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2023-03-05 22:36艾嘉琪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基础理念学科

艾嘉琪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引言

STEAM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理念支持。在护理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基础护理技术》是基础学科,也是核心学科,在课程的创设中,将STEAM教育理念贯穿始终,能够从多学科、多层面、多维度全面、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术与核心素养。

一、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关于 STEAM 教育,一般认为:STEAM 是统整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 等 21世纪人才所需的各学科核心素养与能 力的教育[1]。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在理论认知与实际操作两个层面护理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能够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 等学科维度进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科学层面能够系统的掌握所学基础护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在技术层面能够精准、灵活的掌握所学基础护理的实践应用操作,在工程层面,能够对基础护理的各个单元、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掌握,形成基础护理的综合能力体系,在艺术层面,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的需求,在数学层面,则能够实现在基础护理实践操作中的严谨、规范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

二、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思考

在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现路径选择上,可以从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供给侧与学生需求侧两个维度,进行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倡导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供给侧多元化教学创新探索。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应以供给侧,即培养学生基础护理技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导向下,依据课标的要求,按照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实现步骤,结合当前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全方位探索与实践,以提升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实效。从高质量实现STEAM教育理念与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视角出发,以自身现有学生基础,在基础护理技术学科自身建设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多样性、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提升[2]。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以及与学生学习需求适配性的途径上,以多元化层次、多学科维度为导向,通过课程讲授方式、理论知识掌握形式、能力提升实践操作等环节向不特定学生提供不同需要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服务学生范围的学科广度与学科的深度上实现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效能的提升[3]。二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突出服务需求侧的学生专业技术与综合能力的提升,面向不同学生群体提供定向、定制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设计。需求侧服务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内容进行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创设,在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运用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基础护理技术学科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提供普惠性学科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特定分层次的教学开展,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落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需求方的具体需求以及学生关注的基础护理技术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度和深度最大范围内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开展,从而使特定与不特定的学生群体都能够得到满足,并能够帮助需求侧解决思想上、学习中、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更好的实现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4]。三是在STEAM教育理念与课程融合的导向下,充分发挥新时代、新技术赋能学科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赋能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进而提升和促进学生以基础护理技术学科掌握与运用为引导的STEAM教育理念实现,在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高质量开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学习的愿望、需求,实现学生个体能力、技术与课程目标设定的能力、技术协同提升,则更应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维度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中,将信息技术赋能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项内容,更加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课程讲解直观化,大数据挖掘技术支持多学科、多层次教学内容的创设多元化,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分层次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从而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以及各项教学内容实施的精准化、有效化,并通过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STEAM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为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5]。四是加强STEAM教育理念融合,突出问题导向,解决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意识不强,教学实效性不充分;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认识不到位,缺乏更为广泛的认可,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和制约了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开展中,应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高职院校《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梳理、整改,尤其是在对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认识上,应从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培养学生基础护理技术学科专项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视角认识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进而持续实现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各项教学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三、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实施保障

对于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在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导向下进行系统性的各项学科建设实施。一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健全分层次教学管理制度。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作为护理学科自身建设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内容,其在实施中应在《基础护理技术》学科课标框架下开展多学科融合的护理技术、人文思想、逻辑严谨等为主体的教学的创设与实施,这是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同时在STEAM教育理念下基础护理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实施中,还需要根据基础学科教学的要求、学科发展的目标、学科预期取得成效等制定符合STEAM教育理念的《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建设制度,以制度规范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的各项教学开展,进而实现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规范性保障。二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强化责任分工。随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与导向,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标准持续提升,对于符合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STEAM教育理念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使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需求的推进进程加速,这就需要在STEAM教育理念融合基础护理技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学科交叉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更加准确,由基础护理学科具有较好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教师,负责各项教学的计划、实施、推进等各项教学工作,进而使STEAM教育理念创设与实施清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明确。三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优化教育流程。STEAM教育理念导向下的创新基础护理技术教学,涉及教师、教学、学生等多个参与主体和环节,因此,相互之间关联程序的严谨能够保证STEAM教育理念的规范,进而为高质量STEAM教育理念融合,提供基础性平台,在STEAM教育理念教学中,对STEAM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流程进行完善、优化。四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实施应强化评价分析,STEAM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对STEAM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施的效果评价与分析,通过教学实效的客观、准确评价分析,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措施,确保STEAM教育理念融入下的各项教学内容都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需求,动态全过程优化STEAM教育理念与基础护理学科的契合度,确保STEAM教育理念融合到基础护理学科教学中的实效。

四、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建议

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一项创新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这就要求在基础护理技术学科教学设计中,充分学习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创新理论,强化日常基础护理技术学科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梳理以及整改,并且动态完善基础护理技术学科教学应用体系以及应用方法、措施,使基础护理技术学科能够持续提升质量,更好的促进基础护理技术学科效能提升,更好的适应新时代、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基础护理技术学科需要。对于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建议。一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学习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创新理论,围绕基础护理技术学科的创新理论也不断丰富,为基础护理技术学科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因此,基础护理技术学科质量提升应充分的学习、掌握和融合创新理论,与自身教学实际进行深度融合,转化为符合教学实际、培养需要的具体措施,进而提升基础护理技术学科质量和效能。二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强化基础护理技术学科中存在问题的梳理以及整改,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探索性、创新性工作,在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开展过程中,应常态化开展教学梳理、教学总结,及时修正各类问题,使基础护理技术学科能够始终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保证基础护理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问题的同时,也应对基础护理技术学科中取得的较好成效以及有效做法进行总结、推广,为后续更好的开展基础护理技术学科教学探索与实践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实施参考。三是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动态完善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工作体系及工作措施,根据基础护理技术学科需求不断提升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质量,建立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工作管理体系,实现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工作质量持续提升,进而形成符合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实际,符合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与核心素养培养需要的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工作体系,并且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出符合教学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全方位数学素养与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使基础护理技术学科工作具有实效性。

结语

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探索,在具体实践中,应充分认识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内涵,将STEAM教育理念的实施内容贯穿于教学实践,做好相应课程设计,从而实现课程培养人才专业技术能力与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目标和要求。

猜你喜欢
基础理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