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导写 中国成就

2023-02-09 04:45王学华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创造者见证者成就

王学华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9月2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历时约6小时完成问天实验舱入轨后的首次出舱活动。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时隔16天两度出舱,创下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间隔时间最短纪录。漫步太空,完成舱外安装、转移等工作,中国航天员显示出震惊世人的“超能力”。近年来,中国航天捷报频传,“天问”追星、“祝融”探火、“天宫”兴建,中国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更多“中国星”闪耀太空,更多“中国时刻”点亮宇宙。一次次“中国高度”的刷新,体现着中国成就的辉煌,彰显着中国骄傲和中国精神。

“中国成就”不只是体现在航空领域,在环保、扶贫、文化、科考等领域同样精彩纷呈。如今,我们是“中国成就”的受惠者和见证者;未来,我们是“中国成就”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认识和启示?请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所供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从“点”上切入,主要描述了神舟十四号乘组圆满完成两次出舱任务,以及近年来我国航天航空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段前一句话从“面”上切入,表明了“中国成就”不只体现在航空领域,其他领域也同样精彩纷呈,同学们可由此联想到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扶贫、外交等诸多领域;后一句话表明我们既是“中国成就”的见证者和受惠者,也是未来“中国成就”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供材料启发同学们思考,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成就”;从自身出发,认真思考怎样将“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之中,成为新时代“中国成就”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参考立意方向有:1.从见证者、受惠者到参与者、创造者;2.中国成就,你我责任;3.往者可借鉴,来者可追寻;4.继承与创新,奔跑与接力;5.中国,期待新的成就,等等。

佳作展示一

中国成就:你我共创造

王 谣

朋友,你是否为中国空间站宇航员的成功出舱而欢欣鼓舞?你是否为“嫦娥五号”探月顺利回归而激动万分?你是否为中国“一带一路”所取得的卓越成绩而发出由衷的赞美?你是否为中国成为202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感到自豪?你是否为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而心潮澎湃?

我和你们一样,为这些非凡的“中国成就”而激动、感动、自豪。这些成就对我们来说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北斗系统提供生活便利,5G技术提高数据效率,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改善的同时,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成就的光亮照进生活,我们享受到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受到的精神洗礼。中国的科技成就,让我汲取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造之勇;中国的扶贫成就,让我领略到“一个都不能少”的团结之美;中国“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就,让我深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美境界。我与这些“中国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我愿与它许下约定,从中获得精神的食粮,做物质与精神双重的获益人。

今天,我们是“中国成就”的受惠者与见证者;未来,我们是“中国成就”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我们青年一代应保持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的精神,杜绝贪图享乐、坐享其成的心理。梁晓声曾说:“中国青年有做大梦而不知实干者。”我们不能只是把对于中国成就的赞美化作一时的感动;唯有实干,方显中国青年之勇毅。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创造“中国成就”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吾辈青年应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觉悟投入到奋斗与创造中,不畏艰险,共克时艰;也应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毅力参与中国成就的创造,纵困难重重,也不改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成就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我们应努力学习知识、发奋刻苦,为创造中国成就做出自己的贡献。玻璃清朗,橘子辉煌,有了吾辈青年的付出,“中国成就”会越来越多,振兴中华,指日可待。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诗人舒婷如此表白。我也愿在此表明心志,与“中国成就”许下约定,在推动其前进的道路上努力奋斗、矢志向学。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浙江台州市路桥中学】

◆点评

本文写得情真意切,激情飞扬。作文以几个连续的反问句开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同时启发思考。主体部分阐述了吾辈青年不仅是“中国成就”的受惠者和见证者,也是未来“中国成就”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中国成就的赞叹,对未来自己参与推动中国发展的期许。全文语言精练,整散结合,用例鲜活,引用得当,展示了作者丰厚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

佳作展示二

谱写中国成就新诗篇

陈 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赵家珍老师,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让南宋古琴再度发声,穿越时空奏响经典,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她师承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并且在师傅成就的基础上创出新意,深得吴派自然之趣。她的演奏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冲击力,是对传统文化的傳承和创新。

琴乐如此,其他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天问”“奋斗者”“嫦娥”“天宫”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我们是见证者,但未来更辉煌的成就,我们必是推动者、参与者,是奏出新曲的接力者。

时代的发展进程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不断传递出动人的和弦。其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奏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之音;每一个“中国成就”,都是一块为后人铺下的基石。发达快捷的交通网,方便人们“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北斗卫星系统,让定位更加精准……正是这一块块基石,这一个个“中国成就”,让我们更加轻松地奔向幸福的生活。

成就的背后是精神,奇迹的背后是力量。“中国成就”的成果,我们共同分享;“中国成就”的未来,我们共同展望。北斗卫星的研制、升空,是科研团队成百上千人夜以继日努力的结果;中国在2021年实现经济正增长,是无数人奋不顾身、呕心沥血奋斗的结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在前,我们都是共同体中的一员。

仰望天宇,时空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时间流逝,不舍昼夜,请在航程中击鼓催征。我们站在前人成就之巅峰,更能领略历史长河的奔腾。未来的新曲亟待你我去弹奏,中国成就的未来,舍我其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让我们心怀家国担当,用踏实的学习态度,将已有的成就化为我们的知识底蕴;让我们一同努力,推动中国开辟新道路,取得新成就。中国成就于我,是骄傲、自豪,也是基石、底气;我于中国成就,是创造者、奋斗者,是未来、是希望。

中国昨天的成就已经写在史册上,中国未来的成就必在你我手中创造。让我们携手同行,为未来中国成就助力,用心谱写中国成就新诗篇。

【浙江台州市路桥中学】

◆点评

本文采用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从一位非遗传人在“经典咏流传”中用“古琴”奏新曲切入,生活气息浓厚;然后用一个过渡段引入正题,进行全面分析。本论部分既有对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分析,也有对未来成就的展望,字里行间融入了“我”对“中国成就”的理性思考。本文内容丰富,联系紧密,层层深入,颇具说服力。整饬的短句及名言的恰当运用,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创造者见证者成就
古代热兵器发展的见证者
了不起的成就
中俄友谊的见证者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
失恋“成就”的CEO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80秒握手背后 惊心动魄30小时——媒体见证者“习马会”背后的故事
在旧道德的废墟上建立新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