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油气集输技术》思政教改探索*

2023-01-15 21:27侯慧玉
广州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集输油气专业课程

侯慧玉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油气集输是油田建设中的核心生产工艺,对油田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油气集输是指把不同油田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他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以及将得到的合格的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主要包括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污水处理、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等工艺[1]。

油气集输技术是以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田开采出到加工的过程中油气的储存和外输等有关的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是应用化工油气储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进入21世纪, 我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越来越关注,将它提高到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原油战略储备、西气东输、陆上进口天然气和海上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 为油气集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3]。

基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以及我国战略发展和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教育部自2017年以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4]。新工科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来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应用,助力区域企业转型升级[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同时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关键核心在于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课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主体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基础,实现这一课程必须深刻挖掘课程体系内容,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讲授中,并不说是将一些思政内容生硬地加入课堂中,而是要很好地融入专业课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6]。专业课程中蕴含的钻研精神、爱国精神、责任担当、技术操守、理想情怀等“思政元素”,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油气集输技术是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兴趣,学会通过言行举止传播正能量,培养好习惯,规范职业素养。

因此,结合专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进行新工科背景下《油气集输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即对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是充分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具有极大的意义。

1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结合油气集输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查阅相关技术进展、时政文献,了解国家文件政策和发展规划,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责任担当、技术操守。

(2)实践研究法。依托石油化工学院、国家级石油化工实训基地、省级公共实训中心、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品牌专业学科和实训基地,同时注重引入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要求与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保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服从和服务于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与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归纳总结法。在改革研究工作开始后,分步总结、不断完善,逐步建立适合学生的思想政治资源与油气集输技术专业课程内容交互融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专业技术强、政治思想过硬的毕业生。

2 研究内容

(1)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的课程思政改革

油气集输技术是以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田开采出到加工的过程中油气的储存和外输等有关的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油田建设中的主要生产工艺,在油田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上游连接着油田的勘探与开采,下游连接油气的输送和加工。在介绍课程的定位和性质时,引入我国地质学家勘探油田的历史,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条件艰苦的情况以及中国“贫油伦”的言论下,科学家如何艰苦奋斗,坚持理想、初心不变进行油田勘探及开发的,由此引入当今大学生如何面对各类挫折、坚定信念等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7]。学习中国油气集输的工艺技术进展时,让学生了解国内油气集输的发展,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激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坚定的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结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贸易政策,了解国家的发展规划。

(2)课程内容上的课程思政改革

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即“育人元素”。油气集输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内涵”着安全责任意识、拒腐防蚀意识、绿色环保意识等“思政元素”。油气集输工艺大多是在油田附近,除开展环境认知能力训练外,结合原油脱水、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还要大力宣传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此外,要及时将国家的新思想,油气集输学科的新动态纳入教材当中,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本专业课程的发展新经验和社会新需求。思想政治资源与专业课程内容交互融合,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与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培养学生。

(3)教学方法上的课程思政改革

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油气集输技术”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应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引入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4],包括:①案例法,例如在讲授原油脱水净化有关化学破乳内容时,通过讨论中国石化高桥石化“ RN-104B 破乳剂的改性研究”项目, 分析了油田、炼油厂破乳条件以及对破乳净化要求的不同。②小组讨论法,例如在讲授污水处理章节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就“不同行业的污水各自有什么特点?如何处理?以及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展开讨论,让学生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③实践教学法, 我们安排学生前往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码头和油库, 参观丙烯、丁二烯的球罐区, 油品储运库和汽车装卸站, 油品码头。同学们因此对油品和液化石化产品的储存、装卸、运输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集体意识和责任感。油气集输这门课程与国家的油气战略储备及重大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不断为培养高层次的油气集输工程的人才而努力。

3 预期价值

(1)融进了思政元素的油气集输新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

(2)符合新工科要求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 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与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培养出专业技术强、政治思想过硬的毕业生。

猜你喜欢
集输油气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简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油气集输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基于FLUENT天然气集输管道直角弯管磨损分析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油田集输系统检测控制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