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勇担当共谱30年华章

2023-01-18 13:10王安民
军工文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核工业学会人才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春华秋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层次科技人才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核工业作为关系国家国防安全的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核科技领军人才,对国家安全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正是以此为使命,以一流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流的人才方阵,所谓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由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教育学会,也是我国核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教育学会。学会成立至今,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回望历史的足迹,学会作为核技术领域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和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前五届理事长以及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拥有了最雄厚的资源优势和专家优势,成长为核工业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如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时,在核工业迎来“两弹一艇”以来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之时,学会更是肩负着“创新核教育,培育核人才,助力核发展”的神圣使命,以培养核工业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紧密围绕核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中心和大局,致力产教融合、赋能人才、科技创新,深入推进核工业人才培养工作,以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培训,更高水平地服务于核工业的发展。

海纳百川,群英荟萃,学会建设开创新局面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创新核教育,培育核人才,助力核发展”为己任,特别是2019年第六届理事会提出了以“服务学会全体会员、引领核工业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核强国建设步伐”为宗旨的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学会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成功举办高端论坛及主题征文活动。2019年,学会成功举办了“由核工业大国到核工业强国:人才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做主旨演讲;上海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核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集团等理事单位代表做主题演讲。2020年10月,在深圳中广核大学成功举办了“核你一起,共创未来”高端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做主旨演讲,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等多家会员单位做主题演讲。同年,成功开展了主题为“核工业人才教育培养探索”的征文活动。

成功举办以“双碳”为主题的首届学术年会。2022年6月学会成功举办了以“砥砺奋进,核创未来——‘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与人才培养”为主题的首届学术年会,聚焦行业热点,发挥专业力量。大会邀请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等相关部委、企业领导参会并致辞,邀请樊明武、于俊崇、陈和生、邓建军、林君、罗琦院士与会交流。会议期间,樊明武、陈和生、邓建军3位院士及康克军等12位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34位核领域专业人员做分会场报告,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清洁能源发展、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等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大会汇聚专家力量,汇聚行业力量,助力人才强核,助力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组建专家委员会,提高学会软实力。2021年6月,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专家委员会组建成立大会及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专家委员会由涉核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院士、科研管理、学科带头人组成,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专家委员会将围绕我国核工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分析、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咨询建议,提出建设性意见。2022年4月,专家委员会组织有关院士和专家完成了学会首届学术年会的论文评审工作。

组建青年工作委员会,加强青年创新创效。2021年12月,学会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旨在加强核行业的青年教师、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广大青年学子开展与核学科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教科研课题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发现、培养和造就新时代高水平的核工业教育工作者和核工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2022年6月,青年工作委员会举办了以“强核有我 共话未来”为主题的青年核人才培养座谈会。樊明武等6位院士与海南核电青年代表围绕各位院士的专业方向、核行业的发展前景、核科普等话题开展了座谈交流。

创新核工业培养平台,助推核工业人才培养。2021年6月,由学会主办,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核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在成都开展,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等专家作精彩授课。通过学习交流,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搭建。2021年10月,由学会主办,核工业管理干部学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承办核工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培训,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康克军等国内专家及俄罗斯专家授课。通过搭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平台,不断促进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协同育人。2022年11月,学会举办“‘双碳’目标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主题的网络培训,邀请杜祥琬院士等专家授课,讲授“双碳”战略以及“双碳”人才培养等课程,旨在帮助各会员单位更好地把握新形势下的宏观政策,强化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成功召开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2022年11月,为全面回顾总结学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科学谋划学会未来的发展和下一步重点工作,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邀请教育部、民政部等部委领导参会指导,邀请闫楚良等10位院士对学会未来发展给予建设性意见,中核集团、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央企,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专家、领导参会以及常务理事及以上单位代表参会,会议就核工业人才培养大计做深入探讨,为学会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有容乃大,聚焦合作,学会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是核行业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和交流平台,会员单位汇聚了核行业的主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会依托会员单位开展工作,开展全方位调研,积极扩大学会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支持。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深耕会员服务机制。近两年,学会理事长带领学会有关领导及秘书处的同志分别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湾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海军工程大学、中核二二公司和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海南大学等优秀协会、高校、企业开展调研工作,拜访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探讨了在核工业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合作方式,希望通过校企共建、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为核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展现学会形象,增强学会影响力。学会理事长分别受邀参加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年春季高峰会议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中国核学会数字化与系统工程分会成立大会暨富春山科学家高峰论坛以及核电数字化博士生论坛,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2021新时代继续教育论坛,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发起的第六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等活动,并做主旨演讲,积极介绍核工业教育学会有关情况,加大了与有关学会、协会的交流合作,展现了教育学会的新形象,增强了学会的影响力。

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强化各项科研结果落地。在每年的理事年会、常务理事会及学会组织的培训中,学会邀请企业人员介绍科研需求及人才需求,增加企业对高校学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引进力度,做好相关政策研究。深入探讨“产教融合”主题落地,加快“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落地,通过职业教育、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增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研事业的联动性,强化各项科研结果落地,形成良性循环,助推核工业发展。

积极主动作为,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青年工作委员会发挥年轻人创新创效的作用,主动联系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开发适合年轻人融入企业的课程。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十四五”期间核工业人力资源供需研究报告,加强学会分支机构组织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做好行业周期下的核专业高校就业趋势数据分析,为高校、企业下一步联动培养奠定基础。同时,利用青年高效运用新媒体以及数字化传播的优势,加大核科普工作的开展力度。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核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在布局上将人才事业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使人才与事业深度融合、相互成就,在目标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锚定了新坐标、树立了新标杆,在内容上将培养、引进、使用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工作各环节的联动和集成,在方法上强调改革牵引、破立并举、标本兼治等,贯穿着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彰显着民族特色和世界眼光,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教育学会开展核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未来,学会也将多举措并施,践行人才培养的宗旨。

“核人才”培养始终要增强政治意识。教育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高的专业水准、更优的服务水平高质量做好学会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紧紧围绕为中国核工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人才队伍这个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会融会贯通、桥梁纽带的作用。

“核人才”培养要坚持“产教融合”。学会通过举办年会、召开主题高峰论坛等,鼓励高校教师、学生科研团队参加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莅临指导,邀请各涉核高校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做专题报告。积极构建高校、企业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推动“产教融合”落地,打通高校企业之间的屏障,做到企业所需为高校所培养,高校培养适合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

“核人才”培养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会秘书处积极拓展与核行业国际机构、国际知名院校、国际知名科研院所等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渠道,与各会员单位一起,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活动;积极参加世界核协会、世界核大学相关活动,共同完成核能领域调研和报告。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沟通、建立沟通机制,定期组织会员参加相关活动,促进核行业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

“核人才”培养要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发掘核行业发展中最迫切、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调研重点,加强对兄弟学会和重点会员单位的调查研究。前往学会重要理事单位开展实地参访调研工作,了解同类型行业学会办会模式及良好经验,积极与学会理事单位沟通交流学会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和建议。

“核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教育学会于2021年成立的专家委员会,将围绕我国核工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分析、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咨询建议,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中国核工业人才培养工作。同年年底成立的青年工作委员会,将创新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年活动,打造核工业青年专家库,促进核工业教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核人才”培养要融入“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诞生地和传承地,“两弹一星”精神是核工业宝贵的红色资源,具有育人价值。学会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合作,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核人才”的培养教育之中,作为爱国奉献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有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培育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

继往开来,创新引领,直挂云帆迈入核教新篇章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性埋名人”,这是核工业人的历史传承。随着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壮大,高端人才需求大量增长,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国际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存在一定的困难,创新人才必须立足于国内培养选拔。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立足教育、搭建平台,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加快实现“核人才”培养以及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会员单位特别是各高校的作用,做好源头培养“核人才”的工作。同时研究现有“存量”人才“家底”,研究如何让“存量”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

深入了解掌握“核人才”“需求侧”的情况。就是通过深入调查走访,搞清楚哪些领域更需要“核人才”,哪些单位更需要“核人才”,哪些“核人才”是更急需的,等等。

深入了解掌握“核人才”“供给侧”的情况。目前高校的涉核专业包括核物理、核化学、核工程、核医学等,而相关涉核企业及科研机构,可作为核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的基地。教育学会将在调研的基础上起草这方面的专题报告送交教育部,提出了一些学科建设的建议,希望以此推动“核人才”“供给侧”问题的解决。

推动“核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相结合。包括高校“核人才”研究成果如何在企业转化,高校派教授对企业进行专业辅导,企业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到高校做兼职教师,高校学生到企业实习见习,高校到企业建实习基地,等等。

更好发挥教育学会的平台作用。学会同期筹备建立核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以及高校教育教学委员会,指导高校涉核专业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包括帮助高校涉核专业学生毕业后与企业对接,同时,关注高校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助力人才高质量培养。

传承核工业历史精神伟业,引领核工业教育创新未来,强核报国,首先要强在人才。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核工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核工业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核工业领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搭建学术交流、产教融合高水平发展平台,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强化学会领域号召力,学术影响力和组织创新力,努力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教育学会,为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保驾护航,直挂云帆迈入核工业教育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核工业学会人才
人才云
心系“国之大者”,谋创新、铸重器——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学会分享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