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专业职工安全技术培训

2023-01-14 06:14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机电岗位

王 鲜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童亭煤矿,安徽淮北 235137)

0 引言

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煤矿作为高危行业更是如此。随着“四化三减”的大力推进和“四新”的不断推广应用,必须加强机电岗位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职工接受安全技术培训不仅是每个职工的权利,同时也是每位职工应尽的义务,具有强制性。要更好地搞好机电专业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使培训效果更好,首先要对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培训实施方案,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从培训的针对性、强制性、科学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方面进行研究,方能达到培训的目的,满足煤矿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1 现状分析

培训不到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培训是软基础,更是硬实力。但近年来在培训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及时解决。

(1)思想误区问题。部分职工把培训当作是一种负担,对培训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培训不是万能的,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

(2)职工素质问题。煤矿职工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下煤矿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3)减员分流问题。随着“四化三减”的不断推进,减员分流的压力逐渐加大,“一岗多责、一岗多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迫切。

(4)单打独斗问题。机电岗位职工懂机不懂电、懂电不懂机的“单打独斗”现状依然存在;职工会操作、不会检修,会检修、不会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不能做到操检合一。

(5)工学矛盾问题。高质量的工作离不开培训,培训需要以解决安全工作问题为前提,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工学矛盾依然存在。

2 培训方案

2.1 现场集中问诊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机电管理全方位会诊。组织机电专业团队深入井下工作面、掘进头等作业现场,对现场设备的安装质量、完好状况、检修标准、技术牌板等相关内容进行现场会诊、分析、判断、处理,帮助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捋顺现场管理。

2.2 订单式培训

根据矿井实际需要,选送思想先进、敬业爱岗、敏而好学的机电工、技术员到相关高校,到设备生产厂家,参加短期订单式强化培训,针对性地开展机电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

2.3 菜单式培训

根据机电岗位职工的技能现状,开设系列基础知识自修自选讲堂。

(1)基础培训。电力拖动技术是机电工必须要掌握的关键基础知识,主要培训内容是机电工应知应会,电机基本拖动典型控制技术。

(2)开关维修。开关维修是煤矿机电工必须要掌握的实操技能,主要培训内容为矿井常用开关、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主要讲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和维修技术等。

(3)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安全操作培训的有效手段,主要培训内容是典型机电事故的发生经过、原因分析、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职工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机电事故的能力。

(4)专题培训。机电岗位职工最需要掌握的开关接线原理、电力拖动、液压传动、机械设计、PLC 编程、变频器故障处理等,是煤矿机电专业培训的重要内容,需要分专业专题培训。

2.4 “师带徒”培训

“师带徒”培训是机电专业高技能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充分发挥工匠、高级技师、技师的技术优势,精准实施“师带徒”培训。

(1)明确师徒关系。技能员工必须签订师徒合同,建立师徒关系,切实做到师傅有徒弟带,徒弟有师傅教,做到人人有指标。

(2)组建技能团队。根据技能员工的特长成立开关维修团队、液压控制团队、机械传动3 个专业团队,开设精品课堂,重点实施实操培训。

(3)坚持因材施教。根据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实时了解职工培训所需、教学所求、现场所用,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做到培有所依、培有所用。

(4)扩宽培训方式。培训以突出实效为目的,采取课堂讲授、现场传授、观看视频、情景再现、以修促培、以培促修等,拓宽培训方式方法。

2.5 实训基地培训

(1)搭建基地。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分为维修中心和精英工作室,是机电工的练兵场地,既有实操,又有理论,满足操检合一要求。

(2)以修促学。维修中心有师傅带徒弟现场教学,技师团队大师现场指导学习。师徒以修理设备促进教学,师傅动口徒弟动手,矿对修理的设备给予教学收购;基层单位根据使用设备种类及数量,每月下达教学任务,每队师徒必须完成额定维修教学任务。

(3)工匠牵头。精英工作室由机电岗位工匠牵头,有特长的技师共同组成,根据生产中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机电运输系统领导选择命题,多对师徒在工匠的带领下共同完成攻坚课题。针对部分课题可以选择和厂家或院校共同完成。

(4)课题研修。精英工作室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科研攻关课题研修,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四化”建设发展的课题,组织技术骨干进行课题攻关。由专业副总牵头,每个专业至少1 个课题。

2.6 团队综合竞赛

为激励科区自培、班组自训、职工自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机电工集体荣誉感,以科区为团队开展机电专业团队综合业务素质竞赛,从降低事故率、正常工时率、实操比武成绩、培训质量、技术创新、设备修理等方面综合考核团队专业实力,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基层科区自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训要求

3.1 培训要有针对性

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关键岗位多,人员分布零散,安全管理难度大,必须对部分关键岗位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培训。近几年来,机电运输系统中零打碎敲的事故时有发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这些事故看似是由于个人违章行为所造成,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职工对岗位安全知识掌握不足、风险管控知识掌握的不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预见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最终酿成事故,如主通风机事故、主提升事故、供电事故、平巷运输事故、皮带机运输事故等。因此要针对性地对通风机司机、主提升机司机、机电维修工、电机车司机、皮带机司机等这些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让每一位职工切实掌握自己岗位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职工安全操作行为,真正体现培训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3.2 培训要有强制性

职工的素质高低不一,年龄不一,对学习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考虑到安全技术培训与矿井安全生产关系的重要性,接受培训具有强制性。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把安全技术培训当作每一个职工应尽的义务常抓不懈。

(1)建立培训制度。结合培训工作实际,健全完善一套适合煤矿特色的职工安全技术培训的规章制度,并纳入日常工作考核。

(2)建立培训档案。职教部门要把各基层单位接受培训职工的详细情况进行存档备案,以便及时了解职工培训情况,实时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不断刷新培训档案。

(3)建立奖惩机制。既然培训具有强制性,而强制性要依靠制度来执行,因此要根据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建立一套具有实效的奖惩机制,奖优罚劣,促使基层单位积极主动开展好培训工作。

(4)建立考核制度。一份工作,九分落实,落实就要靠考核。培训工作开展的好不好关键看考核,只有考核到位了才能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3.3 培训要有科学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样,培训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培训思路,培训要有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煤炭行业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发挥着巨大作用,如PLC 控制、变频调速、自动化控制等。但是,这些“四新”的应用,也对职工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四化三减”的大力推进,新老机电技术岗位人员接替紧张,造成人员短缺,急需培养一批机电技能人才。这就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结合实际,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把专业的知识通俗化、简单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新老职工接受,以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3.4 培训要有多样性

培训工作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不能采取单一的培训方式,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这一点非常重要。

(1)培训时间要合理。要根据接受培训的对象,采取脱产和半脱产的方式。对新职工和重要工种人员的培训要分批进行脱产培训。而对普通工种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半脱产的方式集中培训。

(2)培训方式要新颖。培训要易于激起职工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授课老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精心制作课件,课件制作要有所创新,尽可能地采取图文并茂多媒体的方式。

(3)理论操作要结合。培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力争做到课堂上有实物或模型。通过实物结合理论进行讲解,便于职工理解和接受,提高培训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堂讲解要互动。提高职工积极探讨知识的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上针对性地提问职工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以提高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也可激发职工学习的兴趣。

(5)教师培训要专业。机电设备的PLC 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含量较高,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来保障培训。所以,需要加强教师队伍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对教师队伍采取“走出去”的脱产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

3.5 培训要有实效性

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职工能够更好地掌握本岗位、本专业方面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结果要通过培训的时效性来体现。

(1)开展调查研究。要对职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切实了解掌握职工迫切需要学习的相关内容,然后归纳整理,针对性的开展培训。

(2)选择专业老师。要坚持专业对口培训,选择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实操能力强的职工担任授课老师。这也要对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综合能力。

(3)坚持有的放矢。要让接受培训的职工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获益,学以致用,能很快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让职工有一种接受培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提高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创新培训方法。要对培训工作进行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培训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使培训产生良好效果,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5)实施效果检验。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对培训职工的知识掌握应用能力进行检验,看看是否达到阶段培训的效果,培训的实效性是否得到提高。

4 结语

培训是每个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关系密切。职工接受培训的权利是企业赋予的,是通过授课老师来实现的;而职工接受培训的义务也是企业所要求的,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具有强制性。只要职工真正理解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积极接受培训,掌握更多的岗位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生产,煤矿才能真正实现安全、高效、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机电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