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设计和实施思路探讨

2023-03-05 22:36彭远慧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活动

彭远慧

(常德博物馆,湖南 常德 415000)

作为一个面向公众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博物馆为社会提供了多类型的发展服务条件,集文物保护、文化研究、艺术欣赏、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正是由于博物馆社会属性的特殊性,使得其具备提供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设计的基础条件,并伴随社会的持续发展逐渐将自身工作重心予以转变,完成物品的保管职能至教育职能的转化任务,继而在博物馆教育基础上持续探索并积累更多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充分发挥博物馆自身教育功能优势奠定坚实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类型与设计要点,包括参观过程的讲解、专题展览、博物馆课程、实践活动、教育读物、教师培训、志愿者活动等,基于对博物馆中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的重要意义的分析,从人才待遇提高、教育战略制定以及提高对工作重视三方面阐述了项目实施建议策略。

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类型与设计要点

1.参观讲解

以学校牵头组织青少年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是博物馆与学校进行合作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常德博物馆常年开放的教育活动项目之一。此类参观活动除去常规讲解外,也同样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活动项目的参与机会[1]。

2.专题展览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展的专题展览活动,主要以未成年人与中小学生作为主要的开放对象,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与参观讲解的重点不同,专题展览更注重围绕的主题与由此延伸出的教育内容,所营造的教育氛围相对较强。以“红色印记,百年征程”专题展览为例,通过参观此类专题展览让青少年们可详细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艰苦奋斗内容,进而形成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切实感受国家强大的来之不易。

3.博物馆课程

博物馆课程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基于博物馆自身特色,将青少年作为授课对象所开设的具有一定主题的教育课程,例如常德博物馆所开设的“初识古文字文博课程”,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了有关文字演变的一系列知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青少年感受到了文博课堂的魅力与文字背后的韵味[2];第二种是基于合作学校的校本课程所开发的专题课程,与教材内容结合得更为紧密,其主要目的在于加深青少年们对校本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博物馆所开设的关联学校历史学科的讲解课程,在丰富孩子们历史知识储备的同时,也由于开设课程与历史、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的密切联系,夯实了孩子们的相关知识基础。

4.教育读物

博物馆为青少年提供的教育读物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多数博物馆会推出的教育手册、针对各项展览所编写的专业书籍与杂志等。围绕博物馆具体工作内容与对应主题所编写的读物,需要建立在博物馆对现有历史资料与推出主题的深入研究之上,并结合所展开的教育工作实践经验,此类读物同样是博物馆工作研究与教育实践的重要展现成果。

5.教师培训

博物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同样涵盖了教师培训这一形式。基于活动实践可积累更多的培训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教育活动流程。由于青少年自身能力有限,因此在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时,通常需要教师在旁进行科学引导,继而保证青少年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教育资源与实践经验,加深对博物馆藏品历史与主题活动的深刻理解。

6.实践活动

围绕博物馆所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均可归入实践活动范围内,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强调青少年自身参与性与实践性,关注青少年在活动中的体验感,从而让青少年在亲自观察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积累合作社会经验[3]。以常德博物馆于2022年暑期所开展的“了解历史,探秘博物馆”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为例,孩子们在拼出自己喜爱的拼图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展厅参观,让孩子们在聆听讲解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比照拼图找到了展厅中的藏品,此类类似“寻宝游戏”的活动进一步激活了青少年的活动兴趣。实践活动的展开让青少年们可自主学习建构并获取到学习经验,表现出了较强的情境性与互动性特点,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是当下常德博物馆重点投入开发的主要教育活动形式。

二、博物馆中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的重要意义

1.对于博物馆的意义

博物馆所开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具有学校组织教育延伸与补充的重要作用。基于对以上教育活动类型与活动设计要点的分析,可看出当下教育改革新理念与博物馆自身所具备的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工作的要点之间存在着诸多契合之处[4]。因此,将博物馆工作与教育活动相融合,从而为学校、青少年提供更为完善的教育服务,可视作为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未来自身持续发展的改革方向。在当下的社会教育形势下,为博物馆提供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实现社会价值的更多机会,若能够强化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并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将为博物馆提供更为清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博物馆自身也应革新自身工作方式,针对学校与青少年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新需求梳理活动的实施思路,制定新的工作方案,以更好面对来自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挑战,对于博物馆来说,该过程同样是锻炼自身、助力发展的绝佳机会。

2.对于学校的意义

若能够从学校的视角出发,将看到博物馆在当下基础教育改革形势下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其也是展现博物馆自身优势的关键过程,其能够给学校所提供的帮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体验要素

由于博物馆的特殊性,使得其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核心在于给予参观者的独特体验,此种体验同样也是吸引青少年们的独特资源。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此种体验更具有特殊意义,满足青少年们对知识增长、创新以及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的同时,所提供的超验性体验也是带领其脱离日常生活的关键途径,让其进入到一个充满思考与记忆的新世界。此种特殊的体验将让青少年在关联情境中自然而然产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且能够根据环境所提供的不同机会做出相应反应,以更饱满的姿态去接受学习内容。

2.2 关联学校课程的教育活动

博物馆为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博物馆的多数资源均能够与学校课程内容完美结合。以艺术类课程为例,可充分利用博物馆所收藏的一系列艺术珍品,例如常德博物馆所开办的根艺展,多数根雕艺术品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神话等为素材,可让青少年们从中了解到独属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5];历史课程可基于常德历史展,从史前探源、墟中觅史、汉后撷珍、悲壮抗战英雄城四个板块中获得历史信息,助力学校教学。建议学校强化与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以开发出更多的校本课程,继而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予以充分发挥,此过程对于学校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

2.3 提供给教师更多的优质培训条件

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展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其中的关键因素-教育现场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来往密切,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影响。从博物馆角度来看,教师将为博物馆与学生之前架起一道沟通桥梁,而博物馆同样需要教师传达给学生相关资源信息,引导学生参与到围绕博物馆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中。教师同样能够基于对学生体验需求的了解制定对应教育方案,为教育活动的后续开展提供基础条件。以常德博物馆为例,积极开展教师联盟,围绕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展开探讨,结合学校课本,开发出新的参观活动,让学生在结合课本的情况下,使其获得不同的参观体验。

三、博物馆中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实施思路建议策略

1.组建高水平教育队伍并提高人才待遇

很多博物馆的现状是,讲解员即是教育者,存在不够专业、日常讲解工作繁重等现实问题,专业性与精力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此外,从专业角度来看,教育活动的专业性与学科专业相关联,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人才匮乏,且符合要求的人才在现有的薪资待遇下不具备长期性。此类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水平,且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博物馆自身发展极为不利。由于有力保障条件的缺失,使得教育部门整体工作能力与预期教育活动的组织要求不匹配。为实现博物馆教育活动组织与教育实践目标,首先需要将教育工作放到首要的工作位置,并将教育部门负责人在博物馆的管理地位予以提升,为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倾斜条件。此外,还需要提高教育人员在博物馆工作的薪酬与待遇,提高对博物馆教育活动的重视,以从根本上解决以往博物馆教育活动组织效果不佳的问题。

2.制定科学教育战略规划

从博物馆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制定科学教育战略规划极为关键,是工作重点明确、保证教育资源调配合理性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博物馆与学校的教育合作过程中,教育战略规划更显得尤为重要,是教育工作宗旨明确、阶段性目标确定以及资源类型保障的核心,为组织更为完善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条件。制定教学战略规划应作为博物馆组织教育活动的指导基础,其也是有助于博物馆工作发展系统化与持续化的有效保障,奠定了博物馆中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

3.提高对博物馆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

当下我国多数博物馆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展览与对收藏文物的研究方面,教育工作的研究投入相对较低。在这一现实情况影响下,部分博物馆并没有形成争取的教育理念,且长期未能明确目标对象、活动项目设计、方法理论以及效果评估的要点,不利于博物馆教育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从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情况来看,由于对教育工作深入研究的不到位,使得博物馆无法针对性地提出匹配青少年实际学习需求的教育活动实施思路,组织的教育活动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再加上活动效果科学评估处于长期缺失状态,在学校课程、教育理念的革新内容未能明确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博物馆与学校、社会组织等的教育合作与组织活动效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强化教育研究工作的作用重点应从以下几点内容入手:

第一是强化对青少年的研究,明确青少年在不同教育时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在不同环境下所展示出的行为特点,深入分析青少年的学习兴趣点与学习行为,有助于完善教育活动方案,继而将博物馆资源优势予以充分发挥;

第二是强化教育活动评估工作体系,确保对教育活动绩效的评价科学性,继而保证对博物馆教育成绩与不足之处的认识全面性,为后续工作方案与活动组织流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完备条件,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第三是强化对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强调对教育改革与教育理念革新的研究重要性。此环节在深入了解青少年学习特点与心理变化的同时,也同样是加速博物馆教育理念更新的前提条件;

第四是提高对博物馆教育学科建设环节的重视,进一步强化博物馆文化传播意识。基于对职能部门的建设完善与功能加强,可形成新的工作方法与教育活动的组织理论,为后续活动组织工作与文化资源优势发挥提供完备条件。

4.强化与校方、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

作为博物馆与学校组织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保证双方的沟通交流顺畅性极为关键。若想实现教育活动组织目标,就应明确与校方之间的交流重点,提高对教育活动细节完善环节的重视。以基地学校、教师研习会等为例,是当下对博物馆与学校之间有效交流与活动组织的前提条件,针对这一方面的有益探索,可达到对教育活动体系予以进一步完善的预期目的。因此博物馆需加深与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的交流,并逐渐将交流过程延伸到整个教育系统,将博物馆文化交流、内容传播以及教育活动组织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进而达到对基础教育革新的根本目的。从常德博物馆所组织的文化课堂、暑期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青少年们通过参与到活动过程获得了无穷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了更多知识,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无论是对于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组织,还是博物馆来说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想要切实保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项目实施效果,就需强调人才待遇提高、教育战略制定以及提高对工作重视三方面措施落实的重要意义,以进一步提高项目推进效率与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博物馆建设事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青少年教育活动组织方面。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从基础教育角度出发,明确教育活动项目设计与实施要点,结合博物馆教育属性与资源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方案,为教育与博物馆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博物馆青少年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青少年发明家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博物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露天博物馆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