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诺氏评估量表的氟比洛芬酯与低氧血症昏迷相关性分析*

2023-02-15 13:34谢继青马晓雯王惠霞
中国药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低氧

谢继青,马晓雯,王惠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1)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为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以脂微球为载体,药物进入人体内,靶向分布到创伤部位后,释放氟比洛芬酯,在羧基酯酶作用下,快速水解成氟比洛芬,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镇痛作用。该药通过静脉注射可避免消化道局部刺激,对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有一定优势[1-2]。但随着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报告逐渐增多[3]。本研究中以1例疑似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引起低氧血症昏迷患者为例,采用诺氏评估量表(NAS)[4]评估患者昏迷是否属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3 岁,身高160 cm,体质量55 kg,因“右侧粗隆间骨折”入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8.2 ℃,心率(HR)每分钟72 次,呼吸频率(RR)每分钟15 次,血压(BP)173/78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诊断:右侧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症(重度);2 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冠心病。拟于8月16日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5 min 意识恢复,生命体征无异常,恢复室观察30 min后送返病房。回病房后,予进口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3E201P,规格为每支5 mL∶5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滴注过程中患者呈嗜睡状态,滴完10 min 后患者全身冷汗、呼吸急促,呼之不应,体格检查示,意识不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均正常。监测各项生命体征,BP 146/65 mmHg、HR 每分钟71 次、血氧饱和度(SpO2)91%。予以持续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2 g+维生素B6200 mg+普通胰岛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补液。患者呼之无应答,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偶有无意识活动,血压120/65 mmHg。体格检查示,患者呈浅昏迷状态,压眶刺激存在,左侧巴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略高。血气分析结果示,氧分压(PO2,64.5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28.60 mmHg)比正常值略低,总血红蛋白(tHb)96.0 g/ L(↓)、pH 7.38,碱剩余(BE)-7.50 mmol/ L,急查血糖11.47 mmol/ L(↑),考虑为低氧血症昏迷。予持续吸氧,补液以提供营养支持,静脉滴注进口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重症医学科会诊,予以吸痰,留置尿管,引出尿液450 mL,再查各项指标,结果示,BP 145/82 mmHg、血糖14.41 mmol/ L(↑)、PO267.40 mmHg(↓)、PCO225.10 mmHg(↓)、tHb 102.0 g/ L(↓)、标准碳酸氢根(CHCO3st)17.00 mmol/ L(↓)、白细胞计数(WBC)22.03×109/L(↑)、心肌酶谱各指标均升高。建立口咽通气道,SpO2维持在90%~95%。头部CT 示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见多发斑点状及斑片状略低密度影,边缘模糊,脑沟裂局部增宽、加深,脑室系统略扩张,中线结构无移位,未见明显出血点。转入重症医学科,给予特级护理、对症抢救,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予营养支持治疗。8 d后,患者意识好转,生命体征稳定,连续高压氧治疗,患者意识恢复明显,肌力缓慢恢复,48 d后好转出院。

2 分析与讨论

如何客观准确评价药物使用与ADR 的关联性一直是ADR 研究的重点。NAS 评估量表由加拿大药物学家Naranjo 等于20 世纪80 年代首先提出,后经改进和完善[5],已得到国际权威杂志的认可[6-8]。NAS量表由10个与ADR 相关的客观标准化问题构成,预先设置既定分值用于评估和确定药品的使用与ADR 之间的相关程度。总分≥9分,表明有客观证据及定量检测数据证实,药品与ADR 的发生“肯定有关”;总分5~8 分,表明有客观证据或定量检测结果支持,药品与ADR 的发生“很可能有关”;总分1~4 分,表明药品与ADR 的发生“可能有关”;总分≤0 分,表明药品与ADR 的发生“可疑有关”(即属偶然或基本无关联)。详见表1。

表1 NAS相关问题及评分标准Tab.1 NAS-related questions and scoring criteria

本例患者NAS 量表评分见表2。其中,第4 题所述在ADR 或药品不良事件(ADE)的个案研究中属再激发试验,其结果是确认药品ADR 因果关系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出于医学伦理学考虑及病理损害的不可逆性,几乎不可能进行再激发试验,本案例中亦未再次使用疑似药品;其他药品仍继续使用,ADR 未再次出现。第5题涉及面广,包括药物、病理生理、患者年龄、性别、心理等,要逐一考虑。GOOTJES 等[9]发现,术后昏迷与患者年龄大、有明显的术前并发症及有心血管病等有关。NEWMAN 等[11]亦证实,术后昏迷与肝病、肾病、全身性败血症、年龄大(>63岁)、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急诊手术、既往神经系统疾病、体质量指数(BMI)在25~29.9 kg/m2等有关,且1种因素导致术后昏迷概率为2.5%,3 种因素为18.4%。本研究中患者具有4 种因素,发生术后昏迷概率会增加,因此视为有ADR 的独立影响因素;第7 题涉及的内容通常未知,只有当专门研究该药品的药理、毒理或毒性浓度时,才有可能给出确定的答案。综上计算,采用NAS量表分析该病例得分为2分,判定该ADR 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使用为“可能有关”,由于该ADR 以前未见报道,且后果较严重,患者多次病危,导致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显著增加,因此判断低氧血症昏迷可能是由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引起新的严重ADR,但其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表2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致患者低氧血症昏迷NAS评分结果Tab.2 NAS score of patients with hypoxemia coma caused by 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

综上所述,对于同时有多种基础病的老年患者,临床药师应充分做好术前评估,重视围术期管理,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早期预防,提高手术安全性;对于术后昏迷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尽早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保持有效供氧,有利于苏醒;当发生ADR 时,首先应及时停药,然后从疾病情况和用药史分析,搜寻临床症状与在用药品的相关性证据,积极为临床提供药学支持。同时,NAS 量表用于评价和分析药品使用和ADR 是否具有相关性,具有简单明了、易于判断、评价结果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临床药师可以该量表为标准化工具,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低氧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氟比洛芬酯在乳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低氧培养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