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1+X”证书社会需求现状及对高职护理教育的启发

2023-03-05 22:36郑潇含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学历职业技能

郑潇含

(枣庄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80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养老护理的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而与之相对应的,护理专业“1+X”证书制度在护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21年2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公布;2022年3月1日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式施行,将原来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两种制度合并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了更好地开展护理专业“1+X”证书制度相关工作,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护理专业“1+X”证书社会需求现状进行分析讨论,而后提出优化提升高职护理教育效果的优化策略。

一、护理专业“1+X”证书社会需求现状

1.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背景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健康服务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产业之一。国家为支持健康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随着健康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实施,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卫生健康相关的工作及行业发展,在“强基层、补短板、筑平台”工作思路下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工作。而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对生活质量及医疗养生保健服务等因素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了我国居民对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和传统医疗模式向智能化护理服务模式转变而导致的“医养结合”及医养服务需求增加等因素促进了“健康中国”战略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1]。

2.各级医院对护理人员的招聘条件

各省市医院在招聘时会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全科护理学考试》作为护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对于非执业护士而言,考“全科护理学”和“全科医学”的难度较大。对于已经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培训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所以考试通过率不高。目前部分医院在招聘时仅要求考生具备护士资格证,而未要求取得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科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证书。由于非执业医师可以考取这些证书,所以部分医院要求报考护理学专业或者非执业资格考试科目的考生必须取得这些证书才能被录用。

3.学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等要求

学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工作经历是影响考生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学历越高,从事护理相关工作的可能性越大。“1+X”证书是由多个不同职业的技能证书组合而成,考生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获得相关技能后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从数据可以看出,学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工作经历对考生就业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岗位方面,要求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时需要有临床专业背景;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也需要具备相应能力来提高竞争力。其中,学历方面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考生占比超过80%,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方面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考生占比超过80%,但也有个别考生没有相关的学历,如护理技术专业专科生,仅有30%。而对于工作经历方面要求是专科及以下的占95%。

由此可见学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等因素对考生就业具有一定影响。不同学历条件下报考护理专业“1+X”证书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其中,本科以下学历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为81.8%;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比为60.8%。

4.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临床护理工作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求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否需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68.4%的人员选择“需要”,选择“不需要”的占比为11.3%。这表明现有医疗护理体系没有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科学评价。另外,还有34.6%的人员表示:国家没有出台相应标准来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部分人数占比为13.8%。

对于现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作用,大多数医护人员都表示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临床实践需求来评定和使用,以避免出现因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造成护理失误。在“你认为现有护理专业职业技能水平等级证书(含初级、中级或高级)对临床工作有用吗?”选项中,有60.7%的人选择“没用”。

在调查问卷中,在“你认为现有护理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作用”选项中,选择“主要是对从业人员进行能力评价”或“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资格认证”及“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并提供技术培训”的占比分别为71.0%、63.5%,选择“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时可作为加分项”或“获得省级以上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可作为晋升职称、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享受相应待遇”的占比分别为18.0%、20.5%。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临床护理工作者认为目前临床实践中最急需的是通过国家等级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获取上岗资质,提高就业能力。在职业技能鉴定需求中有56.8%的考生认为护士执业资格证和护士执业技能鉴定证书非常重要。

二、基于护理专业“1+X”证书社会需求现状的思考

1.护理专业学历证书是基础

在调研中发现,学历越高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其“1+X”证书获得的比例越高。学历高低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历高低与“1+X”证书获得的比例成正比关系,学历越高获得“1+X”证书越多,反之则相反。

在本次调研中,数据显示出我国医疗卫生人员学历整体水平偏低,这与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有关。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主要采用以中专学历为起点(如中专、大专、本科)、以中专毕业为起点(如大专毕业)、以大专毕业为起点(如大本)进行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层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模式,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不相适应。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和护理行业。但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因此急需加强高职护理教育,使学生具备与专业岗位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是当务之急[2]。

2.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补充、强化和拓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要求更高,其健康状况往往与医疗护理、子女照料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护理人员需求量不断上升,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是对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的有力回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和掌握实践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认证及证明的过程,并与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政策、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政策相衔接;同时也是在学校学习阶段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并获得相应考核结果的过程;更代表了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职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认可程度。在“1+X”证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根本目标,根据社会及市场对护理人才需求进行精准培养、科学规划和合理设置证书类别与等级。

三、护理专业“1+X”证书社会需求现状对高职护理教育的启发

1.加强顶层设计,适当增加护理专业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

“1+X”证书在我国的推广,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统一领导和协调机制,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健康发展。通过对试点院校护理专业学生“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情况、考核标准、培训方式以及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发现现行试点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式单一,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2)考核标准与职业标准不相符合。由此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顶层设计;并将其纳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其作为考核学生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

并且还需要加大“1+X”证书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其重视程度;要把“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与落实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康中国战略,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中广泛宣传,并将“l+X”证书制度贯穿到整个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体系中去。

“1+X”证书试点是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对提高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加快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1+X”证书制度教育路径

2.1 构建护理专业群“1+X”证书制度“宽基础、多方向”课程体系

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建议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将《医学英语》《护理学导论》等核心课程改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1+X”课程模式。针对目前医学英语、护理学导论、心理健康护理、医学英语口语等专业外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将上述4门课程改以“1+X”模式组织教学。期间通过对相关证书等级标准进行解读和学习,以此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并且还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各院校护理专业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并组织编写与“1+X”课程体系相关的教材[3]。

2.2 重视硬件建设,支撑“1+X”证书教育培养模式

“1+X”证书制度教育的开展一定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撑。为保证“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教育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重视“1+X”证书制度培训基地、实验实训室、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这四大重要的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为实现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1+X”考试认证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期间需要落实好以下方面内容:

2.2.1 在护理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中要加大力度建设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

2.2.2 强化临床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科学性、系统性及针对性;通过加强实践训练力度和实践操作标准等的规范性,提高实习护士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2.2.3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夯实“1+X”证书制度教育基础。

加强校内“1+X”实践平台建设和校外实训资源整合。通过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室及护理技能综合实训室的建设等举措,完善“1+X”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共享。

2.3 创新“三教”模式,激发“1+X”证书活力

2.3.1 教师应具有“1+X”证书制度学习的意识,加强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岗位,确定专业课程结构、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实现“专-证”相结合。并且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通过课堂讲授、模拟教学、临床实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能。

2.3.2 学校引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与证书制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1+X”证书制度教育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组建由多学科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制定相应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专业建设标准、课程计划、教材编写等内容开展“1+X”模式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工作。

2.3.3 企业应积极支持“1+X”教育实施,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相关设备资源;主动与专业合作机构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此使得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得到优化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护理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1+ X”护士证书制度的实施,是为了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建立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将需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起点,以社会欢迎、企业认可、学生愿意学习为基本准则,将“1”与“X”充分结合起来,进而更好地提升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并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学历职业技能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