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茱萸过重阳

2023-01-20 22:00缪士毅
内蒙古林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辟邪茱萸风行

缪士毅

中共浙江省永嘉县委组织部

闲暇之时,读唐代诗人万楚的《茱萸女》,“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花向高髻,结子置长裾……”不禁想起了重阳节佩戴茱萸的风俗。

重阳佩茱萸的风俗历史悠久,相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云:“九月九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至唐代时,重阳佩戴茱萸已很普遍,其情其景屡见于唐代诗人吟咏的重阳节诗句之中。除了佩戴茱萸,古人还有重阳喝茱萸酒的风习,如《齐人月令》记述道:“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迥,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从古籍记载或诗人吟咏的诗句来看,佩戴茱萸所折射的是其祛邪避恶、令人长寿之功能,或是思念亲人、缅怀故友的一种表达方式。

重阳佩茱萸的风俗,触发了诗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佳诗妙句。如唐代诗人储光羲的《登戏马台作》:“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说明当时重阳节已风行佩戴茱萸。唐代孟浩然的“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朱放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等,这些佳句皆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当时佩戴茱萸的情景。在众多吟咏重阳佩茱萸的诗中,最著名的当数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流露了诗人借茱萸这一重阳应节风物,表达对自己兄弟的思念,以及家中天伦之乐的怀恋。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为常绿乔木或灌木,有吴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三种,他们的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茱萸的辟邪除瘟作用在古代文献中也有描述,如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温病。”隋代崔善为直言:“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难怪民间视茱萸为辟邪之物,每逢重阳,人人佩戴,并称之为“辟邪翁”。如此看来,重阳节佩戴茱萸,或采摘茱萸的枝叶、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将其戴在身上,类似于端午节佩香囊,都是为了除虫驱毒,以助健康。

尽管如今重阳节佩戴茱萸不再那么风行,但古代民间利用天然药用植物以增强防疫作用的做法仍值得当今人们借鉴。

猜你喜欢
辟邪茱萸风行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风行T5EVO
辟邪
怀念一枝茱萸
镇宅辟邪,富贵吉祥——论紫砂作品“威震八方壶”的创作
风行T5 1.5T CVT 230T智享型
家庭影院技术20th 一路同行 精彩有你 一纸风行二十载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