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评述

2023-01-16 01:08李佳珉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

李佳珉

摘要:新发展格局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生态现代化愈发得到重视。生态现代化逐渐成为环境治理研究的主流理论,横跨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脱钩。文章从生态现代化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西方国家环境经济状况、环境保护组织和主流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将生态现代化划分为弱和强两个发展阶段,在弱强两个阶段下依据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出发点、两个阶段下理论的相关政策实践方式、生态现代化理论政策执行范围、政府与市场谁为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对生态的影响、由独立走向合作、通过生态现代化阶段的比较研究,并提出生态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即坚持市场驱动、创新治理体系和科学技术发展。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多层次治理体系;创新治理体系;市场驱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背景

(一)西德地区的环境问题与经济状况

二战后,由于为了战后重建与经济复苏,联邦德国全国集中于生产建设,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全国关注的焦点不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环境保护组织发展缓慢,二战后德国的工业化水平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鲁尔工业区,但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1. 西德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能源消耗相当巨大,联邦德国资源消耗最大。在塑料制品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这十年之间,联邦德国的塑料制品加工总量增长了834%,在联邦德国电视和冰箱的普及率逐年增高。造成大量白色垃圾随意丢弃,缺少处理措施造成环境污染。通过马歇尔计划,鲁尔地区煤矿区进一步发展,但是与煤矿区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1967年,鲁尔煤矿区的单位降尘量达到了人类可以承受的两倍标准,鲁尔区企业各自为政,严重的空气污染与有毒粉尘的大肆排放,鲁尔地区空气污染大于联邦德国国内任何一地。

2. 联邦德国20世纪80 年代前的经济状况

二战后在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联邦德国的经济迅速腾飞,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GDP年均增长率都超过5%,八年内增加了大约80%,这段时期被称为德国战后的“经济奇迹”,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停滞,开始萎缩,1966年联邦德国GDP增长率降到2.9%,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只有1.2%,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却上升到3.5%,经济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企业的订单减少,库存积压,厂商的利润萎缩。并在之后的一年中继续恶化,联邦德国面临战后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在联邦德国逐渐失灵。

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联邦德国失业率不断下降,1973年联邦德国的失业率为1.2%到1984年提高到了9.1%,国民租税与社会保障负担不断提高,储蓄率也大幅下降,大大降低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1978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租税与社会保障负担率由44.2%,提高到了1979年的51.5%,与此同时储蓄率由1970年的17.9%下降到1980年的12.8%。

(二)环境保护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德国为例

随着19世纪末期开始污染逐步加重,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诞生了最早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对抗莱茵-鲁尔地区的工业污染。有维护房主与地主利益为代表的“反工业设备危害保障联合会”和从事渔业为代表的“莱茵—威斯特法伦渔业联合会”,这些组织定期召开会议,反对大气、河流、土壤污染,1874年“反工业设备危害保障联合会”通过散发传单《危险在眼前—鲁尔将建立一个化工厂》来呼吁居民反对工厂建设。在1920年魏玛共和国时期成立的“鲁尔煤矿区居民联合会”致力于当地植被保护,反对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纳粹时期,环境保护组织被利用,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20世纪60年代在两帮德国成立了第一批绿党,绿党早期的党员来自学生、从事环保运动的人士、担心环境恶化的人士,希望环保在政治层面上产生影响,形成了绿党参与竞选。早期绿党主张自然主义与自然家园保护。70年代前的环境运动还只是小范围的、小格局的,没有上升到对生态环境的思考与保护,仍然停留在“人本主义”,组织相互之间缺少联系,主要以申诉为主,缺少环境问题解决的方法。在70年代后随着联邦德国绿党的发展,开始上升到政治层面,由人本主义向生态主义过渡,环境保护的范围扩大有了对环境的思考与保护。

(三)经济理论背景

1. 凯恩斯主义

(1)凯恩斯主义盛行。在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批判了自由市场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提出有效需求理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提倡政府干预货币市场, 下调利率, 鼓励少储蓄、多投资。政府可以通过采取赤字政策进行投资, 通过提高工资带动消费,并创造出其他工人的生产需求,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产生(积极的)乘数效应。

(2)凯恩斯主义的缺陷,与生态现代化相背离。但是凯恩斯主义的缺陷也随之爆发出来,滞胀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主义追求短期政策效果,但是忽视了政策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凯恩斯主义下政府赤字政策,虽然短时间内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债务危机会在一定时间内爆发。例如在联邦德国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总体调节”政策产生了公共债务增加的严重后果,并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期爆发。70年代下半期联邦德国的财政赤字大多为结构性赤字,1979~1982年,结构性赤字占财政赤字的比例高达50%,结构性赤字导致金融市场负担加重。国家举債引起利率迅猛增长,严重影响投资。从长期来看,也加重了劳动市场的负担,国家财政迅速恶化,导致通货膨胀,使投资的环境迅速恶化,提高了失业率。凯恩斯主义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率,而忽视长期发展甚至牺牲长期发展,与生态现代化理论中的注重长期发展相违背。凯恩斯主义容易导致“利维坦”,与生态现代化中分权治理相背。

2. “罗马俱乐部”

“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中指出增长不能无限增长下去,存在一个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从“人类困境”出发,选取人口、粮食生产、工业经济、非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这五个参数,绘制经济学模型。其结论为:“如果人口、工业化、生态环境污染、粮食生产与非可再生资源消耗如果继续以现在这个增长幅度发展,增长的极限会在之后的100年内出现。”,“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对环境问题做出了预警,促进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诞生。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与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理论的产生,弱生态现代化阶段

1. 理论提出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联邦德国经济学家马丁简尼克与政治学家约瑟夫胡伯提出生态现代化的概念,生态现代化是通过发挥生态方面的优势使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发展理念,生态现代化否定了原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零和关系。马丁简尼克认为生态现代化的目的是同时解决当前经济停滞与环境污染的问题,生态现代化是从补救策略向预防策略的转变。补救策略:(1)环境破坏性产品生产与环境破坏性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应对环境给予补偿。(2)环境破坏性产品生产与环境破坏性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环境影响。预防性策略:(1)利用技术手段使产品的生产过程更适合环境的良性发展。(2)利用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经济结构的生态化,推动新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代替原来的生产方式。如用公共交通代替私人交通。1982年柏林地方会议为了同时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停滞,根据简尼克的生态现代化概念,提出了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资源与能源节约型产业,普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公共交通体系,推行新的能源政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度过能源危机。

2. 该时期理论所属阶段

简尼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仅仅是由非生态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转变,理论仅仅停留于表面,属于弱生态现代化阶段,只为了解决当时联邦德国出现的经济停滞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具有地区性。还是处于以人为中心,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因为影响生活与生产。具有独立性,国与国之间没有交流,生态现代化的观念没有广泛传播。阶层独立性,参与阶层相互独立,民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诉求与管理阶层对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目标不一致。非系统性,只有针对问题的具体政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从长期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在这个阶段生态现代化处于管末控制,使用可再生能源,虽然提倡利用科学技术,但是并不以此为中心,简尼克认为遇到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才可通过科学技术来解决,机械处理环境问题,未形成长期的系统的规划。长期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侧重于短期成效,而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忽视了市场作用市场的作用。

(二)第二阶段,强生态现代化阶段

1. 摩尔、哈杰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摩尔的生态现代化理论。

第一,对于科学技术在生态现代化的认识。对于生态现代化摩尔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而是生态现代化变革的有效工具。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应该由“环境问题的制造者”转向科学技术在生态现代化方面具有正面影响,科学技术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与预防生态环境中潜在的问题。生态现代化就是开发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的治理与修复模式,在技术与组织的创新方面,在设计阶段将环境问题加以解决。摩尔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可以预测的。

第二,政府角色定位不同。政府应该改变在生态环境上的中心问题,采取更加灵活的行政模式,让企业与公众都参与进来,实现治理的多层次化,政府倡导合作与参与。政府的环境决策不应该是机械的、封闭性的、应急的,应从长远出发,拥有灵活性、有预见性、开放性。

第三,重视市场的作用。对经济、市场动力在生态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做出分析,对生产者、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生态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关注,摩尔支出经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按照生态现代化的原则转变,说明经济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经济机制的合理利用能够与生态利益耦合,环境与经济同步增长是可行的。

(2)公众与社会运动的地位发生变化。

参与环境运动的公众逐步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不再具有对抗性与颠覆性的品质,社会运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内部规制。非政府组织在生态建设中会获得更高的参与度。

(3)哈杰的生态现代化理论。

哈杰认为,如果要解决环境问题就要以“环境”为中心,展开对社会各种建构进行深入探索。生态现代化是改善环境与调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结构的过程。要想实现生态现代化就要整合社会要素,调整不合理不适应的经济政治结构,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不断创新,科学的发展趋势也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向整体论的生态观转变。

哈杰指出环境管制是一种“正和游戏”;污染是效率低下的问题;自然的平衡应该受到重视;预防优于治理;与之前污染增长路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路径。哈杰认为环境退化是可以被量化的,哈杰主张环境为一种公共物品,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带来的社会附加成本。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外部成本内部化,让厂商为污染付出相应的代价。在生态现代化思想中,已由“环保只能增加成本”向“防止污染有奖惩”代替转变。

2. 该时期所属生态现代化阶段

该阶段由弱生态现代化向强生态现代化转变,创新是生态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生态现代化逐步深入发展,以及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向经济与环境可以共同进步转变,该阶段生态现代化思想不只局限于地区,而是为全球范围内寻找一条共同的生态现代化道路,开始由地区向全球扩散,逐步舍弃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开始以生态环境平衡为出发点。从各国在环境问题上各自为政向国与国直接相互合作与联系转变,由区域性向开放性转变。倡导社会各个阶层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代替了原来的以政府为中心,由独立性、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已经由应急的、机械的生态环境政策转变为更加灵活的、预見的、长期的环境政策转变,哈杰对生态现代化的方法论探讨,该阶段与之前相比具有系统性。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根据新自由主义者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合理的,能够合理配置资源,这个阶段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开始注重市场,探讨了各个阶层在生态环境方面拥有的共同利益,市场在生态现代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生态环境方面也反对过度的宏观调控。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市场驱动生态现代化发展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是一条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框架下,二者可以共同发展,保护环境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成本。在市场为主导的生态现代化下,消费者与生产者都是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承担者。伍德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消费后阶段。在供应阶段,企业尽量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原料,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创新生产技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在销售时使用环保的相关设备,在消费时企业要引导消费者处理产品,在销售后阶段企业承担起对产品产生的垃圾环保处理,在这五个阶段中形成一个环保的闭环,努力创造循环利用的新市场,吸引受环境保护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在政府“防止污染有回报”这一政策框架下,生产者、消费者都会获得利益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市场是推动生态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二)创新治理体系

第一阶段生态现代化政府虽然已经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但是总体上效果不佳,在环境问题上的“政府失灵”的问题越来越显著,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选票环保”为了赢得选票而提倡环保,环保居于政治的从属地位,更多地采用粗略的“管末控制”治标不治本,来自 “绿党”的政治压力越来越强。二是该阶段的治理仍然以控制生产,减少污染为主,加剧了“滞胀”现象,导致企业与政府对立,不利于政策的推广。因此创新治理体系成为生态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创新治理理念,用源头治理代替原来的“管末控制”,从生产的根源来控制污染。创新政府治理模式,由于过去认为环境保护是企业的成本,因此企业不会去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主体是政府,在该模式下政府与企业相互独立,政府有成为环境“利维坦”的风险。所以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在制定环保标准时,参考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生产状况,合理制定标准,引导企业、民众参与环境治理,在环境治理上由封闭性向广泛参与性转变,打破政府中心,向参与的多元化转变,建立多层次治理体系。

(三)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在生态现代化之前,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停留在“科学技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即使在生态现代化第一阶段中,提到了科学技术对生态现代化的作用,也只是认为“利用科学技术来保护生态环境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不断加深,发现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正面作用,如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可再生资源,通过卫星来监控排放等等越来越多的正面作用被发掘出来,使得生态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促进了生态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飞.浅析20世纪英国大气环境保护立法状况——以治理伦敦烟雾污染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4(13):91-93.

[2]陆伟芳,肖晓丹,张弢,陈祥,刘向阳.西方国家如何治理空气污染[J].史学理论研究,2018(04):4-26.

[3]杨宏山.“英国病”的根源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2(05):8-15.

[4]江山.德语生态文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5]Bruggemeier F,Rommelspacher T.Besiegte Natur.Geschichtedet Umweltim19.und20.Jahrhundert[M].Verlag C.H.Beck,Mun-chen,1989:64-85.

[6]岳伟.1949~1962年的鲁尔大气保护运动及其对联邦德国环境治理的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2016(05):30-37.

[7]张旭.1970~1990联邦德国新环境运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8]WeyK.-C,Umweltpolitikin Deutschland.Kurze Geschichtedes Umweltschtzes in Deutschlandseit1900[M].Westdeutscher Verlag,Opladen,1982:173.

[9]卢元添.酸雨危害森林情况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9(04):398-401.

[10]陈锡明.国外酸雨研究动态[J].重庆环境保護,1985(01):63-64.

[11]张胜洋,邵赤平.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在联邦德国的实践[J].经济评论,1998(06):3-5.

[12]《战后西德经济》编写组.战后西德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3]刘昌黎.渡过石油冲击阶段后的西方经济[J].世界经济研究,1986(02):3-8.

[14]王学荣.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吗?[J].理论导刊,2013(07):55-56.

[1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16]Janicke,M.Staatsversagen,Die Ohnmacht der Politik in der Industriegesellschaft[M].Munich/zuric:Piper,1986:26~29.

[17]Wood C.Trading in Futures[M].Lincoln:Royal Societ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1995.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京津冀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广西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措施
关于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若干分析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绿色产品工业设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