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影响因素与行为引导路径探析*

2023-03-05 22:36陈梦翔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素养

郭 静 张 乐 陈梦翔

(1.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2.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一、引言

阅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基因与思想的延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阅读逐渐渗入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我国把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全民阅读法》《全民阅读条例》等规章制度,从政府和法律高度来规范阅读,并提倡以数字化助力全民阅读。自1999年开始至今,共发布19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22年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1]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从人群分布特征来看,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群体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体。

大学生是国家基本人力资源的储备库,阅读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创造健康心智和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他们对数字化阅读有天然的亲近感和积极的求知(探索)欲,进一步加强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对青年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甚至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二、数字化阅读的发展

截止到2022年7月,以“数字化阅读”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检索,剔除和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之后,共检索到1775篇文献,主题词主要包括“数字化阅读”“图书馆”“阅读推广”“全民阅读”“新媒体”“大学生阅读”等,上述关键词侧面反映我国数字化阅读研究的基本情况。以“new media reading”和“digital reading”为主题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经统计整理共有827篇有关文献,国外学者注重从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层面揭示阅读行为规律与内在机理,其研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具体从三方面对数字化阅读进行学术研究。

1.阅读与数字化阅读

《中国读书大辞典》(1999)[1]指出,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有学者认为阅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阅读是指一切从符号中获取信息的行为;狭义的阅读则是指一种从书面语言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2]。随着新媒体发展,衍生出了数字化阅读、移动阅读、网络阅读、云阅读等阅读概念。王佑镁[3]认为,数字阅读是指依靠各种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以数字化形式获取信息或传递认知的过程。Lotta C.Larson[4]认为,电子图书是下一代青年的最爱,可分为在线可访问的故事、CD-ROM图书和下载的书籍。目前看来,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这两种阅读形态正同时服务于读者。

2.数字化阅读特点及影响

数字化阅读以方便快捷、存储量大、信息丰富、个性化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有相关研究表明,第一次接触数字化阅读的年龄群体正不断提前,他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数字土著”“网络一代”等,英文表述包括“digital adolescent”“digital citizen”“digital native”。

柴阳丽[5]发现移动阅读已成为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的首选方式。霍振响[6]等认为互联网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不同地区大学的学生在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和行为差别不大;女性相比男性对女性对娱乐新闻媒体的咨询需求较高。针对“深浅阅读”的争议,张国良[7]指出,阅读媒体终端不是决定阅读浅或深的关键因素。史明岑[8]认为电子书不存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线索来辅助记忆故事内容。石继华[9]等发现大学生新媒体接触率高,但是对新媒体认知不足,新媒体阅读素养欠缺。

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公共服务

在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阅读载体、阅读生态等方便有很大变化,这给担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的图书馆带来巨大影响和挑战。数字化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等限制,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信息传递,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利用率,师生获取资源更加便捷。

揣青阳[10]认为,对学生进行数字化阅读的针对性培训非常有必要,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花费精力组织推广和指导活动以提高学生数字化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余子佳[11]认为图书馆应建立阅读推广机构,创新服务推广方式,打造网络化的交流平台,创办主题阅读栏目,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一些学者提出利用商业化手段进行推广和服务,如数字平台和生产商合作,引进更多优质资源吸引广大师生,通过技术手段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三、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基本表现及特征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了解数字化阅读的典型特征以及把握时下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倾向表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总结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具有以下表现和特征:

1.手持式设备是数字化阅读首选工具

由于手持移动设备的便利性,可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的随时随地学习,另外移动设备一般都具备存储备忘功能,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文本展现内容,使阅读内容丰富多彩[12]。但有学者指出,手持设备较难支持学生的深度阅读,容易在多模态的阅读元素之间来回跳跃,导致阅读精力无法集中,且易使眼睛疲劳产生阅读倦怠。

2.不同阅读群体数字化阅读时间有所差异

从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来看,研究生和理科生学生群体在阅读时间上明显大于其他学生群体。大学里更多强调自学,研究生兼有科研压力和学业负担,这不得不使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取知识;理工科类学生因晦涩的理论公式、缜密的研究逻辑、密集的思维输出等,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用来阅读和思考,这两类阅读群体在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上一天至少3-5小时。

3.数字化阅读内容来源多样

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推文等社交媒体、阅读平台是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内容来源。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阅读内容呈现出娱乐休闲特征。大学生倾向阅读时间短、易读的内容,如娱乐八卦、时事新闻、文学读物。因存在学习动机,大学生对外语语言、信息技术、职业技术等证书考试的内容尤为关注。近几年,有声读物的市场用户规模正逐步增多。

四、大学生数字化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纳

大学生是数字化阅读群体中一个具有象征性的主力群体,其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字化阅读内容参差不齐,专业阅读能力薄弱

当下大学生阅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限,有娱乐化倾向。数字媒体时代,内容杂、传播快、智能化、精准推送功能愈发完善。这是一把双刃剑,读者能以最快速度享受优质内容的熏陶;对于部分意志力低下的大学生,劣质阅读内容将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2.数字化阅读工具发展滞缓,难以满足阅读需求

大学生对阅读内容、阅读同伴存在互动需求。在纸媒时代,触觉体验较为丰富,可随时涂写记录,易实现深度阅读,定期的读书会也可以让大家集思广益、友好交流;反观,在数字媒体时代,长期阅读屏幕易伤眼疲劳,更关键的是,数字工具操作繁琐且部分不具备批注、标签、收藏、沟通等功能[13],形成了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趋势不可逆与数字化阅读工具操作繁琐、易疲劳之间的矛盾。

3.数字化阅读思绪易受干扰,阅读心理意识浅薄

首先,移动终端将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阵地。移动阅读工具有消息繁杂、不定时推送、趣味性强等特点对心理意识浅薄的大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在阅读内容上。其次,数字化阅读需连接网络阅读,会因网络环境不佳易使读者产生厌烦心理;此外,碎片化、孤立化的阅读让大学生很难形成体系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容易受到无关阅读因素干扰,影响阅读效果[14]。

4.数字阅读素养培育明显不足,阅读兴趣不高

无论是何种阅读方式,当下普遍存在高校学生的阅读素养培育明显不足的现象,表现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时间较少、阅读意志力不强、阅读素养不佳。特别在意识、道德、能力三方面的阅读素养方面表现甚微[15],由于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各种娱乐APP加速疯涨,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学生课余活动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娱乐,这对于我国高校学生身心发展是一种极大挑战。

五、数字化阅读行为引导策略

阅读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其阅读行为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进步,对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有积极影响。为规范和引导大学生健康阅读,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创造条件。

1.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作用,激发大学生阅读兴趣

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时代发展扛起推动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大旗,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建立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关注大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健全软硬件设备设施、引进优质数字读物和产品。聚焦大学生对专业类、文学类、考研类、考证类等资源需求,结合图书馆自身特点,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源,并及时更新。可利用远程教育模式开设公开课,既扩宽了服务学生的渠道完善自身发展,又提升了图书馆的美誉度[16],以更新颖和优质的服务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引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2.注重家庭环境适应性,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

家庭对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培养阅读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小抓起。世界各国对全民阅读素养非常重视,如俄罗斯《国民阅读扶持和发展纲要》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其中主要侧重于提高阅读能力,即获取、组织、使用印刷型文献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公民阅读的积极性,扩大阅读范围和增加阅读强度。提升阅读素养,在家庭中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设合适的阅读场所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热爱阅读,提升阅读效果。

3.规范从业人员标准,制作精良的数字读物

数字阅读内容传播速度快、内容多而杂,不良信息很容易导致意志力和法律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分散注意力。相关从业人员是阅读信息的把关者,做好内容分类、引导正确舆论方向、审核信息来源、传播经典文化和制作高质量的阅读产品尤为重要。数字阅读资源的创造者更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因赚取流量而撰写吸引眼球等掺假、暴力内容。优质的数字阅读资源需要业内人士协同聚力,满足大学生数字读物的渴求。

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监管和推广体系建设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在组织协调、市场监管、政策推动等方面发挥着责无旁贷的作用。通过立法完善行业监管措施,以强制性手段规范网络中的不良传播制造行为,增强行业内部和大学生的守法意识,净化网络环境。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种相关资源,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为大学生的阅读权利和文化权益建立保障体系。政府还需制定阅读推广等规划,保障政策的落实落细和落地见效。国外的阅读法规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包含详细的规划方案,与立法相结合,保障政策落到实处,值得我国借鉴。

六、结语

科技发展催促着时代进步。在新技术的不断加持下,阅读场景也在迭代更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阅读方式。大学生作为新技术的探路者,喜欢挑战和接触不同阅读媒介,相比不同的阅读媒介,或许各有各的优势,但阅读将与人类永远相伴。大学生的阅读行为、阅读策略、阅读品质等特质和变化影响着他们获取信息的效果,相关学者可对大学生阅读特点做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素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