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家庭消毒怎么做

2023-01-16 00:06
生命与灾害 2022年5期
关键词:含氯消毒液开窗

方 研

当疫情期间,及时有效开展消毒,是尽早杀灭家庭环境中潜在病毒的有效手段。居家日常消毒该怎么做?怎样消毒才算规范?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特别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家庭消毒指导手册》,本期带您一起来学习。

居家日常消毒有哪些要点

居家消毒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消毒并非必须用消毒剂,居家优先使用阳光暴晒、热力等物理消毒方法。

应对重点环节、对象进行消毒,如餐饮具、快递、门把手等。

消毒剂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根据不同消毒对象,配制合适浓度,以适当的消毒方法开展。

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配制消毒剂需佩戴口罩、手套,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配制好的消毒剂尽快使用。

如何做好室内空气消毒

开窗通风即可,推荐持续开窗通风,不能持续的,每日上、下午至少各开窗1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尽可能引入室外新风。

家居物品如何消毒

常用小件物品如手机、遥控器、鼠标、门把手、水龙头、各种按钮等可用70%~80%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面积较大的物件如桌面、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溴)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拖拭消毒。衣物、被褥等织物可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应注意翻面,使正反面均能晒到),一般不用特殊消毒。

洗手池、马桶可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如何做好餐具消毒

首选煮沸消毒15~3 0 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可使用餐具消毒柜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也可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需注意,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的时间应从煮沸和蒸汽注入开始算起,而非开始加热时间。流通蒸汽消毒时,餐具摆放应有空隙,不得紧密摆放,避免影响消毒效果。浸泡消毒应保证餐具完全浸没,如有新的餐具放入,重新计算时间。为保证消毒效果,在消毒前应做好清洁工作,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

如何做好垃圾消毒

对于家庭等社区垃圾,如果没有明确的阳性感染者污染,可正常作为生活垃圾分类丢弃和处理,不需对垃圾消毒。

如果怀疑受到污染,对垃圾喷洒10 000~20 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60分钟;对垃圾包装袋喷洒1 000~2 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30分钟;对垃圾桶(建议有盖)喷洒1 000~2 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30分钟。

对于肉、蛋类食品如何消毒

肉类无需消毒,将其浸泡清洗数遍即可。

鸡蛋放置在冷藏或阴凉处,烹饪前,需将鸡蛋外壳清洗干净。

买回来的蔬菜如何消毒

收菜、整理时注意佩戴口罩,如有橡胶手套亦可使用。

不易脱水、变质的蔬菜(土豆、萝卜、洋葱等),可在阳台通风放置一段时间。

易脱水、变质的蔬菜(青菜、蒜苗、豆芽等),可慢速水流冲洗、浸泡清洗,沥干后存储。

冷冻食品需要消毒吗

收货时可对冷冻食品的外包装消毒,烹饪前慢速水流冲洗表面亦可,无需对里面的食物进行消毒。

米面粮油等外包装如何消毒

米面粮油一般都是自动化生产,本身受到污染的机会极小,只要对购买回家的米面粮油外包装消毒即可,不立即食用的,可放在通风处一段时间。

家庭如何选择消毒剂

要根据消毒对象合理选择消毒剂,并非越贵越好,通常市场上较贵的消毒剂往往是在标明的消毒方法和用途下,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而并不一定是消毒效果最好。

日常使用消毒剂较少的,一般建议选择购买小包装,不建议采购大包装的消毒剂,也不建议消毒剂分装后使用。大包装的消毒剂自行分装时易造成消毒剂的污染,而且消毒剂一般易挥发,开瓶后使用时间较长的话,消毒剂的浓度会降低。如果配制成消毒液后,确实需要分装的,应做好标识,避免误服误用,并尽快用完。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

为达到消毒效果,应保证消毒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剂使用量。使用消毒剂时,应根据不同消毒对象,按照说明书配制合适浓度,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开展。

尽量先清洁后消毒,难以清洁或清洁存在风险的应提高消毒浓度(通常浓度翻倍)。消毒剂不要与其他化学产品同时使用。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猜你喜欢
含氯消毒液开窗
含氟、含氯废气废液急冷工艺焚烧装置的设备布置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84消毒液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含氯消毒剂中毒的救治和预防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