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

2023-02-09 15:06左丘明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庄公铺垫民心

〔春秋〕左丘明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王侯将相之家,烦恼自与常人不同,兄弟争权夺利虽非定理,也是常态。铺垫一也。】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生母恶之,似乎对庄公极其不利,再次铺垫,王位危机。】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好在生父尚能明辨是非,不与王后辩论就坚决否定其观点,说明老郑王绝不是等闲之辈,十分看好这个儿子。国家大事,岂能儿戏?第三次铺垫。】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看来母亲护短是没有道理也没有节制的,然而也属于人之常情。】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这是暗示,也是预言,处处都在替弟弟考虑。于情于理都是无可辩驳的。】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表面上虽作让步,实则欲擒故纵耳。有母亲偏爱,加之狼子野心,迟早必反,这和封地在哪里没有任何关系。】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逾越礼制是犯上作乱的开始。】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言下之意,母亲啊您这么爱他也不是办法啊!眼看他一步步无法回头,您得管啊!】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借他人之口指责母亲姜氏,侧面烘托,自己也是强压怒火。继续造势铺垫。】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看来政治家的定力非同一般啊!这是暗示。】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继续扩张,继续失民心。】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民心从来偏向正义,我自然不怕,只是时机未到。】公曰:“无庸,将自及。”【胸有成竹,再次放纵。】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照应前言,多行不义。】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他人尚知道如此,明君会不知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得民心者得天下,地盘大不等于权势强啊!】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夫人将启之。【母亲过分了,是非不再有,公道无存。】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早已严正以待,就差时机了。】京叛大叔段。【果然众叛亲离。】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丧家之犬。】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秋后算账,虽说过火,难以两全。】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看来也是做了功课的。】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有母亲,但是没有母亲的样子,实在寒心啊。】穎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哪有真心与母亲决绝呐。】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妙计,两全其美也。】公从之。【自己找台阶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自我解嘲,也算是高姿态了。】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母亲至此,幡然悔悟了吧。】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仁义孝道,万古不变,以德报怨,更乃佳话。】

(选自《左传》)

◆品读

本文实际上讲了两个故事,一则是兄弟争权夺利的故事,另一则是母子间重归于好的故事。妙就妙在二者之间相互铺垫,互为因果。兄弟夺权,愈演愈烈,最终冒天下之大不韪,母亲是纵容者。郑公所作所为可谓仁至义尽,对于兄弟一再忍让,虽说是一种欲擒故纵的谋略,也是给了机会。对母亲最终也能以德报怨。得民心才得天下,道理已经昭然若揭。所以这段历史不仅故事精彩,也有警世恒言之美誉。

【李新地/供稿】

猜你喜欢
庄公铺垫民心
我的年度汉字
——宅
党心民心
秘诀胜齐国
出 气
下雪了
郑庄公形象讨论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民心
掘地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