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工作探讨

2023-01-19 14:15孙朝阳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互联网+信息化

孙朝阳

诚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3

引言

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有所加快,这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够产生有利影响。基于此,相关企业应该对“互联网+”这一概念予以全面了解,并对“互联网+”与企业信息化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互联网+”的内容、作用及应用措施,同时也要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不同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予以确定,在这一基础上,对“互联网+”进行科学应用,将其与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联系起来,以此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工作质量。

1 “互联网+”与企业信息化的概述

对于处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通信技术部分来说,其与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一些内容相对应,比如,要素互联、控制,数据挖掘等等,这些都涉及企业内部的相关建设工作,主要作用就是提升企业本身的连接指数及生产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相关资源与互联网资源之间的交互共享,以此帮助相关企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企业的长效发展。另外,就实际情况分析,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愿景涉及3个方面。其一,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予以科学规范,并且还要对信息化工具予以充分利用,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完善标准的管理制度;其二,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企业各项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使得企业在生产运营工作中,能够节省出更多的成本;其三,深入发掘企业新的业务场景,使其能够成为企业新业务的切入点,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自身的利润增长点[1]。

2 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分析

2.1 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分析

2.1.1 提高企业内部的连接指数与效率。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连接已经成为不同行业领域的发展基础,这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处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数据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会面临大量的数据信息,这就需要其做好相应的信息规划管理工作,并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以此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在具体的信息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对信息收集范围予以扩大,保证数据信息的全面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2]。在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规划管理时,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对不同方面的工作信息予以合理规划,比如,相关企业在开展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时,需要针对该项目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设计、施工等不同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与科学规划,对材料、设备等资源信息予以明确,落实好设计阶段的市场价格、现场施工环境等多项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还要将类似工程项目的建设资料纳入到数字化信息的提取范围,使得信息互联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以此增强其自身的可能性。

2.1.2 增强设备智能化水平,提升连接深度。企业若想实现信息化工作,增强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则应该引入信息化、自动化设备,扩大这些设备的应用范围,与此同时,在具备一定信息化水平条件的设备上,还应该对工程控制编程应用的深度予以提高,进一步提升相关设备的智能化水平[3]。另外,在引入开发新设备时,相关企业应该从选型、采购以及配置等诸多方面,对设备的联网、智能化控制水平进行明确,将其当作是重要的一项参数,结合其他参考数据信息,对设备的智能化功能进行科学开发,进而发挥出实际效用。此外,相关企业还需要提高相应的连接效率。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中,应该将RFID射频、条码以及二维码等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技术应用到生产工作之中,这也有利于提高信息提取的实时性,保障信息提取效率。比如,保险经纪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账户系统,专门为相关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用户在查询信息及缴纳费用时,则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方式,登录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账户系统,这样则能够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也能够精简相关业务流程,加快业务进度。所以,有关企业应该加强对该技术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生产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1.3 消除信息孤岛,加强数据挖掘利用。相关企业在经过长时间信息系统的建设之后,其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早已不在数据信息收集这一方面上,而开始偏重于数据信息的挖掘利用方面。就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来看,其所面临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大,不过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从而导致相关工作信息数据无法集中利用,这样就会产生相应的信息孤岛[4]。处在信息孤岛上,不仅看不到想看的数据信息,即使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也会大量的无用信息所稀释以及冲散,这就使得用户找不到自己所需的数据信息,这一问题在当下数据信息的挖掘利用方面相对比较突出。现阶段,互联网已经逐步迈入到相应的读图时代,相关企业若想提高自身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多种数据信息的挖掘利用,就应该对信息孤岛这一现象予以消除,而且要做好信息共享及投放,通过直观、精准且具有指向性的信息投放及收集,提高挖掘效率及利用效果。

2.1.4 全面梳理信息系统,增强信息系统的互联性。相关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工作时,应该提前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引入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企业各项工作进行充分合理的融合,同时还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与企业相关业务工作的联合,从而增强企业工作的信息化程度。比如,相关企业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可以针对纸质档案建立电子文档,将其储存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设电子索引,则能够对电子文档进行查阅浏览;企业在对财务进行管理时,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统[5]。不过,这两项工作所使用的信息系统是不同的,所以,相关企业在构建信息系统时,需要做好相应的梳理工作,不仅要扩大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还要对不同工作所需的信息系统予以明确,将不同信息系统区分开来,促使不同业务能够顺利开展。

另外,企业还应该注重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企业需要对不同信息系统的作用予以科学验证,确保信息系统数据的输出能够为业务落实提供相应的依据。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加强信息系统与实际业务之间的联系,保证有关信息与相对应的业务保持一致。与此同时,企业在梳理信息系统时,应该将其中存在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功能予以消除,精简信息系统,提高该系统的应用效果。在加强信息系统互联时,企业可以针对内部工作打造相应的数据挖掘平台,并开发相应的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平台系统,将二者整合成为一个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将其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不同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通过有效的互联,企业管理者则能够从信息中心系统获取到不同业务工作的数据信息,能够根据这些数据信息,了解到各项业务工作的具体情况,也能够在这一基础上,做好各项工作的规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6]。

2.2 “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应用分析

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具备一定的连接能力,这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若是企业没有相应的连接能力,其内部的各项业务将无法顺利开展,这样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阻碍。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互联网+”的重视,并且要做好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2.2.1 自主深入开发信息平台。当前,若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庞大的用户群,那么企业的自主平台,比如,企业官网等信息平台,在互联网交互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就会逐渐变小。面对这种情况,相关企业则应该加强对具有大量用户基础的开放性平台的应用,比如,微信、微博等相关信息平台,在这一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深入研发企业个性化的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互联网交互通道,使其能够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7]。

基于此,相关企业可以将微信公众号、微博作为信息平台,利用网络自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势,通过信息平台,对企业形象、产品、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宣传,而且要提取精华信息在自媒体信息平台上进行广泛传播,利用这一方式将内外网资源、信息通道予以有效打开。有关企业可以在微信服务号上设置相应的外部营销服务功能,微信企业号则是管控企业内部及合作方的支撑平台,进而帮助企业连接好相应的生态圈。对于微信企业号来说,其主要是应用了企业通讯录,以及与企业经营发展模式相匹配的组织架构,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可靠的开发平台,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也能够实现企业移动客户端的科学接入,借助成熟完善的技术平台,通过企业的自主开发,建立企业、员工、供应及信息系统这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推动企业互联网资源的交互共享,帮助其达到移动办公的目的,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8]。

2.2.2 合理配置互联网资源。相关企业在自身的经营运行过程中,引入“互联网+”这一技术时,应该对互联网平台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并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优化,对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予以充分应用。比如,保险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大对各类保险业务的宣传力度,将保险类型及重要作用介绍的更加全面,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进一步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另外,相关建筑企业在针对某一工程项目进行投资决策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挖掘相似项目的建设资料,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参考,增强投资决策的正确性。这样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工作创造出更多的利润[9]。

2.2.3 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相关企业在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也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将内部各部门连接起来,同时也要为各部门配备相应的子系统,要求各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充分利用子信息系统,这样则能够在该系统中产生与该部门各项工作相关的数据信息,管理者则能够通过中心管理系统,查看不同部门的经营情况,并能够结合相应的数据信息,对部门工作进行科学调整[10]。

3 结束语

企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展各项工作时,需要注重工作本身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的方式及模式,与社会时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的良好发展状态。所以,相关企业应该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予以有效落实,并且要将该工作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实现信息化的工作模式。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互联网+信息化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