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追求 三融入 三育人
——党史教育进校园的区域实践

2023-02-20 08:23天津市静海区教师发展中心薛金生
天津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进校园党史育人

■天津市静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薛金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史教育进校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天津市静海区着眼未来人才培根铸魂,立足育人方式改变,立足全局面向全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为此,静海区党史教育进校园落实:三追求、三融入、三育人。具体而言,三追求:以史为镜追求信仰—以史为鉴追求志趣—以史为铭追求忠诚;三融入:融入三“Shui”教育—融入三“He”教育—融入三“Shi”教育;三育人:实施文化育人—实施课程育人—实施活动育人。

一、以史为镜追求信仰,融入三“Shui”教育,实施文化育人

以党史为镜子,做一个有信仰的人。“革命理想高于天。”区域党史教育进校园做到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方向问题、信仰问题、使命问题。党史教育进校园贵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推进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区域党史教育融入三“Shui”教育中,以“汉字+拼音”命名,本身让人好奇,尤其符合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想象欲。

党史教育实施文化育人的核心任务:尽责任。静海区党史教育实施新时代的“灵魂三省”:第一个“Shui”,我是谁;第二个,“Shui”为了谁;第三个“Shui”,我爱谁。“灵魂三省”成为中小学的校魂,学校的行动指南、言行标尺,成为砥砺前行的自我约束与自我修炼。区域党史教育落实到团队课、班队会、团队日活动中,紧紧围绕“灵魂三省”,让学生切身体验集体主义责任感,进而做到让学生爱家庭爱集体爱祖国,重点学习了“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特性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以史为鉴追求志趣,融入三“He”教育,实施课程育人

以党史为借鉴,做一个有志向和趣味的人。静海区党史教育进校园融入三“He”教育,三“He”即核、何、合。

第一个“He”:核,即核心,内核。课程建设要有聚焦意识,聚焦核心素养,聚焦留下一生印记的东西,聚焦大单元、大项目、大主题、大概念,即将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党史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实践,如抓好两个点:动手做家务爱家庭、动手做班务爱集体。教师要让学生动手做,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校长带动教师,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带动学生,更多地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学生动手做就会变得更加自觉,内驱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第二个“He”:何,即为何,怎么样。学问学问,先问后学,边问边学。区域将“何”的党史教育融入智育实践,动手做重在体验,贵在表达,赢在思考。学校结合党史教育内容动手做笔记、动手写反思,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校里,教师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干自己喜欢事情,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个“He”:合,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作用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落实教学研合一、教学做合一、教学评合一。如党史教育融合到劳育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走访农民的种植、培苗、收割、使用情况,学生记录、描绘庄稼成长全过程,在劳动、生产、观察、鉴赏中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在历经四季寒暑的学习、探索中受到党史教育。这是一种融合自然与人文的共生教育。

三级课程、三“He”教育、五育并举是为了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区域组织党史教育专题讨论分享活动,通过团队课、班队会、团队日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党史教育专题培训、专题讨论、专题交流,党史学习心得等征集评选等活动。

三、以史为铭追求忠诚,融入三“Shi”教育,实施活动育人

以党史为铭记,做一个忠诚于国家的人。区域党史教育进校园以活动促发展,重体验、重行动,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以动手做为切入点,践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让活动育人落地生根开花。三“Shi”,即时、事、实。

第一个“Shi”:时,即根据时势实施党史教育。每学年根据时令、节日、形势等进行教育,让小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党史的知识,让初中生能够掌握党史的基本知识,让高中生(含中职学生)掌握必备的党史知识,形成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学校开展好线上线下的学习宣讲活动,充分利用入学、毕业、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教育节点,有机地融入党史学习教育。

第二个“Shi”:事,即讲故事。将史实通过讲故事呈现给学生。把党史学习教育以讲故事的形式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各学校围绕《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语文》等课程目标,使师生共同讲好党史故事。重点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的红色教育元素,将之纳入校本课程,讲好讲活党史故事。如围绕党史中的革命精神进行宣传教育,各学校各年级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 次的党史专题教育课;组织革命精神主题巡讲、经典诵读、公益广告大赛等活动;邀请退伍军人、老战士、老模范、老干部等进校园、进课堂,分享革命经历、革命故事、先进事迹;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文艺节目表演、书法绘画作品创作等活动。

第三个“Shi”:实,即在实践中体验接受党史教育。如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开展祭扫缅怀、专题展览等活动;结合建党日、建军节、国庆节等,回顾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党旗在我心中,国旗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在线组织参观长征沿线重要革命纪念馆,组织线上红色“云旅游”,在线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数字场馆;深入开展“弘扬爱国精神、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等系列教育;指导学生重点在天津地方史、人物史上进行系统梳理,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走访革命前辈、专家学者等,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红色精神。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静海区党史教育通过三追求、三融入、三育人,实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切实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转化为做好学业事业的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进校园党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