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小萝卜头》:用杂技讲述革命故事

2023-03-03 03:09何娟
人民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萝卜头爬杆杂技团

本刊记者 何娟

转碟、爬杆、抖空竹等非遗技艺精彩纷呈,烤鸭、鸡翅、红烧鱼等美味佳肴年味融融……2023年农历春节前夕,北京杂技团新创杂技剧《春望-小萝卜头》在万胜剧场拉开帷幕,致敬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用杂技表演、多媒体技术帮小萝卜头圆梦合家欢、望见新时代。

如果小萝卜头会杂技

“如果小萝卜头会杂技,比如缩骨功、飞檐走壁,他是不是就能离开监狱了?”

面对记者提问,两位小萝卜头的扮演者,李名扬和栗肖宇异口同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不会离开的,他的家人、老师和朋友在那里,他要留下来帮助大家传情报!”

“如果你们穿越过去,遇见小萝卜头,会教他一些拿手绝活吗?”

《春望-小萝卜头》剧照

“不会的!”两人立马摇头,稚气未脱的脸庞写满了认真,“学杂技太苦了,小萝卜头已经受够了苦。”栗肖宇的拿手绝活是爬杆和地圈,为了出演《春望-小萝卜头》,还加班加点勤学苦练,解锁皮吊新技能。一根皮带,三人共舞,年龄最小的他全程被保护得很好,“相比上一辈,其实我们不算苦,现在都不准打不准骂,安全第一。”想起师哥师姐的爱护,栗肖宇补充说道。

首演当晚,李名扬在爬杆环节意外划伤,贴上一块超大创可贴,一声不吭继续演出,再被问起,也全不在意,“小伤小碰,跟小萝卜头的苦相比,那是远远不能比,但我不会教他学杂技。”他当场掀起衣服,露出新旧不一的伤疤,满嘴讲述练习杂技的苦,满脸写着青春不羁的酷。小小年纪,就尝够了跌打损伤的家常便饭。回顾无知的年纪,懵懂的职业选择,他们仍有内心清醒且坚定的执着。“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这句话,是李名扬的微信签名。

“如果小萝卜头穿越到咱们这儿来了,你们会陪他做些什么呢?”

“带他吃好吃的,带他来北京旅游,去故宫、天安门、环球影城、游乐场……”说起这些,年仅13岁的栗肖宇,满眼都藏不住期待。年长他4岁的李名扬笑着表示认可,随后补充说,“还要送他去学校上课,要让他好好学习,享受和平年代的校园生活。”

李名扬和栗肖宇都曾有过校园生活,因为对杂技感兴趣,两人先后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杂技团。“小时候不爱学习就爱玩,没想到学杂技也逃不了文化课,此外还有很多提升艺术修养的课。”课余时间,李名扬喜爱阅读,目前在看《哈利·波特》,“因为东方杂技里的魔术与西方小说写的魔法有相似之处,希望我们以后也多些机会出国演出,还要参加国际比赛”。

《春望-小萝卜头》不是悲剧

公演10天,《春望-小萝卜头》持续上演新春合家欢。口口相传的英烈故事孕育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吸引男女老少携家带口捧场观看。中场休息环节,一众“小萝卜头”满场雀跃,还有人翻跟头、练倒立当场炫技;演出结束后,小朋友们又争相在大厅展牌前合影留念,表达对这部杂技剧的喜爱。“我们印象中的小萝卜头,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发育不良,小孩子看到可能会害怕。”家长李静认为,舞台上的小萝卜头形象,更能拉近与儿童观众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导演李佳轩多次强调,“《春望-小萝卜头》不是一部悲剧,2023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希望大家在戏里戏外都能感受到希望的珍贵”。正如海报上的口号:“生活,容得下一切美好”。

台前的杂技演员用肢体语言讲述革命故事,以小萝卜头为代表的革命者们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惊险不断,高潮迭起。幕后工作人员也积极发力,用多媒体影音技术为小萝卜头造梦圆梦,生动有趣,温情满满。主创团队用杂技演出,让观众朋友一家老少在春节期间重温家国情怀。

受疫情影响,剧组编排期间面临诸多考验。主创团队年轻化,并不意味着当前的杂技剧行业新人辈出,仅配乐团队,李佳轩半年内换过3个,“专门为杂技剧做配乐的作者并不多,行外人很难摸索到节奏。”对北京杂技团的演员来说,完整的剧目表演也让他们感到陌生,开发表演技巧、领悟角色魅力,需要幕后多做功课,“从技艺输出到演技呈现,从表演一两样拿手绝活到团队协作串联起一部完整的剧目,他们从认知到技能都要做出重大转变。”

光影技术丰富了舞台效果,五颜六色的光也容易干扰演员视线,增加演出风险。在多媒体方面,投影的字画最初由专业团队创作,最终选择找到一群与小萝卜头年纪相仿的小朋友绘制而成,“投影的画面很美很梦幻,但我们力求真实,展现孩子们心里的童真和他们眼里期待的未来。因为在观众心中,小萝卜头就只是一个8岁的小孩。”

李佳轩多次提到,“他只是一个孩子!”这位年仅33岁的年轻导演,早已为《春望-小萝卜头》注入了满满的父爱,“观众只看精不精彩,我时刻担心我的演员们可能会受伤。”

经过反复修改,2022年11月初,剧组才迎来首次联排。小萝卜头一生都困于牢笼,但是剧作涉及的场景相当丰富。31位演员诠释86个人物角色,舞台节奏有条不紊,幕后则是另一番景象,“一人分饰多角,换衣服、摘胡子,一分钟内改头换面。”在后台,随处可见跌打损伤药,时常听到缝纫机哗哗作响,“因为爬杆环节特别容易磨破衣服,我们都是一边演出一边补,缝纫机真能踩出火花来”。

专场演出前,扮演特派员的演员意外骨折。“如果我不问他就不会说,幸好我看出来了!如果连着演10场,病情肯定越来越严重,必须把他换掉!”说到这里,李佳轩心疼又着急。演员缩减,牵一发而动全身,大部分人员和环节都需要重新调配,才能让原本设计好的动作技艺一一呈现。

杂技剧的春天

杂技演员的职业生命,平均约为30岁。在杂技剧《春望-小萝卜头》的演职员列表中,35岁的邢晓静一人承担四个角色。除了为本剧担任制片人,他还分别扮演小萝卜头爸爸宋琦云、国民党局座、街头艺人。邢晓静长期退居幕后,时隔10年重返舞台,挑战大量高难度戏份,连续演9场,基本功底可见一斑,“只有加强训练,才能减少和避免意外。”

邢晓静来自中国杂技之乡——河北吴桥,6岁被选入吴桥杂技艺校,11岁被选入北京杂技团。他以爬杆作为擅长项目,在演艺生涯的黄金期,斩获多个国内外金奖,还曾多次随团出国巡演,跟世界顶级杂技团合作。

2010年,邢晓静远赴德国尝试转型幕后工作,以另一种身份感受到海外观众对中国杂技和中华文化的喜爱。“我们在欧洲130个城市都有固定的观众群,他们对于杂技里的中国故事很感兴趣,对中国杂技演员也非常有好感,甚至会拿着海报索要签名合影。”入行20余年,邢晓静见证行业巨变,完成了个人职业身份的华丽转身,但作为中国杂技人的文化自信,在他心中历久弥坚。

《春望-小萝卜头》演出期间,一批批观众前来观看。北京杂技团团长杨敬荣深为感慨:“这依然是中国杂技最好的时代,《春望-小萝卜头》演出圆满成功,推动经典在当下传承,促进历史与现代交融,拓展人文价值与科技内涵,兼具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凸显杂技人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守正创新,也象征着新创杂技剧的春天正在到来。”

猜你喜欢
小萝卜头爬杆杂技团
简论现代杂技中爬杆的技巧与艺术化演绎
写给小萝卜头的信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小萝卜头的故事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小萝卜头在狱中
一种用于电力维修的爬杆机器人设计
和小萝卜头比童年
——根据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编写
爬杆机器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