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儿有个神奇碗
——芡实

2023-01-31 09:27司旸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2年12期
关键词:河鲜鸡头米鸡头

文/司旸

周五晚上, 松子儿看着窗外的雪花,躲在温暖的被窝儿里,想着明天妈妈会做什么好吃的。“干点儿什么好呢?”他嘀咕着,“爸爸买了很多新书,我可以看看。 ”

松子儿钻出被窝儿, 光着脚丫跑到书架前。“阿嚏!好冷!”他在书架上随便抓了一本书, 迅速冲回被窝儿。

“《岁寒三友》,汪曾祺。”松子儿翻开书读了起来。神奇碗溜进来时,他读得正认真呢:“‘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 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各种卖小吃的都来了。 卖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的、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 还有卖河鲜——卖紫皮鲜菱角和新剥鸡头米的……’ 神奇碗,你说这儿是不是写错了?河鲜不应该是鱼虾吗, 怎么是菱角和鸡头米呢?菱角我知道,鸡头米是什么?”松子儿好奇地问。

“鸡头米是芡实的种仁。 ”神奇碗在空中抓了一把。“你看!”一个圆圆的刺球出现在他手中!

“这也不像鸡头啊,倒有点像长了刺的石榴。 ”松子儿说。

“这可不是石榴。 我换个角度,你再看。 ”神奇碗边说边动。

“呀,真像,这里像鸡嘴! ”松子儿指着刺球惊奇地喊道,“鸡头米就藏在这个刺球里? ”

“这个刺球叫‘鸡头果’,它藏在水里, 每年中秋前后采摘它时,农民便要站在水里用手摸索,不能用机器收割,只能用镰刀。 将鸡头果割下来后, 农民会从里面剥出‘鸡头珠’…… ”神奇碗说。

“你说错了,是鸡头米。”松子儿纠正道。

“听我把话说完! ”神奇碗不太高兴,“鸡头米就藏在鸡头珠里,需要用特制的‘铁指甲’剥去坚硬的外皮和薄嫩的内皮, 然后才能得到汪曾祺先生说的白嫩的鸡头米。 ”

“哟,鸡头米来之不易呀!”松子儿说。

“是的。十斤鸡头果出六斤鸡头珠,得一斤鸡头米。 在江南,藕、芡、芹、菱、荸、茭、茨、莼并称‘水八仙’,是最美味的鲜货。 ”神奇碗说。

“我觉得芡实这个称呼听起来有点神秘,叫鸡头米不挺好的嘛! ”松子儿有点困了,揉着眼睛说。

“这个‘芡’字,你不觉得眼熟吗? ”神奇碗边写边问。

“这不就是勾芡的‘芡’吗? ”松子儿打了个哈欠说。

“对,勾芡的说法就来自芡实。鸡头米的淀粉含量比小麦、 大米都高,是天然的‘芡粉’,所以才得名为‘芡’。 因为淀粉含量高,芡实在粮食歉收的年月还被当作备用粮。 李时珍那句‘芡可济俭歉’说的就是芡实。 芡实还是我国最早记录的中药材之一。 汉代《淮南子》 中有用芡实来治疗淋巴肿块的记录。 ”神奇碗说。

“颜色不好看,浑身是刺,还有硬硬的壳,一点都不像能吃的东西。真不知道当初人们是怎么想的,竟然把它给吃了。”松子儿指着神奇碗手里的刺球说。

“我手里的这个是‘北芡’。它表面多刺,个小籽少,口感一般,多用于制药或制干果。经过长期的选育,苏州地区繁育出品质好、 产量高的‘南芡’,不仅无刺籽多,个头儿又大又匀,种仁也又糯又香,吃起来味道特别棒! ”

“南芡只有江南地区才能吃到吗,我也想吃怎么办? ”松子儿迷迷糊糊地问。

“芡实的种植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已经遍布全国,不过南芡确实只在苏州地区种植。 但在物流业发达的今天, 北方人吃南芡根本不是问题, 我们可以买到太湖边的现剥鸡头米。如果你想吃,让妈妈买些回来就可以了。时间不早了,快睡吧。”神奇碗摸着松子儿的头,小声地说。

猜你喜欢
河鲜鸡头米鸡头
张大林
河鲜肥美,入粥最宜
一碗鸡头米
从头说起
苏州美食名片
常德河街里的江湖味道
一颗鸡头米的故事
唐宋时期安化峡、安化县及安化镇位置考辨——兼谈秦汉时期的鸡头道
这些年我们没有吃过的“河鲜”
鸡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