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金阙,蹴就经典
——北京建院为卢塞尔体育场倾注“中国设计”

2023-03-01 09:45本刊编辑部乔珂然
中国工程咨询 2023年2期
关键词:建院塞尔体育场

文/本刊编辑部 乔珂然

卡塔尔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

曾经,古人驰命走驿、高张云帆,漫述“一千零一夜”传奇,中华大地同阿拉伯世界千余年的友谊传承不绝。如今,沿着“一带一路”的征途,中国基建续写着中阿合作共赢的全新叙事,在大漠与大海相拥的海湾明珠,托举全球体坛盛事之高光。

四方辐辏、率土集流,刚刚落下帷幕的卡塔尔世界杯在2022年冬月点燃五洲激情,留下火热记忆:开幕式“白精灵”起舞翩跹、总决赛球王与豪门巅峰论剑……这一幕幕精彩片段中,都有迄今全球规模最大的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Lusail Stadium)的恢宏背景。而这座承载全世界球迷狂欢盛宴并荣登卡塔尔国家货币的体育场,更凝结着一支中国工程设计团队的辛劳与智慧。时间拨转至2016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中标卢塞尔体育场的大跨度结构设计方,成为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建设的重要组成力量,与这届首次在阿拉伯国家举办的足坛盛典结下不解之缘。

球场似沙场,工程胜竞技,正如绿茵场上奋力奔跑、密切配合的球员,北京建院设计团队奋战共建足球场馆的故事同样引人入胜、令人叹服。

前锋进取:潜心打造中东“鸟巢”

单刀成就豪杰,助攻需要团队。在与世界各地优秀设计机构的激烈竞争中赢得项目设计权并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北京建院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迎难而上的执着态度是核心原因之一。

被众多中国网友称作阿拉伯版“鸟巢”的卢塞尔体育场,可容纳超过92000余名观众并承担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是卡塔尔世界杯赛程最受瞩目的标志性建筑,其工程设计难度丝毫不亚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在由北京建院携手澳大利亚Aurecon、英国AFL等设计机构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中,北京建院承担了整座体育场最复杂的系统——主体钢结构和屋顶索膜结构的设计任务。这两项任务之所以艰巨,是因为体育场立面造型需要主体钢结构作强力支撑,而以主体钢结构为支点进行的屋顶索膜结构安装,则最终关乎体育场的完整结构体系的形成。

作为北京建院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朱忠义分享了卢塞尔体育场项目的设计历程和团队在工作中的技术创新。卢塞尔体育场建筑造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卡塔尔传统珐琅灯笼形象,其外立面图案取自传统阿拉伯金碗和器皿的装饰图形,巨大的马鞍形屋盖由轻盈、通透的菱形叶脉网格覆盖。作为世界杯决赛场地,体育场需同时满足大批量观众的观赛体验并严格控制体育场规模和造价,这给包含立面和屋顶在内的大跨度结构设计带来了空前挑战。为了给体育场打造一副安全、高效的“骨架”,朱忠义带领的北京建院结构设计团队潜心三年时间,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拼搏精神方面发挥优势,逐一攻克项目中结构空间受限、复杂索膜结构形态控制困难等技术难题,在结构体系、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并在设计中采用了深度达LOD350的BIM技术,从而在完美实现建筑效果和功能要求的同时,又兼顾结构体系自身的坚固、轻盈,更满足了世界杯赛程的高标准功能要求。

卢塞尔球场的外立面灵感来自于阿拉伯传统灯笼

回顾项目的整个设计历程,朱忠义感慨颇深:“这个项目是中国工程师走出国门、真正与国际团队联合设计完成的超级工程。在投标阶段,我们就提出了七种结构优化方案,不仅对每一种方案进行了分析计算,还给出了详细的优劣分析。这些工作给业主和合作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是我们参与卢塞尔体育场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我们能够参与这个项目的设计,也离不开中国铁建给予的大力支持。”

卢塞尔体育场屋顶几何尺度巨大、造型复杂,其结构被我国空间结构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董石麟评价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索膜结构体系”。针对该体系,设计团队创造性地研发了一整套复杂索膜结构形态分析方法,完美实现了建筑造型,解决了结构设计的核心技术问题。设计团队提出的由曲线V柱桁架、压环和幕墙桁架组成的主体钢结构体系,在保证结构高效受力、视觉效果优美的同时,极大节省了结构所需空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北京建院通过技术攻关化解大量此类难题,为工程设计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得到了卡塔尔国家元首的高度认可,展现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担当。

北京建院设计团队

中场续航:团队偕行深孚众望

桁架间的攻守兼备,需要智力与耐力的配合。卡塔尔世界杯是这项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体育赛事首次走进中东地区,而作为本届世界杯的主体育场,卢塞尔体育场可容纳超过92000余名观众,将举办包括决赛在内的10场重大赛事活动,是整届世界杯赛程最受瞩目的标志性建筑。在设计施工总承包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下,由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设计机构组成的国际团队合作进行方案调整和设计。考虑到卢塞尔体育场工程结构的高度复杂性,为了确保施工方准确实现设计思想、达到工程建设目标,北京建院在完成设计任务后,被项目联营体聘为顾问,为工程施工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为赛场建设保驾护航。

心怀本色,孜孜不倦。在技术服务过程中,从施工过程模拟分析到深化设计图纸审核,从材料加工到施工技术要点,从各类施工问题分析处理到与业主管理团队、项目监理团队沟通协调,北京建院团队以严谨的专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与项目各方一道,确保每一个建造环节都符合设计意图和质量标准。通过长期合作,北京建院的技术水准得到了包括业主等各合作方的高度认可。

心系远方,风雨兼程。无论是面对卡塔尔夏季高达四五十度的炙热高温,还是身处当前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建院工程师的身影从未在施工现场缺席。疫情期间,团队的设计师们也没有被病毒和距离阻隔,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贯穿建设过程的技术服务工作,为体育场按时高质量地建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凭借一以贯之的执着与努力,团队成员们将为这座世界杯主赛场的建设打上深深的北京建院印记、注入中国技术力量。

心有灵犀,运筹帷幄。作为曾经设计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的团队,北京建院设计师们的工程业绩给卢塞尔体育场项目的业主和各方留下了很好的初步印象。但最终真正“征服”大家的,还是团队在设计过程中展示出的扎实的设计水平、丰富的设计经验、言出必行的良好信用和极高的工作效率。朱忠义回忆,项目初期,为了尽快确定实施方案,团队利用卡塔尔与国内五个小时的时差,北京和现场两个小组全天24小时无间断接力持续工作了一个月,按照约定提交了各方均满意的方案。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团队与外方的沟通日渐顺畅,慢慢掌握了设计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以致在后来所有重要的会议,卢塞尔体育场的业主都要求北京建院出席,并且北京建院的专业意见都会被当作决策的重要依据。

努力总是伴随着收获,北京建院设计师们在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建设中的精彩表现,最终汇聚成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设计”形象。

后卫担当:岁月积淀卓越品质

金牌球星有赖竞技传统作坚实后盾,工程师的高光亮相更需岁月不断磨砺。卢塞尔体育场精湛的设计,离不开北京建院对于专业足球场工程设计几十年如一日的扎实深耕。厚积薄发终成卓越,环列卢塞尔呐喊声外的闪耀金光,只是北京建院在体育建筑领域深厚技术积淀的一抹缩影,七十多年光阴流转,体育建筑的设计和研究一直是北京建院的业务重点内容和长项。伴随共和国的新生与壮大,北京建院与祖国体育事业一道步步升腾。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体育事业刚刚起步,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极为欠缺,这个时期是北京建院与体育建筑结缘的开始。北京建院老一代设计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设计了以北京体育馆、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等为代表的新中国最高水平的体育建筑,为中国体育建筑写下不朽开篇。

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时机日益成熟。20 世纪80年代初到千禧之交,北京建院完成了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大学生体育馆、光彩体育馆、亚运村以及中国第一座室内速滑馆等一批原创场馆。这个时期的北京建院体育建筑设计团队敏锐把握和吸取国际最新体育建筑趋势,大幅提升了中国体育建筑的设计理念、技术标准和设计方法,使中国的场馆真正成为承办国际体育赛事的舞台。

百年奥运梦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北京建院是唯一参与北京历次申奥工作的设计单位,自2002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北京建院承担了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等新建场馆的设计,以及对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老场馆的改造设计。这一时期,建筑师们在高标准满足场馆顶级赛事功能的同时,开始考虑场馆赛后运营的多功能使用问题,以2008年奥运会场馆为代表的国际最高水准的体育建筑,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体育建筑的设计水平和建设标准。

昂首阔步近十年的新征程,北京建院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下解决场馆运营维护难题,顺应体育建筑设计新趋势,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北京建院在新时期完成的深圳湾体育中心、重庆华熙LIVE鱼洞体育馆等场馆成功完成了运营转换,在随后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中更是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后续运维使用功能,承担了国家速滑馆等4个新建场馆、首都体育馆等5个改造项目、16项赛时运营设计和临时设施设计工作,北京建院的体育建筑作品再一次向世界交出圆满答卷。此外,新近完成的工人体育场第四次改造也出自北京建院设计团队之手,这次改造遵循“传统外观、现代场馆”复建原则,在保留经典工体造型、外立面形式和特色元素的同时,融入现代场馆功能要素,赋予“大龄体育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介绍道:“七十多年来,北京建院在从事体育建筑设计的同时,一直坚持不懈地对体育建筑进行探索与研究,出版多部专著、编写规范标准、编制图集手册,研究方法论,引领着行业发展并不断创造新的高度。” 回眸七十多年来北京建院体育建筑设计走过的历程,北京建院几代设计师为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始终专注体育建筑设计,在技术上不断钻研探索、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响应时代发展需要,创作出卓越的建筑作品,引领几代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方向。

守正远航:内外兼修“蹴”成梦想

真知虽远在东方亦当求索,梦想虽远涉重洋仍当自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承接卢塞尔体育场等颇具挑战却惠及全球、利在千秋的海外设计项目,是北京建院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中国设计”品牌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主动投身海外市场,北京建院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企业影响力的同时,更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展示自身技术水准,让世界感受“中国智造”的优良品质。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与国际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紧密互动,体育的职业化进程、全民健身和场馆运营的日益成熟,凭借着5G 信息时代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中国体育建筑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创作天地。北京建院新一代体育建筑设计师将秉承前辈的情怀与执着,不断地创新理念、提升技术、完善服务,成就经典,超越经典,一如既往地为中国乃至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增光添彩。

阿拉伯谚语“金字塔是一块块石头垒成的”与中国先贤古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惊人契合,在习近平主席提出“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等倡议的新契机下,像北京建院这样优秀的中国工程设计企业必将稳扎稳打,有如层层基石一般,垒出中外多元文明合作共进的新高度。

猜你喜欢
建院塞尔体育场
Two Funny Men
去体育场所时如何防疫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时代建院
热烈祝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院90周年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浅谈点-连式ATP系统在埃塞尔比亚轻轨中的应用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塞尔论意向性与言语行为
热闹的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