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的关系研究

2023-01-23 23:22李倩文
科学咨询 2022年21期
关键词:显性理科艺术类

李倩文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美国心理学家基恩和肯瑟说:“人类正在面临一场自恋大流行”。所谓自恋,就是对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的正常人格特质,广泛存在于一般人群中。在此研究中,采用国内郑涌、黄藜划分的自恋结构,将自恋分为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两种形式,并且主要讨论显性自恋人格[1]。显性自恋人格包含权欲、优越感、特权感、自我钦羡这四个维度。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不仅仅成为人们交往的媒介,也成为人们自我展示的平台。在社会赞许性和控制交往结果的动机的影响下,人们在使用社交网站时会竭力保持与社会形象相符的形象,以获得他人的赞许和愉快的评价。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通过上传自己的照片或者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来展现积极或者真实的自己,以此来获得别人的喜欢。据此,将社交网络自我呈现定义为,个体为了让网络交往效果能够达到个体预期进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会采取相应的自我呈现方式,而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则是进行网络社交自我呈现的手段。那么到底具备显性自恋人格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还是用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呢?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创造性地探索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成此结果的原因。

一、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以某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无记名方式测试问卷。问卷共发放252份,筛掉无效问卷(大面积漏题、明显乱答题目)后,回收有效问卷230份,回收率为91.3%。其中,大一年级77名,大二年级75名,大三年级78名;男性104名,女性126名;独生子女55名,非独生子女175名;文科类学生101名,理科类学生72名,艺术类学生57名。

(二)测量工具

西南大学郑涌和黄黎2005年编制的《自恋人格问卷》里的《显性自恋人格问卷》,该问卷共有20个题目,包括权欲、优越感、特权感、自我钦羡四个维度。整个问卷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相应的自恋特质越明显。此问卷α系数为0.832 0,问卷的维度和项目较好地涵盖显性自恋人格的各个方面,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

由鲍娜等人翻译、Kim和Lee编制的《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量表》中文修订版。一共有9道题目,包括积极自我呈现策略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两个维度。总量表和各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左右,说明此问卷信度较好,且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分量表与真实自我呈现策略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6和0.784。在此量表中,经验证性因素分析,χ²/df为1.628,小于5,RMSEA=0.062<0.08,各项拟合指标值都在0.85 以上,说明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三)施测过程

将两份问卷整理到一张A4纸上,利用课间休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发给252名某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填写,且当场进行回收。

(四)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主要用的统计学方法为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的研究结果

1.显性自恋人格的一般状况

经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显性自恋人格均值为56.65,标准差为8.91。包含权欲(18.02±3.79)、优越感(16.43±2.92)、显性特权感(12.17±3.30)和显性自我钦羡(9.53±2.35)四个维度。

2.显性自恋人格的年级差异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这一变量在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整体上无显著差异,但经均值多重比较发现,大三学生在优越感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大一学生(P<0.05)。

3.显性自恋人格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显性自恋人格各维度的性别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权欲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3.554,P<0.001),并且男生比女生的平均数要高。此外,性别在显性自恋人格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显性自恋人格的专业类型差异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类型在显性自恋人格各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类型的均值多重比较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在权欲这一维度中,文科类与理科类(P<0.005)、艺术类与理科类(P<0.001)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理科专业的学生均值显著低于文科与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优越感这一维度中,文科类与艺术类(P<0.05)、艺术类与理科类(P<0.0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艺术类学生在此维度的均值高于文科与理科专业;在显性特权感这一维度中,文科类与艺术类(P<0.05)、艺术类与理科类(P<0.00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此维度的均值高于文科专业并且显著高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在显性自我钦羡这一维度中,文科类与理科类(P<0.05)、文科类与艺术类(P<0.05)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文科专业学生的均值高于理科专业学生且低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艺术类与理科类(P<0.05)之间则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即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显性自我钦羡维度上的均值显著高于理科专业的学生。综合来看,在显性自恋人格中,不同的专业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的差异。

(二)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使用自我呈现策略的研究结果

1.社交网站中使用自我呈现策略的一般状况

经描述性统计分析,被试采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19.20±5.70)或者真实自我呈现策略(18.11±4.00)。

2.社交网站中使用自我呈现策略的年级差异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级这一人口学变量在社交网站中使用两种自我呈现方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社交网站中使用自我呈现策略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自我呈现策略各维度的性别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差异在两种自我呈现方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4.社交网站中使用自我呈现策略的专业类型差异

以专业类型作为自变量对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我呈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专业类型在大学生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整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是文科类与艺术类(P<0.05)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组间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文科类的均值明显小于艺术类,说明相比文科类同学而言,艺术类的学生更倾向于采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

(三)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的关系研究

采用相关法对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优越感维度与积极自我呈现呈显著正相关(r=0.169,P<0.05);显性特权感与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呈显著正相关(r=0.153,P<0.020),显性自我钦羡与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呈显著正相关(r=0.210,P<0.001);总体来看,显性自恋人格与积极自我呈现策略相关极显著(r=0.205,P<0.005)。也就是说存在显性自恋人格的同学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更倾向于采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

三、讨论

(一)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的特点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某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在显性自恋人格中权欲这个维度上得分较高,这和以往研究的结果比较一致。研究者认为,权欲得分较高可能与所处的生活大背景有关,中国的官本位的思想还比较盛行,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国家机构,当官的诱惑对人来讲还是很大的[2]。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权欲这一维度中,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研究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是未完全消灭的男权主义,从一出生,男生更多地被定义为以后要贡献社会,顶天立地等,而女生则是被希望听话懂事,基于此,男女生在这一维度中存在差异就很正常了。最后,专业类型在显性自恋人格的四个维度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权欲这一维度中文科类与艺术类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类。研究者认为,文科类和艺术类的学生接受政治教育较多,所以被浓厚的思想所熏陶,以至于对权欲产生一种向往。在优越感、特权感和自我钦羡这三个维度中,艺术类的得分要高于理科类和文科类。这可能是由于学艺术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而言会比较优越,同时具有一定的审美观,会把自己打扮成理想中美的化身,综合起来会产生比其他学科的学生更加自恋的情况。

(二)大学生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的特点分析

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选择自我呈现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络交友,觉得距离可以给陌生人或者不太熟的朋友呈现不一样的自己,这时候,人们就会倾向于展示自己积极的一面,以便帮助别人树立对自己的美好印象。本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站中使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的艺术生要显著多于文科生。研究者认为,这与学科性质有关系,文科类的学生大多知性,所以更倾向于情感表达,而艺术类的学生更加感性,倾向于把自己所有好的一面都展现出来,所以两者之间在积极自我呈现中会存在显著差异[3]。

(三)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的关系的特点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来看,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中使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两者之间呈现极其显著正相关。而在显性自恋人格的四个维度中,优越感、自我钦羡和显性特权感三个维度与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者认为,拥有高显性自恋人格的人更倾向于感觉到自己好的一面,同时也想给别人呈现一个好的自己,才会用积极自我呈现的方式向别人展示自己,所以才会产生本研究的结果[4]。

四、建议

第一,客观认识自我,塑造健康人格。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具备显性自恋人格的人不在少数,而高自恋人格者往往会沉迷于过分的自我关注与夸大的自我评价,不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于此,建议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并且接纳自身的不足,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塑造健康人格[5]。第二,要关注大学生的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策略可以具有多重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意义,其不仅可以探索大学生的生活风格,还可以预测显性自恋人格的高低,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供理论依据。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本次研究选取被试范围过小,仅限于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导致本次研究结果是否能够代替全国高校有待考证,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尽可能考虑被试的全面代表性。其次,本次研究对象的定位有待全面化,主要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所以,在未来研究中,被试年龄范围可适当调整至初中生,以便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加以指引,帮助他们正确定位自己,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最后,本研究只是简单探究显性自恋与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策略的关系研究,对于两者深层次是否有因果关系并未进行实验,也未能进一步建立结构模型。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探寻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中使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两者之间的调节变量或者中介变量,来构建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

猜你喜欢
显性理科艺术类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