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让我们一起来发现!

2023-01-28 05:06顾思嘉
山东画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橘色版式昆虫

文|顾思嘉

昆虫,我们都似乎有所了解,但又了解得不是很透彻。这本《超级昆虫大发现》定会让你发现一个新世界。

《超级昆虫大发现》是系列书籍《123!探秘神奇的昆虫世界》中的一本。“123!”的灵感来源于昆虫的特征——大部分的昆虫成虫都具有“1 对触角、2 对翅膀、3 对足”,并且“123!”又往往是起步时的口号。好像这三个字一从口出,心和身体都已经做好奔跑的准备。而这本书,也是我做的第一本昆虫科普书,如今回头再看“123!”这三个字,发现它竟然提前站定了“尝试”的态度,也狠狠地为我加了一把油。

《超级昆虫大发现》

林育真 许士国 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2 年8 月出版定价:46 元

内容简介:

《超级昆虫大发现》这本书由20 个昆虫专题和约300 幅图片构成,讲述了昆虫的形态、结构、巢穴和发育等知识,包含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原理,以及主要的昆虫家族和典型代表。

“折腾”的意义

一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任务很简单,因为它是一本改版书。虽然在文字和图片上,都做了相当体量的修改,但毕竟还是轻松的。各种程序都进行得很顺利,直到样书做出来。

我看到它,心里五味杂陈,因为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一位前辈直言不讳地评价:“这怎么像二十年前的书?就为了赶作者要求的出版时间,这样做出来堆在仓库,又有什么意义?”

纠结了一夜后,我做出了一个折腾大家,也折腾自己的决定,重新做。

重新做要求我重新审视这本书的定位。细致调研后,我发现当下畅销的昆虫科普图文书,几乎都有形式出众、内容呈并列小单元的特点。其面向的读者群体较为低幼,且知识深度点到为止。

与这些书相比,《超级昆虫大发现》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它成系统地去讲昆虫知识,所以会出现大段文字连续阅读的情况,在版式上很难做到用豆腐块的形式去讲解知识;另外,书中七八成的图片是原版书中的图片,拍摄时间距今已有十几年,观赏性和清晰度肯定是薄弱环节。但是每张照片在选取时,作者都充分考虑到图片的生物学意义,比如是否展示了昆虫的栖息环境,是否清晰表露了昆虫的某个需要讲解的身体部位,等等。

面对以上特点,我决定通过开本和版式的变化,在现有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尽可能地改变书的呈现面貌。

原有的成品尺寸是170mm×240mm,不小,但是这个比例更多地应用在文学书或者其他社科读物上,对于面向少儿的科普书来说,不利于大图的展示和阅读时的翻页体验。在部门领导和美编的帮助、建议下,我决定保持开本的长边240mm 不变,而将原来170mm 的宽度拓展至210mm。每一个对开页的内容容量不变,但是通过改变版式设计,填满拓宽后的页面。这样既节省时间,跨页之间版式不动也减小了我的文字编校压力。

变化版式设计花费了我们很多很多精力。因为版式设计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大段文字叙述,决定了它很难实现图文完全融合的呈现,整体还是在“文+图+图注”的框架内。其次是时间和图片质量不允许大量抠图,绝大多数图还是只能以方形、圆形、多边形来呈现。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决定用跳脱的色块来调动版式。

根据封面色调,我们选择了绿、黄和淡橘色作为色块的颜色。边缘规则、清晰的昆虫,也尽可能地做了抠图处理。通过这两个尝试,版面呈现效果较之前有了较大改观。

信任的可贵

这样的改版无疑带来出版周期的延长,我需要用形式变化的惊喜去打动作者。

对于编辑来说,与作者沟通是核心素养之一。这是一件十分耗时耗心,又有可能与预期的结果适得其反的工作。在与作者产生分歧的时候,编辑往往会有较大的沟通压力。就这本书来说,我想,我需要用新的版式面貌打动作者,并且将出版时间控制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时间区间内。

在进行整本书的改版之前,我先用改版后的成品尺寸做了一个样子,并将新的版式做了几个对页,就抱着“不让我改我就不走了”的决绝心态来到了作者家里。我相信作者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并且被我描画出的关于图书的美好样子打动了。沟通过程比我想象的顺利一万倍,作者欣然同意。当然,我也能感受到她的担忧,所以在改版的过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尽量缩短时间,并尽可能地在每个关键步骤都跟她进行沟通交流。作者给了我信任,所以我也要全力以赴地去回应这份信任。

偶遇的惊喜

昆虫科普书的封面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一个夺人眼球的主图为主,围绕这个图做简单设计,整个封面倚重图的视觉震撼;另一类是在封面上分散地排列上数种昆虫的样子,用书名字的夺目设计来统领起这些小虫子。我们首选的是第一种方案,但在找了很多次之后,效果都不甚理想。我们开始尝试第二种。第二种方案有个问题,就是多种昆虫在封面上,怎么也排不出一个整体的感觉。不是虫子太多,就是虫子太少。它们在封面上好像自己玩自己的,完全不在一个气场里。于是我们又回头,重新去调研该类图书封面,发现这些昆虫排列有一个内在逻辑,就是虫子的朝向。虽然昆虫的站位是零零散散的,但是它们的朝向有一个焦点,而其中会有一两只小虫打破这个潜在规律,所以整个封面看起来又统一又不至于呆板。

掌握了这个内在逻辑,昆虫的排列很快就完成了。封面上的色块颜色,我们选取了主体昆虫身上的湖绿色,醒目又清新。

在书名的印刷工艺上,我们进行了电化铝的尝试。这竟然是我当童书编辑的八年中,第一次使用电化铝。按照封面设计,书的名字应该用橘色。我们在橘色系里挑了三四种色彩,效果都难以令人满意。后来是印厂老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常用银色、红色和铜色打了几个样子。出人意料的是,银色完全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闪亮却不庸俗,夺目却又温柔,与封面主体的湖绿色配合相得益彰。

与电化铝的初次见面,多了些偶遇的趣味,这是惊喜,更是未来路上宝贵的经验。

科普书是一个对内容和形式都有极高要求的图书品类,《超级昆虫大发现》是我第一次昆虫科普尝试,我自己经历了带着所有“生产线”上的人“返工”的折腾经历。不敢说这样的成果匹配得上所有人为此付出的心力,但过程所积累下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

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本《超级昆虫大发现》中遇到神奇的昆虫世界,感受生命的巨大能量。

猜你喜欢
橘色版式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借昆虫上课
为什么大多数橘色猫是公的?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我把所有橘色的事物叫作温暖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
只是橘色仍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