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赋能中国水下考古

2023-02-09 11:43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古船沉箱长江口

2022年11月21日,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出水。它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

在长江口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找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撈针。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的考古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该项技术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

为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被设计并建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缓缓提升,实现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整体打捞出水。从发现古船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始终是推动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

(摘编自“光明网”2022年11月22日)

◆素材解读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全国水下文物普查期间首次主动发现并进行考古调查的古船,船体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首次应用于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水下考古整体打捞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增加了新案例,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理念、中国经验。

◆适用话题

科技赋能 文物保护 文明探索

猜你喜欢
古船沉箱长江口
阿尔及利亚BETHIOUA矿业码头工程沉箱安装施工技术
沉箱出运安装施工技术分析
古船和木墩
小型倾倒沉箱打捞扶正施工技术
四大古船复原“大帆船时代”
重构白板舟:3D建模在疍民古船复原中的应用(英文)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沉箱漂浮稳定计算和精安装施工工艺
蓬莱古船考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