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人生路 秦腔高歌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代表、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

2023-01-30 11:33杨好学
中华魂 2023年1期
关键词:秦腔西安戏曲

文/杨好学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二十大代表惠敏莉就匆匆返回西安,第二天一早就召开易俗社全体党员和职工大会,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体会和感受。她说参加党的二十大,“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感受到传承创新秦腔这门古老艺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它关系到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我们“戏曲人要用大秦之腔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惠敏莉是谁?除秦腔戏迷外,许多人不一定认识她、了解她。

惠敏莉是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兼社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陕西省首届“荧屏百佳”演员。她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第13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40多年来,她不懈地在传承创新秦腔艺术的道路上奔波着!

初心不改,汗水铺就成才路

惠敏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选择了戏曲就选择了吃苦。惠敏莉对此有清醒认识:“在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当下,戏曲依然强调手艺,讲究精致和意境。无论外面多么嘈杂,秦腔人内心必须保持安定、安静。”一招一式苦练,一唱一念揣摩,全神贯注,精工打造,这样的演员才能不负观众,赢得声誉。几十年来,惠敏莉就是这样用汗水和心血给自己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

惠敏莉出生于人文圣地陕西省黄陵县,她的父亲是一个酷爱秦腔的乡镇干部,惠敏莉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对秦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岁时父亲教她唱《三滴血·虎口缘》中的一段,并在乡广播站播放,全乡人听到后都为小敏莉的演唱叫好,这进一步促成了她学唱秦腔的意愿。

1982年,黄陵县创办戏校,惠敏莉要报考,父亲支持,母亲却反对。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一心希望惠敏莉将来考大学。父亲对母亲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很大的。说服了母亲,惠敏莉进入黄陵县艺校学习。戏曲演员的练功是十分辛苦的,早起晚睡,拉筋劈叉,常常痛得冷汗直冒,但无论多苦,小敏莉都咬牙坚持着,由于聪明伶俐,刻苦用功,她进步很快。

1984年,中国文联采风团到延安时途经黄陵,观看了县戏校演出的《三对面》后,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激动地抱起饰演公主的13岁小敏莉说,你太有灵气了,你是陕西戏曲的希望。这一句话,给了惠敏莉巨大的动力,她憧憬着那个美好的未来。

不到两年,惠敏莉顺利考入陕西省艺校延安分校,在这里她与诸多秦腔名家相遇,使演艺水平一步步提升。1989年,她考入久已向往的西安易俗社。这个百年剧社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老剧社之一,历史悠久,名师如林,惠敏莉凭着自己的谦虚、勤奋、好学的品格,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磨炼着。在《我的大学易俗社》中,惠敏莉深情地回忆道:“那时我亲眼看到肖若兰、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等艺术家的风采,时时刻刻在‘偷师学艺’,并有幸得到他们言传身教,肖老师教我《河湾洗衣》、《拾玉镯》,张老师教我《貂蝉》、《火焰驹》、《盗虎符》、《走雪》,全老师教我《虎口缘》、《柜中缘》,常警惕老师教我《花木兰》、《桃李梅》、《青蛇传》等。王霭民、姜云芳、方秀云、康兰、孙莉群、王芷华等老师传帮带我学艺。”在这个名家荟萃的圣殿里,惠敏莉集众家之长,创自身特色,学演了一个又一个角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学无止境,此后,惠敏莉自加压力,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高级研修班学习,不断学习其他表演艺术所长,深研戏曲演唱,舞台表演,力求塑造出更多鲜活人物形象。参加剧场管理后,她又通过系统学习,取得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以理论基础做支撑,以管理知识做储备。一路走来,锲而不舍地学习为她的人生和事业追求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不忘初心,汗水铺就了她的成才之路。

精研细磨,心血浇开名旦花

“用心成就每一个角色”是惠敏莉的人生目标,也是她的执着追求。结合老师的教学,惠敏莉在表演实践中不断磨炼,她先后主演的本戏有《李陵碑》、《三滴血》、《火焰驹》、《盗虎符》、《柳河湾的新娘》、《秦腔》等几十部,折子戏也有几十个,先后塑造了近百个戏曲角色。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金碗钗》、《山里世界》中担任主要角色。在每一个角色的塑造上她都根据情境,深挖人物内心的情感,体悟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一举一动,每个细节,都能深钻细研;做念唱打,一招一式,全力为角色服务,做到了以眼传神,以声传情,情景交融。由于她嗓音特好,高能直冲云霄,低能钻地深震,喜时心花怒放,悲来痛彻心扉,时而缠绵悱恻,时而婉转如莺,甜中带喜,悲中带愤,有人说听过她的唱何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真是三月不知肉味,因此,她的每一场表演总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引起强烈共鸣。

《秦腔》里执着前行的白雪,《易俗社》中追梦、寻梦、圆梦的林梦云,《党的女儿》中的田玉梅、《织梦》中的赵梦桃、《昭君行》中的王昭君等,惠敏莉饰演的这些经典角色深入人心,也为她带来了无数赞誉。2021年易俗社排演了该社首部工人题材的现代剧《织梦人》,惠敏莉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在剧中饰演了上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赵梦桃。惠敏莉深入工厂,体验生活,深有感触,她说:“人们说这部剧是劳模饰演劳模,但她们比我辛苦得多,我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赵梦桃小组的亲切勉励,也走进车间去体验纺织女工长时间、一丝不苟的工作。在研究赵梦桃这个人物时,发现她发誓要把一天当作三天,把一份力变成九份力,把一切献给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她说后方多抢制一件衣,前线就多活一个人。这些感人至深。”这就是惠敏莉深入生活,塑造人物的体会所得。

《柳河湾的新娘》是一部充满戏曲冲突的大戏,惠敏莉在戏中饰演“新娘”,戏中讲述了新娘柳叶从夫妻分别,到信守诺言而被误解,历经十年艰辛,最后献出生命的故事。“新娘”一经掀开红盖头就惊艳四座,“新娘”那端庄亮丽的扮相,声情并茂的道白,撼人心魄的唱腔,大喜大悲的冲突,使每场演出座无虚席,掌声不息。此剧先后荣获陕西和全国20多个秦腔大奖,并赴北京参加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演出,获得了北京观众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惠敏莉也凭此剧获第15届文华表演奖。人们说,社会生活需要亲身体悟,戏曲角色需要精心打磨,从惠敏莉用心塑造近百个角色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她是用勤奋,用心血浇开了名旦之花。

肩负使命,睿智拓宽创新路

秦腔是一门古老艺术,西安易俗社已走过110年历程,如何传承创新,使这门古老艺术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发挥其独特的教化惠民作用,不但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一代代秦腔人不断追求的目标。而惠敏莉就勇敢地肩负起了这个历史重任。

2005年,惠敏莉开始担任易俗社主管业务的副社长,2009年担任易俗社第18任社长,是易俗社历史上唯一的女社长。从演员到领导,角色有了巨大变化,她深知任务艰巨,使命重大,她孜孜以求,以睿智的眼光紧盯时代变化,谋划易俗社以至秦腔事业的传承发展。

这期间,她带领剧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排推出了现实题材和重大历史题材的许多优秀剧目;发行了近百部经典剧目的音像制品,出版了系列丛书,开展戏曲进校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西安和北京成功举办了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座谈会、流派传承座谈会,进行了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经典原创剧目展演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秦腔《党的女儿》剧照

惠敏莉在秦腔《柳河湾的新娘》中饰柳叶

表演中的惠敏莉

惠敏莉深情地说:“从七七事变到抗美援朝战争,易俗社编排演出的爱国主义剧目从未缺席”。在三年的抗疫过程中,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她每天坚持在一线值班,早上5点市民开始做核酸,而她3点就到现场,关心引导居民和商户,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她还买了一车苹果,捐给了防疫指挥部,表达对默默奉献者的支持。而后她又牵头排了一部眉户现代剧《滚烫的年华》,以此歌颂医护、公安及社区工作人员,聚焦撞击心灵的全民抗疫情景,演出产生了很好的艺术和社会效果。

2020年,面对秦腔人才、剧本及演出物件逐渐流失的情况,她和陕西省一些人大代表经过多次调研,建议将制定《陕西省秦腔艺术振兴条例》列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如今这个条例已颁布实施。

为了扩展秦腔展演硬件设施,她争取各方支持,启动了易俗社文化街区的改造,使易俗社大剧院的硬件得以提升,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和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也应运而生。现在易俗社办公楼、排练场十分现代化。2019年9月,西安的钟楼旁经过改造的易俗社街区集“馆、展、演”、旅游、体验互动一体,并于国庆期间开放,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成为西安文化旅游新地标。

一个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人,她所想的是事业的发展,她做的是其他人想做而没有做的,所以这样的人总是走在时代前列,做着无私的奉献。台上是演员,台下是领导,她好像不知疲倦,一心扑在事业上。近年来,惠敏莉积极推动提升并弘扬易俗社的学术价值,在国内多所著名高等学府进行演出和讲座,在讲座中亲自示范剧目片段、唱段,让学生由体验、体会而至体悟,了解百年易俗社,了解秦腔。同时结合美育和“双减”政策,在陕西省内大中小学培育戏曲社团,取得了不俗成绩。

惠敏莉很忙,但她觉得十分充实,十分快乐。在榆林的矿井下,在商洛的山区里,在录制防疫版《三滴血》的镜头前,她把《三滴血》的经典唱段一唱再唱,“哪怕观众只有一个人,我们也要演,我们坚定行走在西部大道上”。她的所作所为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开辟了一条路,具有十分典型的示范意义。

这就是惠敏莉,一个奋战在文艺战线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她说:“作为一名基层文艺院团的党员,能够参加党的二十大,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秦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西安易俗社作为西安一张亮丽的名片,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西安考察时重要讲话的指示精神,本着赳赳老秦的拧劲,以文化保护为中心,以非遗传承为抓手,以打造文艺精品为统领,努力拼搏,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展现西安文旅融合发展新成就,传递新时代大西安好声音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擎着易俗社百年的金字招牌,迈着坚毅的步伐,唱着高亢洪亮的秦腔,惠敏莉奋楫传承创新路,踔厉扬帆启新程。我们期待着她新征程上激励人心的好声音!

猜你喜欢
秦腔西安戏曲
西安2021
Oh 西安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