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研究
——基于“亚类型”视角的分析

2023-02-17 12:26詹绍文焦娅男
生产力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耦合高质量科技

詹绍文,焦娅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全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正实现由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力、创造新空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经济新格局,不仅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两大系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若不能实现有效耦合协调或耦合协调程度不高,将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现良性互动的同时,也需要继续探究两系统间的内在关联,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高度协调,即二者的融合发展,力争实现从“类型受阻”向“类型融合”的转变。基于此,本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和不同耦合协调阶段下亚类型分类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文献回顾

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观点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和评价体系构建两大方面。高质量发展是指由低收入阶段转向中等收入,是由追求数量型高速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高质量发展的阶段[1],在系统分析视角下,它包含物质、政治、精神、生态文明等多个维度的增长和提升,是充分的、均衡的发展[2],涵盖了发展战略转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市场体系深化等在内的支撑要素,是由系统内各要素共同作用、综合推动的结果[3]。学者们分别基于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4],或是涵盖经济结构、市场机制、产品服务优质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级指标体系[5]。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创新、绩效评价和政策效果评估方面[6-8],多以科技型企业和区域城市为研究对象,如王栋和赵志宏(2019)[9]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创新作用的概念模型;成海燕等(2020)[10]研究了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二者互动关系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展开,即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两个层面。对于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11-13],Scherer F.M(1999)[14]总结了经济增长理论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的现实演变,强调技术变革是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关键的动力;丁涛和顾金亮(2018)[15]基于“五大发展理念”,分析了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地区绿色发展和协调显现出较强的推动作用,对共享发展和开放发展的推动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Trujillo 和Lacalle(2020)[16]发现科技创新的提高对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孙艺璇等(2021)[17]发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受各个科技创新要素驱动影响存在着差异。还有学者研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大多是基于面板数据进行时空演化分析[18-19],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呈现空间溢出效应,如杜江等(2017)[20]利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分析发现科技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受空间互动效应影响各地区科技创新也受到其他地区的影响;杨明海等(2018)[21]研究了八大综合经济区区域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在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下,邻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对其周边省域也会产生影响。

目前已有较多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文献,大多研究为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分析两系统阶段关系,如华坚和胡金昕(2019)[22]发现以上两系统总体上已初步实现良好协调发展,但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魏巍等(2020)[23]通过灰色关联度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发现,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初步实现协调发展。此外,还有学者从研究对象上进行了突破,张旭等(2020,2021)[24-25]从县域视角出发,先后分别以4 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相对成熟,研究普遍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对于不同尺度下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类型及时空格局演化实证研究少有涉及。基于此,本文以全国内地30 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2013—2020 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另外选取2013年、2017 年和2020 年在相对应耦合协调阶段基础上具体划分出耦合协调阶段的亚类型,以寻求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特征和规律,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及现实发展情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 和表2 所示。从全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出发,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五个子系统。利用科学技术投入、技术市场发展、人均GDP、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反映城市的创新水平,从就业、消费、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衡量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绿色发展质量主要衡量绿化覆盖率和单位GDP 废水及废气的排放量,通过贸易开放度、对外开放水平、外商投资企业数反映对外开放程度,用教育经费投入、医疗机构床位数、公共服务水平、城乡消费差异指数衡量共享发展水平。

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创新环境、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务三个子系统,下涉5 个二级指标,且所有指标均具有正向性。其中创新环境从科技创新主体(高技术产业、高等院校、研究与开发机构等)对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来体现,共选取6 个二级指标,科技成果可以体现科技活动的成果实现和转化效益,从产出水平和高技术产业化两个角度共选取4 个二级指标,科技服务从人员数和实践数两个角度共选取了3 个二级指标。通过对两个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共计选取31 项指标对全国30 个省市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测度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测度方法

1.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由于指标体系中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指标,为保证数据的平稳性,本文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使用熵值法求得表1 和表2 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算。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1)中,i为城市,j为指标,t为时期,Xitj为第i个被评价城市在第t年的第j个指标的观测值。式(2)为指标比重,式(3)为熵值公式:

为保证式(3)中的ln(Qitj)有意义,当取值为0时,用0.000 01 取代,最后运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出2013—2020 年全国30 个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Q为指标权重,E为熵值。

计算指标差异系数Gj=1-Ej,然后得到指标权重Wj:

运用线性加权,计算综合指标值It:

2.耦合度模型及类型划分。耦合度模型可以反映经济高质量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共振关系,其中值越大,说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越强烈,反之亦然。本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μ1和科技创新综合指数μ2,计算公式如下:

式(6)中C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取值为0~1,本文借鉴刘和东和刘童(2020)[13]的研究成果,将系统耦合度类型具体划分为4 个阶段,如表3 所示。

表3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度类型划分

3.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类型划分。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衡量的指标有所不同,造成两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想要深入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需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判断两者之间耦合是否协调,具体公式如下:

式(7)、式(8)中,U1、U2分别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科技创新综合指数,D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T为两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在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两系统关系时,二者同等重要,因此α、β均取值为0.5。借鉴田立涛和王少剑(2022)[26]现有研究成果,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划分,如表4 所示。

表4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划分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水平测度及分析

本文选取2013—2020 年的面板数据,以全国内地30 个省市(西藏自治区与港澳台除外)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13—2020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各省地方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EPS 分析平台,对于部分缺失数据已采用插值法补齐。

1.综合指数分析。根据上文已构建的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得出2013—2020 年全国内地30 个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U1)和科技创新综合指数(U2),本文选取2013 年、2017 年和2020 年全国内地30 个省市的综合指数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如表5 所示。可见,30 个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相比较之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先于科技创新综合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均值在2013 年、2017 年和2020 年分别为0.356、0.392 和0.432,整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指数均值在2013 年、2017 年和2020 年分别为0.112、0.127 和0.170,逐年上升,8年间增长了0.058,在2017—2020 年间增长幅度较为明显。但2013、2017 和2020 年经济高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均值都明显大于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指数均值,说明全国目前科技创新能力要实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5 全国内地30 个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综合评价指数

2.耦合协调度分析。从时间演变来看(见表6),8 年间全国内地30 个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不同程度的上升,且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高于其他三个地区,如表6 所示。同时,北京、江苏、广东等省份耦合协调度持续保持在0.7 以上,是实现同步、融合发展的领先地区。选取2013 年、2017 年和2020 年作为代表年份进行时间序列演化分析。3 个年份耦合协调三种阶段均有涉及,其中2017 年广东进入高度协调阶段,但在全国尚未大面积出现。

表6 2013—2020 年全国内地30 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具体可知,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介于0.269~0.98,大多处于基本协调阶段,广东省属于高度协调阶段,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并领跑全国,海南2013—2019 年一直处于严重失调阶段,但在2020年转变为基本协调阶段。东北地区耦合协调度介于0.384~0.522,大多处于基本失调阶段。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介于0.403~0.66,处于基本协调阶段,山西省则属于基本失调阶段。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介于0.124~0.649,处于基本失调或基本协调阶段,青海省则属于严重失调阶段。

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国不同地区所属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到西耦合协调类型等级逐渐降低的演变趋势。其中,基本失调科技创新受阻型(亚8)和严重失调科技创新受阻型(亚11)的范围不断缩小,说明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水平均在上升。2013 年、2017年和2020 年,东部的天津、上海、浙江、山东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基本协调科技创新滞后型(亚5),而西部的青海一直处于严重失调科技创新受阻型(亚11),2020 年东部地区的北京、江苏和广东都处于高度协调阶段,其中广东省在2017 年率先实现融合发展,其余地区大多处于基本协调阶段。山西、安徽、贵州和宁夏的耦合协调亚类型提升幅度较大,东部地区较其他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更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越高的省市,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越好且提升更大。同时全国大部分都处于科技创新受阻、滞后型,说明科技创新还未完全实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从“类型受阻”到“类型融合”的转变还未完全实现。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基于2013—2020 年全国内地30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了耦合协调模型,并分别分析了2013 年、2017 年和2020 年各省市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以及耦合协调亚类型的空间演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尚未完全实现从受阻型向融合型的转变。从时序上看,各省市的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但大部分处于基本协调阶段;从空间分布看,各省市耦合协调类型呈现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到西等级逐渐降低的演变趋势,具体耦合协调阶段处于亚类型中的科技创新受阻、滞后型。

(二)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为提升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实现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长效互动机制。促进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一方面,推动规则对接、机制对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营造良好的环境。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服务效果,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水平。同时,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服务人员及活动部署。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要融入产业,把产业和科学研究深度融合,进一步反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二是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缩小地区耦合协调差异,提升整体的耦合协调等级。对于高度协调的省市要继续保持优势,平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确保实现高度协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型,深化交流合作,扩大辐射范围,争取带动处于基本协调阶段的省市实现两系统的协调升级。对于协调状况较差的地区在稳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强化其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均衡高效的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协调,依托区域创新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自身协调度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制定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政策。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度的现实情况,应因地施策,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战略。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要着力分析发展不足,制定相关优惠和保障政策以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东部地区应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宣传方式,打造更加快捷的宣传渠道,让科技人员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最新的科技创新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促进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耦合高质量科技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