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体系对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3-03-01 05:25李晴晴
南方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低龄基尼系数差距

李 根 ,李晴晴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60~69周岁人口在老年总人口中占比为58.78%,可见我国的老龄化呈现低龄化特征。低龄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维持在一定水平,该群体中一部分人可以进行适当劳动获取收入,但养老保险收入仍是老年群体的重要收入来源。中高龄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济来源除家庭内部转移支付外基本只有养老保险收入,故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对高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我国养老保险体系覆盖率持续提高,已经从追求广覆盖转为走向高质量,覆盖率的提高应有助于提升养老保险体系的公平性,缩小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但事实并非如此。对养老保险体系对低龄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的作用进行研究在老龄化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

有学者对养老保险体系设计的公平性展开了广泛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作用,发现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但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弱[1]。还有学者认为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正向收入再分配作用,但制度累退缴费机制使低收入群体的缴费压力更大,削弱了制度的公平性[2],非缴费型养老保险比缴费型养老保险更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有学者基于湖北省数据得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但对省内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未显现的结论[3]。总体而言,养老保险代际之间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已形成共识,而代内之间特别是对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还存在争议。对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可知,老年群体收入差距随时代的变迁变化较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地区老年群体收入相差悬殊;21世纪以后老年群体收入差距情况已转为农村老年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大于城镇[4];近10年老年群体的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但总收入及养老保险收入的城乡差距仍然较悬殊[5]。有学者对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老年群体城乡之间的收入结构及其分布存在显著差异[6],养老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城镇老年群体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7],不同制度间的基础养老金差距较大,加之个人账户积累值的差异使差距进一步扩大[8-9]。综合以往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养老保险体系总体上公平,但部分环节设计不合理;第二,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养老保险虽缩小了全体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但国内学者对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相对不足,且缺少动态分析。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低龄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和养老保险体系对这一差距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做出客观评价,为了解老年群体的收入差距现状及养老保险体系对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数据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

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情况采用国际常用的基尼系数作为参考,选用基尼系数几何方法进行测算;并采用Yao(1999)提出的分解办法[10],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得到养老保险分项收入的基尼系数,并测算各分项收入贡献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养老保险体系对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式(1)中,G为基尼系数,n为样本数;Pi为样本i占总样本数的比例,即1/n;wi表示样本i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表达式为Pi×mi/m,mi为样本i收入,m为样本人均收入;Qi表示从样本1到样本i的累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式(2)中,GF为F项收入的分项基尼系数;n、Pi代表含义同式(1);WFi表示样本i的F项收入占总样本F项收入的比例,表达式为Pi×mFi/mF;QFi表示从样本1到样本i的F项累计收入占F项总收入的比例。式(3)中,CF为F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PF表示F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1.2 低龄老年群体城乡收入差距

为识别城乡间低龄老年群体的收入差距,将样本按户籍分为城镇组和农村组,将基尼系数分解为组间、组内和层叠项三个组成部分,测算组间差距来表示城乡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组间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见式(4):

式(4)中,GB为组间基尼系数,作为低龄老年群体城乡收入差距的参考;PI表示第I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wI表示第I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表达式为PI×mI/m,mI为第I组的人均收入,m为各组人均收入。

2 数据来源与低龄老年群体收入结构特征

2.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为低龄老年群体,研究内容为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与养老保险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选取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2019年的数据,剔除2013年数据中出生年份为1953年以后和2019年数据中出生年份为1959年以后的样本,再剔除总收入和分项收入完全缺失或部分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2013年样本1 615人、2019年样本2 042人,筛选后的样本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将个人收入按不同来源分为6类,用F1、F2、F3、F4、F5、F6表示。F1为养老保险收入,包括退休金、养老保险金;F2为劳动性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兼职和业余劳务收入、个人农业经营纯收入(含各种农业补贴)、经商办厂和投资所得利润和分红等;F3为社会救助收入、村集体提供的福利等;F4为金融投资理财收入,包括利息、股票投资、红利等;F5为他人赠与及遗产继承;F6为其他项收入。

2.2 低龄老年群体收入结构特征

养老保险分项收入是低龄老年群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低龄老年群体人均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的52.35%上升至2019年的66.85%。除此之外,劳动性收入占低龄老年群体人均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的34.74%下降至2019年的25.43%。分析原因可能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较快,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高时,选择再就业的老年人口数会相应减少,因此劳动性收入占比下降。他人赠与及遗产继承收入小幅度下降,其他项收入结构无明显变化。低龄老年群体分项收入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低龄老年群体分项收入结构

低龄老年群体内部拥有养老保险收入的人员占比最高,由2013年的66.75%上升至2019年的70.76%,可见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面在逐步扩大;拥有劳动性收入的人口比例由2013年的55.48%下降至2019年的44.07%,分析原因可能为养老保险收入对老年群体再就业存在挤出效应。其他项收入拥有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低龄老年群体各分项收入拥有情况

2.3 低龄老年群体城乡分组收入结构特征

为进一步分析低龄老年群体收入结构特征,对样本进行分组处理,得到城镇组和农村组。城镇组中养老保险分项收入占比最高,由2013年的63.31%上升至2019年的79.58%,升高趋势明显。农村组中养老保险分项收入占比较小,由2013年的26.90%上升至2019年的30.09%,上升速度小于城镇组。劳动性收入是农村组的重要收入来源,2013年劳动性收入占农村组人均收入的56.02%,2019年劳动性收入占比为57.10%,相对稳定。城镇组劳动性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25.58%下降至2019年的14.47%,下降趋势明显。分析原因可能为城镇低龄老年群体多数为退休职工,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高;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发展较晚,保障水平较低,所以需要获得劳动性收入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故劳动性收入占比较高。分组分项收入结构如表3所示。

3 养老保险体系对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3.1 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分析

《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13年、2019年全体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437、0.465,对样本数据进行测算,得出2013年、2019年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基尼系数分别约为0.598 6、0.642 2,均高于全体居民基尼系数,可见老年群体内部收入不平等情况较为明显。

3.2 养老保险收入对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按照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分项收入基尼系数2013年为0.664 0,2019年为0.702 5,基尼系数扩大说明养老保险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扩大;劳动性收入分项基尼系数由2013年的0.565 2下降至2019年的0.547 7,不平等程度有所降低。养老保险分项基尼系数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率由2013年的58.06%上升至2019年的73.13%,是造成低龄老年群体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劳动性收入基尼系数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其他各项收入基尼系数及其贡献率无较大变化,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低龄老年群体分项基尼系数与贡献率

3.3 城乡分组分析

分别测算城镇组与农村组的组间基尼系数,分析低龄老年群体收入的城乡差距。经测算,2013年组间基尼系数为0.229 6,2019年上升为0.233 6,说明低龄老年群体收入的城乡差距有所扩大。对比低龄老年群体城乡分组分项收入情况(表3),养老保险收入存在较大的城乡不平等情况。低龄老年群体城乡分组基尼系数如表5所示。

表3 低龄老年群体城乡分组分项收入

表5 低龄老年群体城乡分组基尼系数

2013年城镇组与农村组的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535 9、0.570 4,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2019年城镇组与农村组的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557 1、0.666 2,农村组收入差距扩大更明显。本文对两组基尼系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城镇组养老保险分项收入差距扩大是造成组内基尼系数升高主要原因,农村组劳动性收入差距扩大是造成组内基尼系数升高的主要原因。其他详细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低龄老年群体城乡分组分项基尼系数及贡献率

根据测算结果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为:城镇低龄老年群体大多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保险与居民保险之间待遇相差较大,所以城乡组间差距呈扩大趋势;同时,农村组低收入者收入处在极低水平,与其他收入者之间差距均较大且数量较多,因此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大于城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拥有劳动性收入的人变少,导致劳动性收入分项的基尼系数变大。

4 结论与建议

选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年、2019年的数据,以基尼系数为参考,分析养老保险对低龄老年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养老保险收入不平等是造成低龄老年群体间收入差距过大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劳动性收入也造成了较大的收入差距。第二,城镇地区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面扩大,养老保险收入差距是造成城镇老年群体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第三,农村地区养老保险覆盖面有所扩大,且待遇相对均衡,所以农村组养老保险分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有小幅度下降,但劳动性收入差距扩大是造成农村老年群体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第四,养老保险收入不平等是低龄老年群体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针对当前养老保险体系的现状,以缩小老年群体收入差距为目的,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未参保的居民全部纳入,同时优化待遇给付机制,在物价上涨的基础上建立基础养老金的动态调整机制,并鼓励农村居民在承受范围内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确保居民的老年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第二,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推进,缩小两种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待遇差距,有效避免养老保险体系逆向再分配。第三,低龄老年群体选择再就业的比例较高,应为有能力、有意愿再就业的老年群体提供相对公平的就业机会,强化政策落实激励老年人再就业,缓解我国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趋势。

猜你喜欢
低龄基尼系数差距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低龄晚孕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