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工程沥青路面工艺探究

2023-02-26 16:24汤裕睿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3期
关键词:摊铺沥青路面碾压

汤裕睿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

公路路面是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承载交通荷载和提供行车平稳、安全、舒适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常用的路面结构形式,其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因此,对公路路面工程沥青路面工艺分析,明确技术应用要点,给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1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概述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是指在公路建设中,使用沥青材料进行路面铺设和施工的一种技术方法。沥青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平稳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各类道路工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摊铺的均匀性和压实的效果。同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天气条件,对沥青的影响。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1]。

2 公路路面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技术

2.1.1 材料的选择。第一,加强材料存放时间的控制,以粗石为例,如果存放时间比较长,在其表面会形成一层粉料,对于该材料和沥青材料的黏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碎石和沥青黏附性检测的环节禁止应用水洗之后的碎石材料,否则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施工效果,对于实验检测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细集料在选择过程中,使用机制砂石材料,在没有该材料的情况下,使用石屑替代。第二,填料选择时,使用磨细的石灰岩石粉,为了使得石料和碎石更好的黏附起来,再矿粉中加入2%的水泥材料。第三,混合料制作过程中,沥青是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施工单位要加强质量检测,只有达到工程的要求,才能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应用。

2.1.2 材料的配比。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对于混合料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环节加强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控制。目标配合比是最理想条件之下的各种材料比例,生产会配合比是施工环节的配合比,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目标配合比的要求。在现场施工阶段,首先要确定目标配合比,在确定之后进行生产配合比的确定。通常来说,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在生产的环节,应用间歇式拌和机进行各种材料的加入比例严格控制,调整到最佳的运行状态,进而保证混合料的性能合格[2]。

2.1.3 材料的拌和。在配合比参数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进行混合料的拌和工作。该环节对设备的性能有着直接的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和阶段,温度、时间是重要的技术参数。首先温度较高时,会造成沥青材料的老化,运输阶段也会出现滴漏的问题,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温度过低会造成混合料搅拌不均匀性能无法达到要求。通常来说,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矿料的温度逐级递升,矿料温度达到200℃左右。其次,拌和时间。根据实验环节确定,通常来说干拌在1~2s左右,湿拌则在40~45s左右。在混合料的搅拌过程中,进行动态化监测,随时掌握混合料的性能,并作出相关参数的调整控制工作。

2.2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

在沥青混合料制作结束之后,运输到现场开展摊铺施工,在该环节摊铺温度和速度会对于整个施工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摊铺温度的控制。施工之前进行15min的熨平板预热,将其温度控制在130℃以上。其次,加强摊铺速度的控制。如果速度比较慢,会造成施工效率较低,影响施工工期,而摊铺速度较快,会造成表面平整度较差,影响路面结构的质量。因此,施工开始之前要进行试验分析,确定最佳的摊铺施工速度,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情况之下,尽量的增大施工速度。通常来说,中下层的摊铺速度为2.5~3.5m/min,上层速度调整为2~4m/min,摊铺工作开始之后,禁止随意调整施工速度,防止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现场施工过程中,上层和中下层分开摊铺施工,也采取混合摊铺的方式。如果采取分开摊铺的方式,上层结构施工中,使用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法,观察摊铺施工之后高度的变化情况,而中下层的摊铺施工则采取高程控制方法。混合摊铺作业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上面层和中下面层之间的连接情况,上层和中下层的横缝交错距离在1m以上,纵向接缝交错距离超过15cm。对于该公路项目来说,摊铺环节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方案的要求,设计采用双机联铺的施工方式,经过施工人员的综合分析,最终采取单机全幅铺设方式,以达到工程施工的标准要求。

2.3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技术

沥青路面摊铺工作结束之后,及时进行现场碾压施工,该环节对于路面结构的性能和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对于碾压施工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碾压设备,目前主要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及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不同设备的性能不同,使用环节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路机械设备。在本次高速公路项目碾压施工过程中,使用11~13t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及26t胶轮压路机进行,合理分配施工设备,应用多种设备共同进行,提高碾压施工效果。在沥青混合料路面碾压施工中,根据不同的碾压阶段,主要分为初压、复压、终压3个环节进行。初压环节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温度控制在125℃~145℃之间,从而达到高速公路路面碾压施工的要求,而速度则为2~2.5km/h。初压环节采取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不能应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作业是非常关键的施工工序,对于提高路面结构的密实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会碾压4遍以上,该环节的路面温度在125℃左右,并且速度增加到3.5km/h。本次工程项目复压施工采用的是胶轮压路机,其碾压重量为26t。终压环节是碾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影响路面结构平整性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路面温度在90℃~100℃之间。在碾压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得压实度性能合格,确保没有发生路面结构推移的情况,应保证碾压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所以要确保碾压施工长度加强控制,和现场摊铺作业施工同步进行,确保温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完成现场碾压施工作业,避免给路面结构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3]。

2.4 路面接缝处理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的环节,必然会留下一些接缝,所以对于接缝施工有着更高的要求,加强施工距离和平整度的控制。首先,为了保证接缝施工的平整度合格,使用长度为3m的直尺进行检查,确保上下两层的纵向接缝交错距离符合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通常来说,热接缝应交错150mm设置,冷接缝则要交错300~400mm,横向接缝的距离控制在1m以上。其次,现场施工环节,使用多台压路机同时进行。碾压施工作业接缝位置,尽量使用热接缝的方式提高结构施工效果。最后,在接缝施工过程中,按照道路的等级差异和不同层次的要求,选择和接缝施工形式,主要包含平接缝和斜接缝。接缝施工对于现场施工工艺的要求非常高,选择合适施工机械,明确施工工艺的要求,加强各个结构部分的施工质量管控,进而保证接缝位置的施工效果合格。此外,在接缝位置施工结束之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测,一旦存在质量性能不合格的情况,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解决和处理,确保路面结构的平整性和强度性能达到工程标准[4]。

3 应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加强沥青材料预制配比控制

①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这包括确定沥青、石料、填料和沥青稠化剂等原材料的比例关系,以及混合料的总配合比例。通过科学的配合比例,保证混合料的性能和质量。②选择优质的沥青、石料和填料等原材料,并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沥青应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耐久性和稳定性,石料和填料应具有合适的粒径和强度特性。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③在预制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精确的计量和称重。使用精密的计量设备和称重器具,确保每一种原材料按照设计配比准确投入,避免配比误差和不均匀的情况发生。④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的拌和过程是关键环节之一,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拌和对于施工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为此,必须采用专业的搅拌设备进行充分的搅拌,以确保各种原材料能够均匀混合,避免出现局部过浓或过稀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混合料样品的抽检和试验,以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性能指标。通过对混合料样品进行实验分析,评估混合料的均匀性,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发现混合料存在不均匀性或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调整措施,调整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或调整原材料配比,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5]。

3.2 严格控制材料运输时间

①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材料运输计划,包括运输车辆的数量、装载容量和运输路线等。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减少运输时间的浪费,提高物资的供应效率。②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卡车、罐车等,根据路面距离和运输量选择合理的装载容量和车辆数量。同时,确保运输工具的质量和可靠性,以减少故障和延误。③建立材料运输的调度和预警系统,提前安排运输车辆的出发时间和路线,及时掌握车辆的位置和运输情况。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处理运输中的问题和延误。④选择最短、最畅通的运输路径,避免拥堵和交通阻塞。使用导航系统和交通信息平台等工具,提前获取路况信息,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

3.3 落实清洁作业及现场管理

①在施工前制定清洁作业计划,明确清洁作业的内容、时间和责任人。计划包括路面清洁、设备清洁和材料清理等方面,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整洁。②划定清洁区域,将施工现场分为工作区域和清洁区域。在工作区域内进行施工作业,将材料和设备集中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污染扩散。清洁区域用于存放废弃物、清洁设备和进行清洁作业。③提供必要的清洁设备,如清洁车辆、清扫机械、高压水枪等,用于清理施工现场、设备和材料。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充分利用,定期维护和保养清洁设备。④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将废弃物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处理,如沥青残渣、废弃材料和生活垃圾等。设置垃圾分类容器和标识,指导施工人员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⑤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清除杂物、废弃材料和沥青残渣等。及时清理路面,确保路面干净平整,防止杂物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4 结束语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公路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合理的预制配比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工艺上,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为人们提供更安全、顺畅的交通出行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关注技术创新和经验积累,不断优化施工流程,推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不断迈向更高的水平。

猜你喜欢
摊铺沥青路面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碾转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欢迎订阅《碾压式土石坝设计》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基于Matlab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