉,芽眼中浅。华颂7号薯块平均重量及体积较其他品种大,薯块成色较好。对调查的5个薯块性状进行数据分析显示,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小薯重量和小薯占比,变异系数最小的薯块宽和薯块长,说明4个品种的小薯占比差异大,薯块体积差异较小。

表2 浅山脑山种植各马铃薯品种小区测试薯块性状结果

不同品种产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引进的4个品种折合亩产平均值为2669.25kg,产量最高的为华颂7号为3000kg/667m2,较对照高800kg/667m2,其次为陇薯10号2736kg/667m2,较对照高536kg/667m2、陇薯7号2612kg/667m2,较对照高412kg/667m2,大西洋产量最低为2365kg/667m2较对照高165kg/667m2。通过方差分析,所有品种之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华颂7号的产量最高,折合亩产显著高于其他3个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折合亩产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马铃薯品种。

不同品种产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引进的4个品种折合产量平均值为2669.25kg/667m2,产量最高的为华颂7号为3000kg/667m2,较对照高800kg/667m2,其次为陇薯10号2736kg/667m2,较对照高536kg/667m2、陇薯7号2612kg/667m2,较对照高412kg/667m2,大西洋产量最低为2365kg/667m2较对照高165kg/667m2。通过方差分析,所有品种之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华颂7号的产量最高,折合亩产显著高于其他3个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折合亩产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马铃薯品种。

表3 浅山脑山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

3 结论

本研究对4个马铃薯品种在浅山脑山种植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包括长势、产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生育期方面,华颂7号较其他品种的马铃薯出苗期及全生育期最短,且出苗率高;植株性状方面,华颂7号比其他品种马铃薯长势强,植株各项指标也在较高水平;薯块性状方面,华颂7号薯块整体大、中薯占比高,且单薯重量及体积较其他品种大,薯块成色较好;产量方面,华颂7号的折合亩产最高为3000公斤/亩,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通过三年的实验,无论从生育期、出苗率、植株性状、薯块性状,还是产量方面,华颂7号均稳定优于其他品种。因此,华颂7号在大通浅山脑山种植中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猜你喜欢
陇薯大西洋薯块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2020 年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品比试验
庄浪县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大西洋底来的人·第二集 不速之客
从大西洋总部的变迁看美军作战思想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