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虚实结合安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探索

2023-01-19 08:20曹洪印王世娟王一男
化工时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能作业

曹洪印 王世娟 关 琦 王一男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为推动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应急管理部于2019年10月会同多部门下发了《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1]。实施意见中提出将遴选培育50个以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示范职业院校。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开设安全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该类院校在开展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教育方面具备师资力量、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设施等先天的优势。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作为江苏省确定的6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示范职业院校之一,是以化工类专业为传统优势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教育方面具备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结合学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体系,借助合作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技术优势,开发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自动跟踪、有效记录与综合评价学员的实训行为,构建其数字画像,满足各方资源共享需求。在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仿真与实操相结合、培训内容个性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多元化虚实结合安全教育培训新模式(详见图1)。在新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下,企业不同类别的参培人员可以实现线下、线上结合式学习、VR虚拟现实体验式学习、仿真与实操结合式学习等多元化学习。

图1 多元化虚实结合安全教育培训新模式

1 培训教学形式多元化

1.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依托学校化工安全专业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分别建立教育培训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开发手机APP,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全部共享。培训学员在参加线下培训以后,可以及时通过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平台进行复习,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对培训知识的随时、随地巩固学习。学员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与手机APP平台上发布问题,责任老师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多重措施结合充分保证学员培训学习的效果。

1.2 虚拟与现实结合式教学

对于涉及具体设备或场景且现实有一定危险性的技能培训项目(例如: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动火作业等),依托现有的设备和场景,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使培训学员以虚拟现实的方式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将学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设置于虚拟体验的过程中,采用回答问题和操作闯关的形式,既增加了培训过程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培训学员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比传统的培训方式具有更好的培训效果。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安全教育培训中。VR世界的沉浸感会将人们置身于火灾、爆炸事故、特种作业环境、地震台风等灾害场景中,可以最大程度地让人们从心底认识到事故预防的重要性。从成本的角度来看,VR培训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近年来化工厂事故频发,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人员定期进行事故演练,但很多情况下因时间经费等问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VR方案只需要消耗一定量的资金去购买设备就可以在不同的虚拟环境中重复练习。通过VR场景和运动记录,可以将表现进行数字化存储,从而更有效地评估。应急演练时,VR平台可以将参与者的行为360°拍摄下来,这是十分宝贵的预演分析视频,可以更有效地积累经验,为以后制定行动提供必要的纠正措施。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能单单依靠VR去进行训练,而是应当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融合各自的优点,更好地达到目的。

1.3 仿真与实操结合式教学

开发与线下虚拟仿真资源配套的线上虚拟仿真软件,突破时空限制,使学员可以线上练习,丰富教师培训手段,建设架构清晰、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专业技能高、研究应用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和管理一体化团队。

利用学校现有的化工厂安全生产实习仿真软件系统和现场安全作业系统,可以对培训学员开展化工仿真操作、工艺故障处理、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特殊作业安全操作等仿真培训教学。原校办化工厂建立的现代化工仿真教学工厂可以为培训学员提供化工工艺生产操作、设备操作和管理等仿真和实操培训。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中心”包含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和外操室,作为实训教学资源的载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装置可实现厂区级应急演练培训教学功能;可满足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动火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项目的培训需求;可实现火灾、泄露、中毒等应急演练事故场景;可实现安全设备设施在线教学(如:可燃气体探测器、有毒气体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接地和防雷系统、照明系统、通风装置等);可实现消防设施设备在线教学(如:室内消火栓、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消防沙箱等);可实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在线教学功能。仿真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能够充分保证化工安全技能培训的效果。

2 培训方案个性化

对于化工企业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班组长安全教育,根据国家关于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有需求的企业制订专门的培训方案和教学内容,在三级安全教育和班组长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实现“一企一方案”,使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规范化和个性化。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使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和班组长安全教育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培训教学方法多样化

3.1 “知识双向传递式”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由教师讲授课程内容,而“学员”在课堂上则主要处于接受者的位置,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并以笔记、抄笔记、刷题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信息传递途径是单向的,由教师推向“学员”,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推动力。无论多么精彩的讲课,也不能始终如一地抓住学生,不利于安全知识的掌握[2]。如利用心肺复苏模拟假人进行人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学和利用空气呼吸器进行应急救援器材正确使用的培训教学,可先由教师通过播放操作视频结合PPT讲解操作要求和要点,然后请培训学员上台来演示操作,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同时也给台下的学员做一次复习,加深他们对实操的印象。

3.2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对于一些常规概念性的内容,如果一味按常规灌输式的讲授,会使学员感觉枯燥乏味,此时,通过“提问”和“设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往往会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厂级安全教育的内容中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这一知识点,培训教师可先就“普通公民有什么权利和义务?”这个问题来启发学员,进一步引出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的知识。这样,通过教师和学员的互动交流,教师传递了规定的知识,学员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3.3 “开放式”教学

单一呆板的封闭式课堂授课方式限制了学员的视野和思维,最终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可以弥补以上不足[2]。如新入职的一线操作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时可带领“学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参观企业的生产流程、重点危险部位,使新员工对企业有一个初步认识,初步了解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安全设备设施、车间的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对于“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等安全培训,由班组长在生产现场做示范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员”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总结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实施化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企业安全培训方案的定制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教学资源,融合教育培训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手机APP、VR虚拟现实技术、仿真软件系统等现代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基于线下与线上结合式教学、VR虚拟现实体验式教学、仿真与实操结合式教学等多元化虚实结合的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新模式。期望在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方面的探索能够为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关职业院校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能作业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作业
画唇技能轻松
我想要自由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