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百年大党的新时代风采故事
——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创作体会

2023-01-27 10:48肖振生
中国记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党代表代表个体

□2021年,肖振生(中)在中国航天发射现场

肖振生

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副召集人兼广东总站副站长。经济学博士。中宣部、教育部“千人计划”人才;中宣部、中组部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物“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022年10月16日8时15分,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还有2小时,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南侧,一场别开生面的“党代表通道”活动提前亮相。10月22日12时30分,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第二场“党代表通道”活动接续登场。

两场“党代表通道”的三个多小时里,37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党代表围绕媒体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问答互动。代表们立足岗位,结合自身经历,以个人故事讲切身感受,谈党和国家十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朴实无华却自信满满的话语,打动了在场记者,也打动了收看收听报道的广大受众。

“党代表通道”一经推出便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首场“党代表通道”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自有平台上跨媒体触达超2.1亿人次,到晚上6时,触达人次达到2.68亿次。据智能电视端实时收视预估推算,全国网并机总收视率1.57%,电视端全国总观众规模达5723.06万人。围绕“党代表通道”相关报道,共有18个微博热搜,有三次全网置顶推送。

10月22号的第二场“党代表通道”推出后,总台平台的跨媒体触达4.38亿人次。在总台新媒体端阅读播放量3.28亿次。在总台电视端,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并机直播。据智能电视端实时收视预估推算,全国网并机总收视率1.79%,全国总观众规模达4643万人。截至23日上午10时,第二场“党代表通道”共有14个相关话题占据全网各平台热搜榜,总阅读量达13亿。

总台统筹新媒体、电视、广播多平台和国际视频通讯社、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44种语言对外广播等多渠道形成强大传播矩阵,以成熟严谨的4K制作技术和行云流水、有条不紊的转播,以及丰富多彩的报道产品,完美呈现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的精彩。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欧广联、欧洲新闻交换联盟、俄罗斯视频通讯社Ruptly引用信号向其全球媒体用户进行转发;今日俄罗斯、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香港TVB、澳门有线电视、柬埔寨东盟头条新闻网、香港01新闻网、澳门日报等24个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转播报道。CGTN多语种全平台对外推送“党代表通道”相关报道,多语种记者与22家国际主流媒体连线或发表署名文章54篇次,其中多次提及“党代表通道”。

“党代表通道”引发如此广泛传播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说是预料之中,是因为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在世界上已成为显学;还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舞台上,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任何活动都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报道团队严格遵循了以故事开道、个体属性发挥和整体协调、全局安排相统一的设计理念,这样符合新闻宣传传播规律的操作必定会产生良好效果。说是预料之外,是传播效果远远超出报道团队的预想。

“党代表通道”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回顾创作的过程,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把握和处理好了以下关系:

一、个体特质选择与整体形象架构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从血与火中走来,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到迈入新时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的政党。伟大的政党也是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优秀党员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一个形象代言人。树立并维护好中国共产党的群体形象,首先要处理好每个党员个体呈现。

为高质量完成“党代表通道”宣传报道任务,从策划阶段开始,报道团队就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领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依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紧紧围绕十年来国家出台的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成就,展开工作。

按照计划,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和闭幕后各举行一次“党代表通道”活动,共约三个小时。报道团队测算,最多可以安排40名党代表参与这个活动。

经过认真讨论,报道团队建议,参加“党代表通道”的代表总体分布要与党的二十大全体党代表的整体结构相一致。应当兼顾地域、行业、领域、民族、年龄、性别等多个因素的平衡;要考虑联系当前国内、国际热点、焦点问题以及群众的呼声与期盼做安排;更要与过去十年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的历史性突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相契合。

具体到代表的选择上,报道团队最大程度地搜寻分析代表的个人资料、工作经历、相关的业绩和各界评价,以及可能存在的故事、细节、情感等因素和这些元素可供挖掘的空间张力因素等。进入初选以后,报道团队又逐一与代表本人进行视频通话交谈,了解代表的仪表以及表达等方面情况。在全国各省区市和行业领域推荐的基础上,最终在全国2296名党代表中提出了37名“党代表通道”代表的建议名单,实现了通道代表兼顾个性、普遍性、代表性的多项要求。

回头来看,正是在通道代表的选择上,组织推荐、提前策划、严格标准、认真筛选,在先手棋上做足了功课,成为“党代表通道”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

百年大党的新时代形象是什么样的?相信走上“党代表通道”的党代表们,在提供多面风采的同时,也成为党的新时代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仰坚定、无私奉献、砥砺奋发、追求超越的党代表个体成为中国共产党特质的展示与缩影。

二、个体故事与宏观叙事结构平衡的关系

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优秀分子,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骄人业绩,是各行业的翘楚,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们大都有着丰富的阅历,在人生道路上,蕴藏着追求、奋斗、奉献、百折不挠的感人故事和曲折的心路历程。这既是此个体不同于彼个体的差异点,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发力点。把蕴藏在个体中的奋斗与美好,特别是正能量的故事、温暖和感动的故事挖掘出来,加以整理放大,是职业要求使然,更是做好“党代表通道”宣传报道的重点。由于通道代表从事的多是与新闻宣传不相关联的工作,对于这个领域的基本规律和运行逻辑知之不多,报道团队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投入了主要精力。

科学分工是高效的前提。报道团队针对通道代表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一人一策,因人而异,制定沟通联系协助方案。与他们聊天、倾听、回忆,把发生并尘封在代表身上的一个个感动激活,进而发掘整理。报道团队进一步和代表们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呈现,如何把故事表达好。特别在如何进一步强化故事的对比、反差、矛盾;更好设置故事的曲折、悬念、情感等方面,反复讨论、反复沟通、反复修改完善。

党代表从来不是仅仅代表个人,党代表的群体更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整体形象。突出个体的惟一属性,放大个体特质,强化仅属于个体的特殊性、排他性,都要以全面立体准确地塑造群体为目的。同样,整体的形象来自于所有个体的合力牵引。在塑造整体形象时,要强调整体的个体性。强化个体在整体中的功能与定位,强化个体间的协同性与一致性,来增加整体的张力和协调,最终形成整体既多面、复杂又鲜明的立体形象。

总的来说,在“党代表通道”的代表的表达上,越是放大那些有强烈的个体属性,且有着可供挖掘的故事、细节、情感张力的代表,越容易在中国共产党整体形象的塑造上,形成整体形象的鲜明、特色和魅力。

通道不是代表们的个人秀场。设置“党代表通道”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个人的讲述,折射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巨大进步与变迁。报道团队建议代表们要优化选择个人要表达的内容,要立足于个人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一个个感动,同时又能折射出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反过来说,在民族复兴中国梦这个大主题下讲好个体的奋斗与命运改变的故事。我们建议代表们要用更多的观察思考与联想,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复兴、时代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另外,报道团队强化整体的串联与互补,代表和代表之间讲述的不是一个个孤单、封闭的小故事,而是代表和代表们的故事连接成一个整体,呈现出百年大党的壮丽画卷,是新时代的壮美故事,是新时代个人梦想成就民族梦想,民族梦想同样也是个人梦想的大格局、大视野的故事。

通道代表们的最终呈现感动着人们。“土豆院士”朱有勇代表从最初带领贫困乡亲们种土豆,到现在攻克了山上种旱水稻的难题,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绝对贫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而这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近一亿人全部脱贫的壮美故事的一个部分。祖力亚提·司马义代表告诉受众新疆教育的新变化,而其折射出的恰恰就是在新时代新疆从一个内陆省份变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巨大进步。武大靖代表说,他原来的队友清一色的东北话如今变成了南腔北调,这个变化就是因为随着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即使在炎热的南方,人们同样可以冰上起舞、雪中驰骋。代表们讲述的是个人的生活局部原貌,他们讲述的何尝不是一个伟大的政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不平凡路的伟大故事。

三、新闻与宣传属性融合互补的关系

报道团队最初见到的文稿是代表们自己书写或由各地方行业相关部门给代表们准备的。这些文字大多经过了他们所在机构的推敲与修改。结构严谨、表达准确,有了很好的基础。部分文稿已经相对成熟。但是相对于更高的传播需求来说,一些文稿存在着共性的缺点:概念多、概括性强、空洞的道理多、本部门系统的成就总结多,政治表态多、调门高。而从传播的基本需要来看,新闻性的内容少、故事少、细节少、打动人的环节少。更突出的问题还在于没有把代表自身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以及代表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摆进去。这样的文稿更适合在特定的场合、局部的环境和区域性的媒体平台上释放,而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大舞台上。

报道团队强化了与通道代表们的沟通与交流。新闻和宣传虽然在属性上有交叉重叠,但本质上各不相同。其功能和运作方式有着各自规律。新闻更多的是人作为一种社会物种自身的生存需求;而宣传则更多的是来自于本体之外的外部影响。这就决定了两种方式在传播上会产生主动和被动的效果。拘泥于统一性还是追求矛盾性,这是艺术创新的根本问题,也是出路所在。用新闻传播的手段来承载宣传的主题,是新闻宣传工作者持之不懈的追求,也是“党代表通道”报道团队力争达到的高度。

在具体操作中,报道团队和通道代表们一起分享作为新闻宣传从业人员的体会、感悟,搭建起一致而相通的理念环境、交流拟态。协助代表们在修改文稿时,反复在新闻要素突出上下功夫。帮助他们协调所在的机构部门,弱化那些远离火热生活、不接地气、缺少温度的概念和表态。

▲2021年肖振生在《今日中国广东篇》制作工作现场

最终,代表们的呈现有着强烈的新闻与宣传相融的气质。释放出来的很多新闻信息承载着恰当的主题内涵,大大增加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四、自由释放与理性约束的协调关系

在“党代表通道”直播的时候,有媒体记者感慨道:这些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精神面貌都特别好,真的是盛世盛会!代表们表达得都很有逻辑,内容很感人。

应该说,由于做到了“以形写神”,代表们的呈现才会得到如此真切的好评。

记得一些通道代表初次站在镜头面前的时候,出现了并不令人意外的应激反应。个别人手在不停地抖,紧张得说不出话;还有的用表演腔;也有的拘谨而机械地背文稿等。总体上说,代表们表现与他们所希望体现出的自信与开放有不小距离。

许多通道代表焦急地追问报道团队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在镜头面前,我不是该有的样子?

报道团队清醒地意识到,他们在公共场合暴露出来的环境不适应和表达的障碍、不自信,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因为他们缺少在公众场合表达的历练。特别是他们意识到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面对的是中外媒体的长枪短炮、聚光灯和放量的音响,以及人流来往穿梭。巨大的压力让他们不自觉中动作和形态紧张变形。第二是大多数的代表们不太了解和掌握,在视频镜头面前,一个人的神态、表情、姿势,手势、语气、腔调、服饰等组成的最协调的形象效果,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是可以改进和完善的。

报道团队与代表们专门交流了关于视频传播的规律性问题,真与实才是展现代表们风采与魅力的最佳法宝。“党代表通道”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呢?报道团队认为,代表们回到他工作生活环境的初始,还原他们习惯与风格自在的状态,重塑他们表达的舒适与流畅,强化他们信息释放的感性与温度。理性可以施以约束,表现深邃,但唯有非理性才会可爱。情感超越了理性才能自由,才可能上升为艺术的境界。在无感的理性约束下,到达无我的天地。无论如何,真诚的表达、自然的状态和舒适的态度一定会构成美好呈现。

在最后的直播画面中,受众可以看到通道代表们的从容与舒缓,这是由内而外的坚定和自信。他们面对镜头和媒体公众有问必答,侃侃而谈;他们的一颦一笑、他们举手投足都大方而自然。那是一种亲切与温暖,更是流光溢彩、如沐春风。

通道代表们所表现出的信仰、坚毅、激情、拼搏感染着报道团队的每一个人。他们既是报道团队的益友,更是良师。通道代表们是“党代表通道”的主角,他们当然对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有着最终的选择权。他们是自己的主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把自己的故事讲好,把中国共产党的一分子的角色演绎好。报道团队始终清醒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恪守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到位而不越位、协助而不强加、建议而不替代。当好代表们的协助者、合作者。

“党代表通道”真实展现了党代表坦诚回应社会热点、从容面对媒体和社会公众自信与风采,反映了共产党人立足岗位、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党的二十大团结、开放、民主、奋进的热烈氛围,呈现了百年大党的历史使命与新时代辉煌。

这也正是报道团队做好“党代表通道”新闻宣传工作的初心与使命。

猜你喜欢
党代表代表个体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广东:“党代表工作室”让党代表动起来
中国军队党代表制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