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警惕慢性脑出血

2023-01-27 01:25张昕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硬膜头颅头部

张昕

80岁的李奶奶在一个月前下楼时不慎摔倒,头碰到了栏杆上。当时感觉有点轻微头痛并没有其它不适。最近,李奶奶常感头晕、头痛,说话还有点含糊,家人将其送往医院,经查被确诊为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人头部外伤不可小觑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脑科常见疾病,老年人尤其高发,大部分是由外伤引起的。比如,头磕碰到门等硬物,或是摔倒时头部着地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醫师李少一讲解说,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血液集聚在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慢性占位性病变,是一种颅内出血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加上部分老年人本身就行走不便,反应迟钝等诸多原因,所以不容易被察觉。很多老年人如不是出现头痛、头晕,或是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根本不会联想到这其实是一个多月前头部磕碰引起的疾病。

为何早期检查难以发现

临床上,有很多老年人头部受到外伤后立即做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但过了一个月以后,逐渐出现头痛、行走不稳、精神异常等症状,再行头颅CT复查,发现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李少一解释道,慢性硬膜下血肿之所以短期难以发现,主要是因为在血肿出现早期,出血量少,此时即便患者到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多数时候也很难发现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在一个月以后,血肿量逐渐增多,患者可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此时行头颅CT检查,会在颅骨内板的下方出现边缘清楚的等密度、低密度,或是混杂密度的出血影,依此可以确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已经形成。

及时治疗是关键

李少一指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有些以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精神症状或大小便失禁起病,易被误诊为老年痴呆;有些以一侧肢体运动障碍、失语起病,常被误诊为脑中风。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颅腔内有较大的可供代偿的腔隙,在血肿的初期极易被忽视,甚至当血肿增加到较大量后,有些患者症状往往较轻,因而拒绝手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最终导致昏迷,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关键。

【 特别提示 】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在1至3月内有过头部碰撞、跌倒等外伤史,并逐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一侧(或双侧)肢体力量下降、行走不稳,拖沓;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癫痫发作;昏迷等症状时,需格外注意,这很可能颅内已有慢性硬膜下血肿,此时应该去找正规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问诊和查体,借助头颅CT或MRI检查来明确有无慢性硬膜下血肿。

猜你喜欢
硬膜头颅头部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头部按摩治疗老伴失忆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油菜花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嵇康·绝响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慢性硬膜下血肿148例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