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以西安地铁文化为例

2023-02-12 13:13左景丽李依霏唐芙蓉
关键词:西安英文文化

左景丽, 李依霏, 唐芙蓉

(西安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是展示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感召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全党全社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为了缓解大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地铁应运而生。随着地铁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地铁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日益丰富,在城市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西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文化交流的“网红打卡地”。西安地铁在建设发展中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铁文化,集中展示着古都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异彩纷呈的现代文明,积极发挥着对内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研究西安地铁文化的特色和英文传播的时代价值,深入探索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实践路径,着力提高传播实效性,是西安地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华文化和西安城市形象走向世界,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影响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文献检索,目前有关地铁文化多种语言传播特别是西安地铁文化及其英文传播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2022年6月至12月,对西安已开通运营的9条地铁线路中的英文传播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引起学界讨论,并为相关决策管理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地铁文化的内涵及其英文传播的时代价值

(一)地铁文化的内涵

地铁既为城市提供了一种快捷、大运量的交通工具,也为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营造出了一个高流动性的城市文化展示和人际交流平台,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地铁建设过程中,譬如站点取名、文化墙等形成了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地铁文化。“地铁文化是以地铁作为载体,由地铁参与者创造并逐渐形成的一种城市公共文化;它是与地铁相关的环境、行为、制度和理念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称。”[2]地铁文化作为以地铁为载体的一种城市公共文化,既是地铁运营相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又是所在城市地域文化的浓缩和提炼[3]。它通过车站和列车的形体设计、进出站路径设计、地铁标识、服务设施设备、车站装饰、列车文化氛围等外在物质因素,地铁管理制度和服务水平,以及乘客的文明程度和审美情趣、隐藏于物质和制度背后的价值观等内在的非物质因素,“展示城市的历史风貌,凝聚城市的文化精神,塑造市民高尚的情操,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4],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乘客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同时,地铁文化还是传播地域历史文化的载体,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和传播中国声音的新途径,发挥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为地域文化传播注入了新的形式。

(二)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时代价值

1.地铁文化英文传播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文化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用好多种文化形式,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使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5]。地铁文化作为一种以地铁为载体的大众文化传播形态,以其独特的个性展示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精神风貌与崭新形象,“具有渗透性强,传播快速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的文化特性”[4]。世界地铁文化发展历史表明,地铁文化是对内文化自信建设和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英语是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为了消除国际游客跨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方便其乘坐地铁,并通过地铁文化了解目标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进而全面了解中国,我国各大地铁站在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中都十分重视英文翻译的对外传播,不断加强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建设,让国际游客听得懂、看得明白、能理解,显得必要而迫切。

西安地铁文化具有本土文化丰厚、受众基数庞大等传播优势[6]。西安首条地铁——2号线于2011年9月16日通车运营以来,目前已开通运营9条线路,形成了诸如“一线一色”“一站一标”“一站一景”等特色鲜明的西安地铁文化,集中展示着古都西安的厚重文化与现代文明。建立健全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传播好中国声音、沟通世界的重要文化载体作用。

2.地铁文化英文传播是塑造和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的国际化表述和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必要手段。西安作为13朝故都,在古丝绸之路时代特别是唐代曾是东西方国家交流的重要窗口,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新时代,西安着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努力使西安成为丝路文化高地、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7]。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地区)航线75条,通达全球36个国家74个主要枢纽和旅游城市(1)具体参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机场概况,https://www.xxia.com/jcjj/jcgk.htm。;西安与39个国家62个城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马来西亚等4国在西安设立总领事馆(2)具体参见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发布的西安市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区域划分表,http://wqb.xa.gov.cn/zhyw/yhjlcs/60482a30f8fd1c2073fb84cd.html。;“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永久落户西安,并先后举办了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文化周、世界华文教育大会、欧亚文化论坛、丝博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中国-中亚峰会等国际会议。承载华夏主流文明的城市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西安开展商贸和文化交流活动。西安与国际社会交流日益频繁,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西安地铁作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和新型传播媒介,不断规范和提升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内容和质量,既可为国际游客提供乘车和文化指引,又可以凭借地铁文化社交性、可视性、流行性、娱乐性和大众性等优势,立体、全面、生动、灵活地展示古都西安的厚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既可为广大国际游客提供全方位了解西安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的交流窗口,更“有助于彰显西安承载华夏主流文明的城市魅力”,展现西安的开放与包容、现代与未来,“提升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影响力”[8];既可为本地居民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也可为城市语言生态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西安地铁文化的特色

地铁文化特色源于城市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快速建设和发展中的西安地铁力图通过挖掘西安历史文化、展现城市精神等来塑造西安地铁文化。

(一)地铁线路主题和色彩设计的文化特色

西安每一条地铁都根据线路途经区域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确定文化主题,并设置相应的标志性颜色。在线路文化主题方面,如1号线以汉风为主、唐风为辅,涵盖人文西安、生态西安、科技西安、和谐西安四大主题;3号线以“一带一路”作为文化主题,将西安地铁塑造成为丝绸之路节点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4号线以“丝路长安”为主题,将新时代城市风貌和悠久的盛唐历史文化有机融合。在线路标识色方面,如连接西咸的1号线以蓝色为标识色,象征和谐包容;贯通西安南北主轴线的2号线以红色为标识色,象征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串联浐灞、曲江、小寨和高新等重点区域的3号线,以象征浪漫的紫粉色为标志色,将自然、现代、时尚、古韵完美地融合为一体[9];连接西安机场和奥体中心的14号线以天蓝色为标识色,既使人安静放松,又使人由天空联想到西安的飞速发展。

(二)地铁站名和标识的文化特色

西安地铁标识完美地融合了西安典型的地域文化符号与醒目的标志性建筑造型等基本元素,构成西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一方面,西安地铁标识采用“外方内圆”的设计,以西安城墙的方形造型为主元素,外侧是一个城墙垛口形象,内侧的椭圆既代表城墙的城门,也是地铁隧道的造型,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M型,也是地铁的英文metro在国际上的公认的标识。另一方面,西安地铁车站命名融合历史文化元素,并在全国率先采用“一站一标”。每个车站都根据所在地的文化遗址、历史典故、地标建筑、商业和生态环境等典型特点,确定站名,并从中提取创作元素,设计相应的车站标识,使人们在看到这些站名和标识时就能联想到西安特色和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如钟楼站标识呈现出钟楼形态的图案,枣园站标识提取了丝路贸易的元素,康复路站附近有西京医院,该站标识以医疗卫生符号为元素,表明该区域的功能特征,洒金桥站标识的车和谷穗元素形象地演绎了该地“洒落的粮食如同黄金”的历史典故,浐河站标识以浐河的自然风光和浐河大桥为元素,传达了站点地域环境信息。

(三)地铁站建筑空间设计及公共艺术作品的文化特色

西安地铁站进出口建筑造型、“一站一景”的文化墙、古今相融的车站装修与细节设计等,完美展示了西安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首先,地铁出入口建筑形体与周边建筑特色、文化环境相呼应,或古典、或现代,或抽象、或简约。其次,“一站一景”,即每个车站都以文化墙的表现手法营造出具有浓厚西安文化色彩的不同文化主题,与车站周边历史文化或城市精神遥相呼应。如龙首原站的“龙”文化墙展示了很多关于“龙”的古诗,体现了古城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钟楼站“大秦腔”文化墙体现了古城西安戏剧文化底蕴;航天东路站“追梦飞天”文化墙,以敦煌飞天为创作元素,表达了航天文化主题;大明宫站“万国宾至”文化墙,以各国使臣及大唐礼宾官员向画面中央汇聚,表达了大唐盛世对外交流的开放与包容的主题;大差市站“丝路遗韵”文化墙展示了唐代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的盛况;大雁塔站“雁塔秀色”文化墙,以大雁塔旖旎风光为主题,运用雁塔禅院、芙蓉园等元素,呈现出诗情画意的四季美景。最后,地铁站装修融合了典型的地域文化符号,展现了西安特色文化形象。如车站花岗岩材质装饰的立柱呈现不同纹样的截面图文,天花板设计借鉴中国传统的宫灯格局,站台座椅侧面采用铜车马纹样等都从不同方面展现了西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地铁服务的文化特色

首先,各地铁站内外指引牌根据线路特色融入多种元素,突出个性特征,实用且美观。如2号线站外指引牌以基本建筑构件“瓦”为原型进行艺术化处理,形成正面矩形、侧面“S”型的立柱,顶端为西安地铁标志,中间为车站标识和书法站名,中部为2号线标志及列车首末班时间,下部为2号线纵向线路图。其次,站厅、车厢内各种公示语较为人性化,中文下均有英文标注。再次,中英文播报到站信息,车厢移动电视还会插播一些与西安相关的历史典故、视频。最后,“西安地铁丝路主题列车”以建筑图绘、人物彩绘、故事情景画等现代艺术手法表现汉唐丝路文明的辉煌成就,并用中文语音播报各站点周边交通、商业、旅游景点及相关历史文化等信息,把整个列车营造成一个“移动的艺术展厅”,全方位地展示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形象。

三、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

从内容方面看,西安地铁仅有车站名、公示语的英文翻译,站点介绍、文化墙等鲜有英文翻译。从形式上看,仅有车站标识牌、公示语标识牌上的英文翻译,以及英语语音播报到站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站厅电视终端、车厢移动电视、西安地铁微信公众号以及西安地铁官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国际游客提供宣传、介绍各站点周边交通、商业、旅游景点及相关历史文化等信息的英语文字、音频和视频翻译。也缺乏与国际游客的文化互动平台,无法满足国际游客在乘坐地铁过程中诸如问路、旅游咨询、感兴趣的文化话题咨询和交流等需要。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国际游客跨越语言障碍,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和理解西安地铁文化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无法起到对外交流和传播文化的作用。

(二)个别公示语英文翻译不准确

西安地铁站名、公示语等都提供了英文翻译,为国际游客提供了语言便利。但是,西安地铁个别公示语英文翻译存在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情况,国际游客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面对语义不完整、不合逻辑甚至错误的英译公示语时往往感到无法理解,甚至产生误导。西安地铁公示语英译不当主要表现为语言类错误和语用类错误两种情况。

1.措辞、用词或语法不符合现代英语语言规范的语言类错误。例如“当心夹手”译为“Warning hands pinching”,既有语法错误又存在措辞不当的问题。在语法方面,“warn”的用法是“warn sb of(doing) sth”或者“warn sb(not)to do sth”;措辞方面,这句话是要提醒乘客注意安全,而“warn”含警告的意思,语气过于严厉。在用词方面的瑕疵也时有出现,如“小心站台间隙”在个别地铁站被翻译成“Take care of the gap”,英文意思为“照顾好站台间隙”,一词之差却谬之千里!再如“禁止大件物品”翻译为“Do not carry the large goods”,“goods”一般指“货物,商品”,并非中文语境中乘客随身携带的一般物品。

2.源于中西文化不同的语用类错误。这类错误突出表现在过于忠于原文的“Chinglish”表达。例如,“击碎窗玻璃”字对字地译为“Crack Window Glass”,该公示语的意思就是击碎窗户,译为“Crack Window”,无需加上“Glass”,这既是译者对译语生态环境的适应,也是其语言形式上的适应性选择[10]。语用类错误还表现为不准确的表达方式。例如,“当心碰撞”译为“Beware of Collisions”,该公示语的真正用意是提醒乘客不要拥挤、相互碰撞,而这个译文给外国乘客的感觉是,地铁列车会与其它列车碰撞,不但起不到提示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恐慌。

(三)部分地铁站名英文翻译标准和方法不统一

西安地铁站名大多数采用汉语拼音的方式,这样既便于统一翻译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展示浓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但是,调研发现部分地铁站名英译与英语习惯用语或国际上已经熟知的译名不统一,让国际游客误以为是两个不同的地点,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困难。一方面是站名英译与英语中对应的地点名词不统一,如“市图书馆”和“体育场”英译为“Shi Tu Shu Guan”和“Ti Yu Chang”,而图书馆、体育场对应的英语词汇是Library、Stadium。另一方面,站名英译与国际上已经熟知的译名不统一,如“钟楼”“大雁塔”译为“Zhong Lou”“Da Yanta”,而旅游业早已确立了“Bell Tower”“Wild Goose Pagoda”的译名,并且该译名为国际友人普遍熟知和认可。

四、加强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实践路径

(一)做好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组织协调与统筹规划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浓缩和提炼,也是传播与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核心是向国际社会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行为,而是涉及城市发展战略、文化建设、对外宣传等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统筹全局,根据西安市战略规划、文化建设规划和对外宣传工作政策等,做好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组织协调与统筹规划,把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纳入城市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宣传之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活动。

1.建构政府统一领导机制,统一传播信息,“传达一个声音”

成立由宣传、外事、文旅、交通等部门和地铁公司组成的领导协调组织,负责西安地铁文化对外传播的领导、协调、规划与评估监管等工作。打破旅游、市政、地铁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使西安地铁文化对外传播内容与西安市文化政策相一致,与西安城市精神相统一,提升西安城市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明确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定位,精心部署

明确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对外传播中国声音和宣传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让西安地铁成为对外展示西安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窗口,传播中国好声音的新载体,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阵地。在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现代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发力点。在复杂多元的城市文化和形象元素中,提炼出最具西安城市特色的部分,既要展示西安作为千年古都的灿烂历史文化,又要彰显西安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多元共生。

(二)丰富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内容

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既要考虑外国受众的语言、文化背景,又要考虑外国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点、思维和阅读习惯,在语言和内容上要做到与外国受众的共情互动,使他们听得懂、能理解,并且愿意听,听有所思。西安地铁文化构成要素多元,涉及历史文化、现代城市文明、生态、交通、科技和市民素养等多个方面。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精心提炼、科学整合,既要有厚重的历史感,凸显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脉,更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充分展现西安现代发展和城市活力。

具体来说,结合西安地铁文化建设现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增设地铁站历史文化背景的英文内容介绍

深入挖掘西安地铁每一个站点的历史背景和新时代的发展变化,设置专门板块,提供地铁站命名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周边交通、商业、人文、旅游景点、地域特色、城市风貌以及车站标识等英文内容介绍,理性解读与科学宣介地铁站点及其相关文化背景,并为国际游客提供快捷的交通引导。

2.增设地铁文化墙的英文内容介绍

西安地铁“一站一景”的文化墙以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墙的主题包括历史文化、国际交流、生态环境、现代科技、民生民俗、城市风貌等众多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西安现代都市形象。但是,这些寓意深厚、气势宏大的跨历史、跨文化的中国叙事对缺乏相应中国文化底蕴的国际游客来说,往往仅停留于艺术欣赏层面,而不能深入理解其所承载的深刻思想文化内涵,不利于国际游客对西安地域文化的深入理解。因此,消除语言文化障碍,增加西安地铁文化墙英文内容介绍非常必要。对西安地铁文化墙的英文内容介绍,不能仅停留于简单的叙事,而要着重提炼、展示出西安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引导国际游客对中国文化精神、道德文明的认知与认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突出优势,更要充分展示新时代西安承古开新、兼收并蓄、务实进取、文明诚信的文化精神[11],以及教育、科技、生态、民生等现代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成就。

3.利用多种方式讲好西安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故事是“世界语”,“外国受众对具体真实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戏剧性冲突性的情节更感兴趣”[12]。在坚持西安地铁文化特色,保持地铁站名、公示语英文翻译的基础上,在地铁站出入口设置地铁站英文文字介绍牌,增设文化墙等公共艺术作品的英文文字介绍,在车厢内增设地铁线路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英文文字介绍,充分利用地铁文化载体讲好西安故事。同时,在挖掘西安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国际游客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积极创作以西安地铁文化为载体的英文文字、语音和视频作品,讲好西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历史发展等历史文化故事,讲好新时代西安开放交流、高质量发展等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谱写中国梦的故事,从而增强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话题的吸引力、内容的感染力和话语的亲和力。

(三)创新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方式

对外文化传播既要秉承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又要注重传播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要特别充分地利用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进行信息和文化传播的新媒体。”[13]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要充分发挥地铁集多种传播渠道和平台于一体的优势,既要高效利用文字介绍、文化墙、地铁标识、装饰设计、主题活动等传统传播手段和方式,又要紧跟国际文化传播潮流,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使传统手段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共同传播西安地铁文化、宣传西安城市形象。

1.充分运用新兴媒体,创新传播方式

由于传统媒体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且地铁传播环境中人们在某一点停留时间较短,巧用手机APP、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兴媒体,使国际游客在乘车途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并使用信息。例如,可以借鉴旅游景区手机导游模式,开发设计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APP,游客通过手机扫描站名、文化墙以及地铁线路等二维码,就可以享受到车站、文化墙、线路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英文文字介绍或语音讲解。也可以建立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微信公众号,推送地铁站、文化墙和线路文化主题,以及有关西安历史文化故事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英文文字或语音信息。还可以利用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精选最具西安特色的地铁文化素材,制作内容短、节奏快的英文视频。

2.精心设计西安地铁英文网站,并与政府网站建立链接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们外出时首先通过目的地相关网站查询有关交通、历史文化和旅游等信息。在跨文化传播中,英文网站具有语言通用、访问便利、传播范围广泛等优势。精心设计西安地铁英文网站,根据内容特点,灵活选用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介绍西安地铁各条线路文化主题、途径区域、车站信息、“一站一标”“一站一景”及其文化内涵,以及地铁沿线的历史文化故事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立体、全面地展示西安地铁文化,为国际游客提供西安旅游、交通、历史、文化等信息,塑造和传播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

3.完善地铁英文服务与互动机制

加强对地铁站工作人员的英语培训,使他们与国际游客能进行简单英语交流。在主要换乘和旅游景区集中的站点设置外宾问询处,配备具有一定英语交流能力的工作人员,为国际游客提供问询服务。

4.发行地铁外宾纪念车票

设计并发行外宾纪念车票,在实行票价优惠的同时,设计精美的票面图案、简洁的英文介绍和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国际游客既可以获得直接的乘车信息,还可以扫码进入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微信公众号了解详细的信息,并收藏纪念,从而扩大传播作用。

(四)优化西安地铁文化英文翻译的适应选择

翻译既是语言转换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对展示中国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要作用。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要发挥助力思想沟通、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必须注重西安地铁文化英文翻译的适应选择。既要立足语言维的语言表达,又要关注文化维的文化内涵,还要强调交际维的交际效果。要契合英语语言规范和国外受众思维习惯,既要传递语言信息,更要传递其所承载的思想文化信息,将中国的价值理念、文化思想以国外游客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增强语言的规范性、可读性、感染力和亲和力。

针对西安地铁文化特色和英文传播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完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

西安地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对人名、地名、朝代、习俗、典故等中国特有文化语汇的英译,应尽量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文化特色,传递“相异性”。为了弥补异化翻译方法“可理解性”上的损失,可以采取增加注释的形式进行补充[14],确保语言转换与文化交流的顺利实现。对文化遗产、历史事件应做历史的、科学的、现代价值的考察,深入挖掘其社会文化意义,英文翻译中着重对文化内涵、价值理念进行阐释,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准确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2.增强地铁公示语英文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公示语有很强的指示、警示和宣传作用。地铁公示语的英译,既要注意语言形式的规范性,又要关注意思表达的准确性,还需考虑英译文本的交际目的。

首先,英语国家有等效表达的,直接使用英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单程票”译为“One-way Ticket”,“爱心椅”译为“Priority Seats”,译文语言简洁,意义顺达,不仅符合英语的惯用表达方式和语言环境,而且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形式上对等。

其次,关注英汉文化差异,实现源语和译语的语用等效。公示语翻译时应注意双语转换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如英语中“W.C.”,意指“脏乱差”的“乡间公厕”,而公共厕所则使用“Toilet”一词。地铁站中的“厕所”译为“Toilet”不仅文雅而且文化等效。再如在英语中,“street”通常指东西方向的街道,“avenue”多指南北方向的街道,将“东大街”译为“East Street”,“北大街”译为“North Avenue”,意思表达准确,国际游客也更容易理解它的内涵。

最后,语用得体。如在英语语境中,很少使用直接、强制性的禁止用语,一般习惯间接、含蓄的表达。因此,在翻译禁止性公示语时要注意不同措辞所带来的语气效果,采用“Mind”或“No”等较为温和的词汇,给国际友人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3.统一地铁站名英文翻译标准和方法

对国际游客来说,统一的英文站名具有更清晰准确的指示作用,更易实现交际意图,而且规范统一的表达更能体现国际化大城市的先进性。地铁站名英文翻译的规范统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对具有西安地域历史文化内涵的站名,比如“龙首原”“三爻”“朝阳门”等,翻译时应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统一采用汉语拼音作为英文名,简洁明了,而且具有西安地域文化特色。

其次,与国际上已经熟知的译名相统一。对钟楼、大雁搭、青龙寺、大明宫等在国际上已经确立相应的英文译名并普遍熟知的站名,建议沿袭国际上已经熟知的译名,不仅有利于文化交流,而且更利于凸显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

最后,与英语中对应的地点名词相统一。对图书馆、体育场、火车站等中外文化中都出现的地点名词,建议选择英语对应的地点名词,如“市图书馆”译为“The City Library”,“北客站”译为“North Railway Station”,既明确站名的功能意义,符合交际目的,又符合英语文化习惯。

总之,在新时代,地铁文化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及其英文传播的时代价值,充分了解西安地铁文化的特色及其在英文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西安地铁文化英文传播的实践路径,这样才能通过西安地铁文化建设这一重要抓手,讲好西安故事、陕西故事和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西安英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西安2021
Oh 西安
年味里的“虎文化”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谁远谁近?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