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爷很吃香

2023-03-02 23:22李晓愚
阅读(中年级) 2023年2期
关键词:爆竹声纣王财神

李晓愚

在禁放爆竹的规定实施之前,中国人过年是一定要噼里啪啦放一通的。春节假期中哪一天的爆竹声最响?据我多年来被爆竹声吵醒或吵得无法入睡的经验来看,是正月初五。对于现代人来说,其他日子放爆竹不过是图个喜庆,但正月初五就不一样了,这天放爆竹有重要的实際功效——迎财神!所以不但要放,还得早早地放,狠狠地放。

古代诗词中描绘放爆竹、饮屠苏酒、贴春联等各类春节习俗的作品有很多,唯独关于迎财神的诗作几乎找不着。想想也不奇怪,文人多少带些清高之气,大概觉得迎财神这样的事儿有铜臭味,不写也罢。幸好清代文人顾禄在记录江南民间风俗的《清嘉录》一书中引用了一首竹枝词,从中可以窥见古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一年心愿一时酬”这句看似平实的叙述却暗含讽刺。很多人祭拜鬼神,多少有点儿“临时抱佛脚”的意思,逮个机会施点儿爆竹费、香火钱,却要求财、求官、求姻缘美满、求子孙发达、求万世昌盛。相当于扔个木瓜给神灵,恨不得神灵能“报之以琼琚”,这哪里是虔诚,根本是贪痴!“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财神爷爷很吃香,千家万户都来抢,所以要趁着夜色早早起身,赶在别人之前把财神接回自个儿家。“路头”指的是路头神,又称五路神,是清代苏州百姓供奉的财神。在中国传统的神仙体系里,财神出现得很晚,宋朝以后才有。论资历,他跟王母娘娘、嫦娥、寿星都没法比。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耕社会,重农轻商,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比较淡泊。直到商业发达了,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了,人格化的财神才被创造出来。有趣的是,中国的财神不是一位,而是一串儿,百姓看谁顺眼就把谁拉来当财神。就拿这位五路神来说,所谓“五路”即东西南北中五条大路,也就是说,人家原来是负责道路交通出行安全的神仙,愣是被拉来兼职干财神了。所以有人写诗讽刺道:“人为利所昏,所见无非利。路头古行神,今作财神例。”

五路神只能算偏财神,被认可的范围有限。还有几位财神名气大,美誉度也高,从他们的身上颇能看出中国人的财富观。第一位是文财神比干,他是商纣王的臣子。纣王荒淫无道,比干直言进谏,结果被剖心而死。比干之所以能当财神,一来因为忠贞,二来因为他没有心,也就不会偏心,能够公正地分配财富。第二位是武财神赵公明,他是太阳的化身,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法力无边。据说赵公明双目失明,看不见就不会用势利眼看人,不会嫌贫爱富。而正因为赵公明眼睛不好使,得跟着响声走,所以人们才使劲儿放爆竹,好把他吸引到自家来。第三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关公了。照说关羽当个武神还行,他怎么会到财神的行当里来呢?除了因为关羽讲信用、重义气,而这恰恰是经商之人最看重的品质,也许还跟关羽爱读书有关。关公像有很多种造型,其中一个造型是:关公一只手捋着长胡子,另一只手拿着一本《左氏春秋传》。打仗之余不忘“充电”,这就告诉我们“财富不会从天降,知识才是真力量”。

猜你喜欢
爆竹声纣王财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商纣王的暴政
南极仙翁、财神送宝
牧野之战
财神香火旺
财神到
象鼻财神
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