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03-05 22:36张芝娟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案知识点科学

张芝娟

(晋中市卫生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一、启发式教学应用于内科学教学的概述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它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弥补灌输式教学方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与素质教育的趋势相吻合,但目前启发式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并不乐观。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结合内科学教学特点,在对内科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启发式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内科学的教育质量、改善教学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思维创新精神。启发式教学法还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自身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将“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入内科学教学改革中来是有必要的,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内科学在中职卫生学校教育中,是一个主要的医疗临床专业,其重点是深入研究人类呼吸、循环、消化等各系统疾患的发生特点、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它与多科疾病学有着广泛的联系,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高。面对部分卫校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兴趣的现状,教师应该选择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恰当的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知识,进而提升我国中职医学教育的人才质量。在启发式内科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整体的教学是以病案为线索,以启发式的教学和学生为中心来进行[1]。

二、启发式教学的分类

1.对比启发

内科学这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时间紧,再加上临床见习病例没有同步进行,导致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负担都很大,有的学生前一天学到的重要的知识,第二天可能就会将这个知识遗忘,有的学生会出现认为同一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对所有人来说都一样的误判,做不到辨证论治,所以难以说出鉴别点来,也就是说很难消化和接受新东西。因此,教师能够做的就是在部分知识点中抓住关键,对不同知识点中的关键内容进行对比与分析。例如,把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加以对比,就可以从经典症状、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改变、并发症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对两者加以比对,总结出更有条理、更简洁,易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也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部分学生在掌握知识点时存在片面性和肤浅化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们将这些“弱点”视为学习中的挑战,看出学生的问题的所在,再通过事例让学生们恍然大悟,悟出课堂中蕴涵的道理来,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做到终身难忘。例如,教师在讲授循环系统疾病心衰处理技术后,为加深同学们对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反应的认识,可举例说明并引出相应课题,如一名严重心力衰竭病人合并心源性休克,用西地兰基础上采取抗休克方法以后心力衰竭情况缓解,可是很快这名病人就又出现了低钙惊厥的情况,试问同学们此时是应该静脉充镁的吗?部分同学可能会因为没有进行进一步思考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时教师就可以补充说明这将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明显的影响,即严重洋地黄类药物中毒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于这样类似的问题,运用对比启发的方式常常收效显著。

2.分解启发

内科学作为学习基础医学课后设置的一门临床学科,每新增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细分为学生己知、半知和未知知识三个部分。

已知知识:在这方面,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检测。比如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同学们都知道这个病,从病理学上已经学到了这个病的病因、病理,从诊断学上已经知道了这个病的相关症状,比如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和呼吸困难。从药理学上已经学了相关抗菌药的使用方法。对于这些相关内容都是教师提问然后学生解答,可以起到复习和夯实基础知识的效果。

半知知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们自己去得出结论。如前文中所描述的肺炎中变异性链球菌肺炎的出现,教师可以认为该病病菌不能形成内毒素和外毒素,从而引导学生们了解并相信该病患者在病程中没有出现过原发性肺组织坏死和空洞的形成,不会破坏到肺部的组织结构,当炎症散去以后,肺部组织也能完全恢复,甚至没有产生纤维瘢痕。

未知知识:教师要对这部分问题由浅入深,一一解释。例如休克型肺炎(含肺炎链球菌肺炎)等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要求教师加以解释,督促学生勤于思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有更具体的掌握。

3.设疑启发

人的思考大多是从疑问开始的,都是围绕怎样解题展开的。由此,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供难易适当,但需要经过适当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如此一来,这些学生们的思考就会被激发起来,目光也会被课堂吸引。设疑与启发比较有利于在导入问题之前提出,让学习者的精力得以集中。例如,在消化系统疾患急性胰腺炎中,教师就可以首先列举出一个临床上的案例:一青年人在来院就诊时是以急性腹胀、呕吐、腹痛、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并且该病人以往有酗酒、暴饮暴食的病史,也就是先向学生介绍这些信息,引导他们考虑诊断的方向,再适时介绍要教的题目——急性胰腺炎。让一节课循着“有疑无疑”的趋势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亦多有领会,这就叫好的开始,相当于成功了一半[2]。

三、启发式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课堂设置

1.病案导入

本文根据内科学课程中的要点、难度、学生知识水平等特征,对病案作出了细致的设计,并提供了若干具有启发性且能活跃学生思想,能最大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有效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学习习惯。必须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设定的课堂情景,必须要和课堂上所传授的重点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和贯通,病案导入时也要以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联想,让师生互动教学占主导地位,且不一定要在这一环节中获得解答,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刺激他们的学习兴奋点,通常对病案提出的问题获得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所在。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针对某一系列症状体征,按其侧重点设置问题。例如,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脾大、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以肝硬化个案为对象)用病案方式引入新课程或者新知识点,以引起学生好奇心及学习兴趣为目的,而病案又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线索。病案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层次,突出重点,能够覆盖教学内容。通过病案提出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正式启动启发式教学之前,需要针对内科学各系统疾病教学重点、难点对课堂进行设计并拟定教学病例,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当前的知识水平,并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有启发意义且能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问题,其中设计得较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群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满足其学习阶段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大多数时候教学案例中的病例会涉及教学情境,教学情境要和教学重点密切联系起来,以此来启发学生联想,增强师生互动沟通,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导入学习阶段不需要让学生立即做出正确回答,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在病例导入中提出问题需要结合教学重点,例如可提出问题:本例为什么会有脾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以设问的方式引发想象,迎合学生群体对病例的好奇心。

2.精讲与启发提问

先是回答病案中提出的问题。所谓精讲就是通过动画录像与图片的方式,图文并茂地来展开教学精讲,在此过程中应该生动活泼、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贴近知识点,并给学生提供持续学习的想法与动力。启发性提问阶段,就是运用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启发并训练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包括:比较提问法、层次递进法、设疑吸引法、反诘提问法、发散提问法等。

比较提问法。它主要训练学生积极地分析问题,让他们确切地认识并对比疾病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形成正确知识体系。例如,对比肝小叶和假小叶形态差异引出肝内血液循环紊乱造成门静脉高压,再比如,消化性溃疡病案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等都会表现为上腹疼痛,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从临床特点上如何区分呢?胃炎也会表现上腹疼痛,胃溃疡和胃痛又怎么区分呢?把精神状况作为一种肝性脑病的诊断依据,怎样和精神病相鉴别等。

层次递进法。这一提问方式,主要运用了学习者思维中连续性的特征,使学习者从层次递进的问题中了解知识点。如此,学习者们的思路就会有所拓宽,其所掌握的知识点就会加强,教师们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以一位肝大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案为精讲内容,通过阐述因肝硬化所致的肝内血循环紊乱症状,引导学生们提出门静脉可发生的高压情况。按门静脉收纳静脉血的各种不同路径,让学生们对门静脉高压产生的临床表现有一个更加深入认识,并告知学生们该病发病严重者可发生肝性脑病。

反诘提问法。教学中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作出错误解答后,老师有时不会直接改正,而只是补充提问反问,让学生受反问启发,进一步打开思路,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获得正确答案。此法以学生答题为基础,步步深入、步步提出新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得出合理的思考结果,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们深入钻研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对学生提高研究问题、处理难题的水平也颇有效果。例如,一种疾病诊断需要综合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有的同学想得不够全面会有错误,此时可再提一个补充问题反问一下,让同学们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错误结论并获得正确答案。

发散提问法。这类课题采用学习者针对一个问题或同一个现象提出各种观点、各抒己见的方法,使任何一种思想层面上的学习者在思考时都能够获得平等的话语权,从而实现培养学习者发散式思考的目的。内科疾病中的并发症,如消化性溃疡继续发展恶化,将发生哪些严重后果?肝硬化的进一步恶化有哪些后果呢?在回答这类试题时,教师应该想法加以引导,特别是后进生及平时不善展示的同学,对于其新颖独特的见解应及时加以赞扬,对于其错误应及时加以改正,充分调动每个同学学习的积极性[3]。

3.归纳讲评阶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完成前二个环节后,应紧紧抓住学生渴望辨别探究结果这一心理,归位支配,剖析错漏之处,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结果,在归纳总结和补充的基础上,对案例中提问的知识重点进行全面归纳概括,并发布出对病案中所提问题的恰当解答。随着教学改革和医疗实践工作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学教育和医疗工作的开展要求,而新型教学方法也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此必须采取创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医学课堂教学的作用。所以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以上讲和导、导和问、学和问、学和用等环节来完成教学内容。一改过去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单调乏味的状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本领,提高了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

四、启发式教学在内科疾病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学工作。从应用的角度来分析,启发式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群体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启发式教学所倡导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具备自主解决问题和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技能。内科学作为医学教育领域的重点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呼吸、循环、消化等各系统疾病发病根源、机制、疾病病理、临床症状、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效果等,与众多医学学科均有很深渊源。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如果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或者学习能力落后的话,恐怕就不可能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上达到理想效果。在教学层面上,启发式教学模式所追求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全情投入,从而提升学生内科学知识学习的品质[5]。

结语

总而言之,内科学启发式教学就是启发学生怎样思考,它充分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点,对于素质中职卫校的学生来说,启发式教学能够促进他们“三基”的培养,以实现目标教学要求。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并通过合理地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病案知识点科学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