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校本行动

2023-03-04 13:13张国宝耿明莉
江苏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纽扣党组织思政

张国宝 董 杉 耿明莉

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过程中,报告为新时代“组织力提升”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

南京市复兴小学(以下简称“复兴小学”)党支部现有党员教师41 名,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5%。2021年,这支先锋团队荣获“南京市鼓楼区五星级党支部”“鼓楼区教育系统优秀党组织”称号。近年来,学校党支部以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党建专项课题为工作抓手,打造“党—团—队”一体化“大思政课”,以“红纽扣”党建文化建设为线索,探究支部工作新方法,推进组织力提升的校本行动。

一、深入挖掘组织力提升的研究基础

(一)研究背景

组织力是一个组织整合资源、焕发活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障,也是一个组织生命力、战斗力的显著标志,蕴含着丰富内容。[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据此可知,提升组织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成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2022 年,《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明确要求:“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由此可见,我们在党建工作中要夯实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基础,必须把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放在核心位置。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正是如何实现政治功能与业务功能的有机互嵌与融合。

(二)理论基础

党的十九大以来,专家学者就“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理论类研究中,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概念的内涵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其一,刘红凛、王同昌、赵大朋、简皎洁等把对内组织力和对外组织力看作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较普遍的观点。[2-4]其二,高振岗、江家城、寇清杰等认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由几种力形成的合力,组成的几种力占比基本相同。[5-6]其三,齐卫平、金江峰认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组织能力与治理能力的统一。[7]

实证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社区、机关等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探讨,其中研究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较多。[8-9]由此可以发现,学界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概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内涵界定不够统一,因此,对其提升路径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校本化研究路径

复兴小学党支部以“组织力提升的党建创新路径研究”为研究重点,着力把握当前提升组织力的重要任务及涵盖方向,建构指向组织力提升的学校党建创新路径总体框架(如图1 所示),以“党建+中心工作”“党建+行业特点”为研究路径,创生有效提升组织力的党建工作新策略;以提升学校党支部组织力为核心要务,通过实践参与等方式切实完善、提高学校党建工作路径、方法,推动学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图1 南京市复兴小学党建创新路径总体框架

在此基础上,学校党支部进一步确定了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对“组织力提升及党建创新需求”的现状调查,二是对“组织力提升及党建创新需求”存在问题的分析,三是学校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基本要求,四是指向组织力提升的学校党建创新具体路径。

复兴小学对指向组织力提升的学校党建创新路径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开展党内活动的能力,领导共青团、少先队的调配与整合能力,以及执行各项任务的能力,形成党建创新路径的内循环;提升对家庭教育的服务指导能力,处理与社会群众关系的能力,形成党建创新路径的外循环。学校内外结合,围绕具体工作强化组织建设,以抓好党组织的全面领导、科学理论武装、信息技术应用、组织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学校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科学方法与创新路径。

二、积极探索组织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党组织的全面领导

复兴小学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聚焦学校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充分发挥党带团、团带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方向,发挥学校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始终让党支部组织力成为带动学校发展的引擎,将党支部组织力变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

学校加强党的领导,着力提升政治领导力;健全制度机制,着力提升学校治理力;建强基层组织,着力提升支部协调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部担当力;促进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学校发展力,集中力量打造一支与社会改革相适应、教育发展相契合、学生需求相匹配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持续开展学校党建创新路径研究工作,在学校“力学·美行:向美而生,向善而行”办学文化的引领下,以“儿童+红纽扣”思政课、“教师+红纽扣”自习室、“红纽扣”宣讲站、“红纽扣”宏课堂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基于“红纽扣”党建文化创新党支部工作方法

1.建设“红纽扣”自习室,夯实“课程思政”基础

学校党支部以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党建专项课题“指向组织力提升的学校党建创新路径研究”为抓手,开展“一校一品”的校本实践,建立“红纽扣”自习室,让学校行政团队、党(团)员教师、青年教师在这个空间里学习“四史”、了解教育政策、交流教学新法,在多主题、多形式、多维度的体悟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学校以强化政治功能为统领,以党支部“课程思政”为纲要,以活动创新为支撑,开展了系列读书分享会,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教育的情调》《园丁与木匠》等著作,党员教师与书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重温入党初心,上好“读书思政课”;开展了“以师为师、以学促学、以美育美”主题教育学习活动,邀请全体复兴人在活动中寻找身边的好教师、发现身边的好教师、赞扬身边的好教师,讲好复兴教育好故事,上好师德思政课。在不断的实践中,复兴小学摸索、探讨并形成校本化的、有价值的、有独创性的“大思政课”新策略、新方法、新路径。

2.设置“红纽扣”宣讲站,构筑“大思政课”体系

学校党支部在充分学习《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基础上,以“红纽扣”宣讲站为平台,构筑“大思政课”体系,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复兴小学党支部委员会与校团支部、大队部联合创编了“红纽扣”宣讲站首期电子书。复兴娃学党史系列党课——“奋斗百年路,我是接班人”,让复兴人在落到实处的参与中明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百年大会上提出,“党的奋斗主题就是团的行动方向”。复兴小学党支部与校共青团及少先队联合,以“用声音探索世界,让梦想照亮道路”为主题,打造复兴小学“红纽扣”广播站,陆续推出十期“思政微课”,结合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多科目力量,讲好学科视野下的思政课,用“党带团,团带队”的形式接续党支部建设,打造思政学习“宏课堂”,构建大思政校本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新支架,夯实课题研究的基石。此系列微课要求党员教师讲好党史故事、团员教师唱好红色歌曲、队员家长介绍党员事迹,并以少年队员寻访红色教育阵地为线索,让师生在十节特殊的思政大课中“学党史、守初心、共成长”,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学校思政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复兴小学党支部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继续深化“红纽扣”党建文化的内涵,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以整体推进党支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载体,同时从创新支部活动、严肃组织生活、选优配强组织、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具体着手,确保学校党支部在党建创新路径的研究过程中,以更强的组织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纽扣党组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闪闪亮亮纽扣画
纽扣变变变
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