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

2023-02-01 04:39深圳林晓娜
现代企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财务管理

□ 深圳 林晓娜

管理会计是基于传统会计体系的分支,职能是突出管理,通过会计部门掌握单位资金运行情况和资金预测状况,能为公立医院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建设依据,是提升公立医院整体效益的措施。为此,公立医院应紧跟时代趋势,指导财务管理者学习有关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并结合财务管理的情况,探索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创新方面的优势,实现财务管理结构升级和优化的目标。

一、管理会计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意义

1.提供战略发展依据。公立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加强管理会计,有利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发展方案。对于公立医院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能促进自身稳定发展。以管理会计为支持进行财务管理,从全局视角出发,根据公立医院各部门的实际发展状况编制财务方案,制定战略决策,控制经济活动,既能保障财务管理的效果,也能准确记录公立医院各项经济业务,便于管理人员掌握详细信息,并将信息作为战略计划、发展方案制定的支撑,达到事半功倍的财务管理成效。

2.精准评估运营状况。公立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加强管理会计,有助于准确评估运营状况,以及时化解财务风险。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立医院面临着较大的运营压力,加上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群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开始扩大规模。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公立医院的资金体量也大幅度提高,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将管理会计融入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的作用,能精准评估与监测公立医院整体的运营状况,并通过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措施增强管理的精准性,缓解、减轻医院运营压力。

3.提高财务处理效率。公立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加强管理会计,有益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处理效率。由于公立医院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在医院管理及运行中会形成较多的财务数据,若想保证财务管理的成效,需高效处理相应的财务信息,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综合分析医院各类财务数据,从海量的财务数据中提取具备价值的财务信息,给管理人员提供有力依据,保证后续决策制定的科学与合理。同时,管理会计开展时有着较为规范化的财务数据处理流程,能保证财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保障资源利用率,以适应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需求。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1.预算管理不足。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有效的预算管理能使公立医院经费得到保障。但部分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体现在预算管理意识缺失、各管理环节不完善等方面。首先,在重视程度上,一些管理者不太重视预算管理,加上财务人员未正确认知预算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因此只在年初时根据上年决算数据简单编制本年预算,没有全局考虑、统筹新年度下的财务预算,影响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在全流程把控上,预算管理具体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价等环节,部分公立医院存在预算编制不重视、预算执行不严格和预算评价不充分等问题,很难发挥出预算管理的真正作用。

2.管理机制缺失。财务管理作为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稳定运营起着促进作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作为支撑。然而,当前许多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机制的制定上,缺少足够重视,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成效。一是在制度制定方面,部分公立医院未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部门设置庞杂而细化,各部门业务不同且各司其职,若财务管理过程中部门间无法有效沟通,会直接降低财务管理的效率。二是在制度更新方面,一些规模较小或级别较低的公立医院,尚未及时结合当前医疗行业的要求革新财务管理制度,造成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与缺陷,很难有效约束医院各部门的经济行为。

3.信息化建设不足。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步入信息时代,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公立医院需借助现代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与归纳。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为缓慢,财务管理方式单一、片面,导致搜集、整合与核算财务信息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难以保障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另外,一些公立医院虽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硬件,但由于相关人员未能全面掌握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从而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管理会计体系不健全。我国管理会计起步与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较晚于国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普及范围和程度均不够广泛与深入。许多公立医院受原本的财务管理思想影响,整体组织框架相对混乱,由于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的全面梳理,阻碍了与时俱进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及时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拥有充足的资源支持,若公立医院对现有的工作体制不进行变革与创新,则难以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作用,不利于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管理会计视角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路径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管理会计视角下,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与创新,公立医院需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并通过精细化的预算编制、规范化的预算执行、体系化的预算评价等,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及水平。首先,应自上而下提升预算管理认知。上至医院决策层、管理层,下至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的员工,都要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重视起来,明确预算管理在日常业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无预算不支出、超预算控支出”的理念和思想,引领业务工作朝医院既定的战略目标规范开展。其次,合理编制各项预算。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充分协作,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编制各预算子方案到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再由财务部门根据医院年度发展计划,统筹与调整各预算子方案,最终形成医院年度整体预算总方案,在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展的同时,也厉行节约运行成本,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保障预算效益最大化。再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构建科学、完善的审批流程,各部门在经费使用期间,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进行开支,财务部门也应加强与各层次、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掌握各部门、各环节的预算执行状况、项目实施情况等,并及时反馈资金执行信息,出现执行与方案偏离的情况即刻处理与解决,以帮助业务部门适时调整工作步调,避免产生执行环节与预算方案脱节的情况,使预算执行更加有力。最后,落实预算评价机制。注重预算、决算的分析工作,对预算执行状况定期分析,为使各项预算目标顺利完成,可将预算目标明晰化与细分化,拆解到各相关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并将最终执行情况纳入医院考核体系中,进行单项奖惩,促使责任部门与责任人主动作为。同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预算目标绩效考评机制,以此规避财务风险,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2.健全管理机制。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医院内部的财务状况,保障工作的有序推进。在管理会计下开展的财务管理,能通过科学设置医院长期经营和短期经营的目标,间接参与相关的经济活动,给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性的信息。因此,为充分体现管理会计工作的优势,公立医院应注重财务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重视管理机制的全面性。虽然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相对单一,但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财政拨款、医疗收入等收入核算,还是人员、医疗设备和药品等费用列支,皆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为此,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公立医院应结合经济活动覆盖的内容进行标准的收入核算及成本核算,便于后续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第二,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每家公立医院因背景与发展历程不同,本身的优势与不足也不尽相同,各医院可依据行业最新政策和自身业务特征,灵活调整与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与优化工作流程,制定符合切身实际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环节有效衔接。第三,建立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流程。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有关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的优势及概念,通过一体化管理的方式控制医院财务资金。如对会计核算资金的实际使用、业务收支情况、绩效分配等进行统一管理,避免财务管理出现割裂化和分散化的现象,推进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3.加速信息化建设。当前已步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落实管理会计,是公立医院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措施。首先,高效运用财务数据。会计核算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报账、记账和算账等常规工作,而是应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成效。具体而言,公立医院需重视内部信息、外部信息的处理及传递,给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精准且及时的财务数据。医院可搭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将业务数据信息与财务数据信息有机衔接,串联医院的相关经济活动,有效运用各项信息与数据,提升医院管理成效,减少经济流失。其次,公立医院可通过先进的数据统计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打造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如依托物联网技术、5G技术自动登记、汇总医院财务流水,减少因人工操作因素导致的数据失真情况,使财务数据更加可靠。同时,公立医院也可通过集成数据信息平台,准确分析各科室、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财务情况,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4.健全管理会计体系。及时健全管理会计体系,加大财务流程监管,深化与推进管理会计改革,实现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深度融合的目标。首先,构建全面高效的财务管理网络,实时统计公立医院的业务量,综合评估医院的收支状况与各项支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给决策层提供直观的动态化财务管理报告,使其掌握医院经营和运行的情况,制定出契合医院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此提升公立医院资金管理的效果。其次,加强财务风险的管控,制定合理化的考评监督体系,关注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杜绝各部门、各业务流程中的徇私舞弊现象,为财务管理乃至医院全面管理夯实基础。

5.加强财务人才培养。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及管理会计人才为支撑。为此,公立医院应:一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聘用业务能力强、责任意识重的管理会计人才,并组织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完善工作方法,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二是保持财务人员在参与医院成本费用核算、分析、控制、考核、预测时的公正客观,不得因他人干扰或主观想法,采取不符合医院实际发展的方式,影响医院管理效果。三是当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已推广自主查询缴费机器和网络预约挂号等设备,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为更好地适应公立医院的创新与变革,财务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地学习新设备、新理念,既要掌握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应形成内控管理意识及管理会计思想,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四是利用外聘的形式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引进拥有较强财务管理能力及现代化管理思维的专业人才,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转型。

综上所述,以管理会计为导向创新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精准评估公立医院的实际运营状况,还能提高财务处理效率,为公立医院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提供支持和依据。为此,公立医院应明确管理会计对财务管理工作变革的重要意义,立足管理会计视角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及时健全与优化财务管理机制、管理会计体系等,并着重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加速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适应公立医院长远发展的需求,助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