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环境下文化馆的创新发展

2023-03-05 22:36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馆文旅旅游业

徐 伟

(荣成市文化馆,山东 威海 264300)

随着文化与旅游业一体化的融合,文化馆工作迎来了发展机遇。结合当前旅游热点优化完善文化馆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其旅游景点的位置,使旅游者亲身体验到各种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大众的审美情趣,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在宏观层面上,促进文化馆旅游事业的繁荣,能够使优秀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提高地方的文化旅游收入,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各地区文化馆要有新的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推动文化馆创新,使其成为文化旅游、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文化场所。

一、文旅融合的新兴概念与发展背景

1.文旅融合新兴概念

文旅融合重在将文化与旅游业相交融,文旅融合的新理念、新思维方式将会使我们的文化设施、资源与旅游业更加有效地整合起来,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1],充分彰显自身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

2.文旅融合发展背景

文化馆的成立标志着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借助中国旅游节,中外旅游发展日益深入,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文化创新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具魅力。从最初的看风景、民俗、历史、文化、购物等,到如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场景体验和高品质的旅游。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的品质,抓住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时机,赋予文化独有的特色,并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民众美好生活的新动力,让文旅融合点燃美好生活的灯塔。

二、文旅融合的作用

1.促进旅游业转型,展现地区独有特色

文旅融合对旅游产业的转型非常有利,文旅融合不仅令民众获得视觉上的享受,还让人深刻感受到该地区的精神和文化,可以不断开发和展示该地区独有的特点。其次,文旅融合概念可以全方位的改变和提升一个地区的形象,比如北京的著名建筑物长城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背后历史意义更加耐人寻味,故每当国庆假期来临之际,来此参观的中外游客便会络绎不绝,在展现北京独有特色的同时,足以证明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令人向往的地方。

2.传承优秀文化

文旅融合让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旅游是获得你以往没有接触过的文化的方式,让你在不同的地方去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甚至有些人还会有所领悟,对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文旅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不仅是将文化与旅游业功能相结合,更是融合二者的核心本质[2]。文化与旅游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通之处,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两者在服务性质上有许多差异,各地区的文化公共设施都是以当地居民为服务对象,其文化脉络也是基于当地的文化遗产,而旅游的目标群体除了本地人之外,也有大批的外来游客,这些外地游客在其中也占很重要的一部分。

3.满足精神文明追求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其主要侧重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在旅游领域,则是如何最大化利用旅游资源。在两者结合之前,文化以事业为导向,对产业发展呈忽视状态,而旅游业则相反,注重开发旅游市场。不可否认,尽管两者所追求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在为人民普及历史和文化知识,其核心本质是相同的。通过旅游,让各地民众能够聚在一起,通过文化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这是文化融合的精华。

4.文旅融合理念对文化馆的促进作用

文化馆自身便是地方文化集中展示场所,群众可以从文化馆全面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同时,还可以在文化馆里举办展览,组织文化活动,让人们对该地区有更多地了解,让他们在艺术馆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文旅融合能够丰富文化馆的各项活动,并能进一步提高文化馆的某些功能,使得文化馆的文化弘扬与继承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成为游客旅游计划中的首选。

三、文旅融合环境下文化馆的创新发展策略

1.文化馆建设应当明确文化服务主旨

基层文化馆是一种以民众为主体的公益性机构,首要使命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类文化服务。因此,基层文化馆在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是十分丰富的。一般而言,基层文化馆所涉及的服务范畴包括艺术和文化宣传等,这些服务有固定的服务方式,不是随机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同时,基于文旅融合背景,基层文化馆要跟紧时代发展步伐,全面融入文旅融合,在向民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对自身进行精准定位,不断寻求创新之策[3],将创新融入理念、方式、文化等方面。

第一,基层文化馆要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基层文化馆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时,必须坚持以主流价值观为指导,并将当地的多种文化融为一体,事实上,地方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既有传统文化,也有民俗民情,还有艺术文化,如果能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便是一场文化盛宴。今后,各基层文化馆要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介,开展文艺宣传工作,尽可能扩大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第二,要明确基层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基层文化馆将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并将其自身的文化服务宗旨融入其中。文化馆要对文化活动进行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每一次文化活动中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第三,要明确基层文化馆的整合范围。基层文化馆必须要整合、优化本地的各种文化内容,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让民众积极参与。文化馆要充分发挥人文地理、民俗、历史典籍、景点等优势,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各类文化服务的吸引力,使得文化馆能够获得更多民众的喜爱,成为假期旅游景点首选。

2.完善文化旅游融合服务管理机制

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使得文化馆的受众群体发生了一些变化,社会公众是文化馆的重要服务对象,随着社会大众年龄、认知水平、思想观念的差异,对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馆需要进一步细分服务对象,使其工作更加完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一般来说,文化馆游客群体主要是以学生、文艺工作者等群体为主[4],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文化馆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认知水平。

因此,文化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文化,建立具有特色的地方优秀文化专区,并进一步细化文化馆的内涵。同时,文化馆还可以利用寒暑假举办主题丰富、具有教育意义的大型文化展览,进一步满足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另外,从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水平来看,必须对现有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积极开发信息化系统,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预约、购票、入场等服务。另外,在不同区域设置智能化的解说和查询系统,使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相关的信息,这样可以省去咨询人工的环节,令参观者充分行使自主权,不断提高文化馆服务质量,促进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

3.构建文化馆旅游长效产业链

文化馆的发展是长期的、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文化馆必须加强对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文化馆能够与社会各界、各类团体进行合作交流,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比如地方文化馆可以通过学术讨论会、文化成果展示、文化旅游沙龙、专题艺术展等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历史专家、旅游从业者、学者教授、艺术家等组织。要强化文化馆的功能宣传,构建“以专业带动文旅业发展”的模式,为文化馆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强国的特征,开展与各企事业、民间组织、团体的合作,拓宽文化馆的资源输入渠道。比如文化馆联合周边街道、社区开展义工征集,积极寻找有文化素养、有服务意识的个人或机构,积极投身到文化馆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并积极参与到文化馆的日常工作中来,优化馆内的服务和运行机制。二是要增加文化馆的高品质资源。例如,鼓励个人将收藏品外借给文化馆进行定期展览,加强馆内的资源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文化馆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4.创设多元化发展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的文化馆越来越多,且规模逐渐扩大。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文化馆的旅游业发展,促进相关人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建设体验式的文化旅游平台。比如,通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信息技术人才,开发数字图书馆客户端,用户可以使用微信等交流软件进行互动,足不出户就能欣赏一场文化盛宴,这种方式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群体。

此外,文化馆还可以根据受众的互动需要开发互动游戏,比如,开发主题类的互动游戏,以“半条棉被”为主题,设置“我在沙洲”等小游戏,让公众在参观文化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互动体验。以趣味性来吸引游客,使文化馆在文旅融合之路能够获得长足发展。此外,文化馆还可以完善分支机构建设的工作。比如,市级文化馆可以在本市开设各种主题的分馆,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具有本地特色文化的分馆,进一步细分文化内容的宣传建设工作,从内容和管理上形成更加完善的体系,从而为文化强国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最后,结合当地文化在馆内开展接地气的娱乐活动,文旅融合便是要把本地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在文化馆可以举办一些与本地文化有关的休闲活动。比如,文艺演出、猜灯谜、画龙点睛、篝火晚会等,都是以这个城市为主题的。因此,地方文化馆就能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在这里举行各种与当地民众关系密切的娱乐项目,既能让本地人自豪,又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前来观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文化馆建设应当构建多元化推广平台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内外媒体空间还不足以支撑基层文化的发展,必须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全域”发展理念融入文化馆的建设和服务中,使之与时俱进。第一,扩大交流与传播平台。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馆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比如以互联网平台为例,便是一种有效的模式,能够在网上及时发布各类服务信息,同时,还应建立一个文化交流的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便利。

比如以云南省为例,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文化馆应借助网络平台宣传旅游资源,使更多民众能够了解云南省的旖旎风光。文化馆应定期更新旅游资源信息,并将相对应的文化活动进行阐述,在这种运营模式的作用下,旅游产业获得了有效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一箭双雕,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积极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基层文化馆文化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应了解自身的局限性,重新进行定位,改变原来的文化服务提供者身份,变为引导者,通过多元渠道收集与利用各类社会文化资源。最后,基层文化馆可以借助公共文化志愿服务邀请著名编剧、演员、词曲作家等,借助其力量使得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更多的支持。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当地风俗民情以及历史文化等,精心描绘文旅融合的壮丽画面,使得文旅融合下的特色文化到达一个新高度。最后,合理运用明星效益,在当今时代,明星具有一定的带动效应,比如以电视节目《奇妙之城》为例,周深和肖战等演员歌手以游子形象回归故里,带领国内受众们参观了自己的故乡,剧情以纪录片形式推进,将不同城市的魅力和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档节目一播出就通过明星效应的带动令城市得到了很好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对这个城市心生向往,想要去当地游玩以及学习当地的文化。文化馆的运作也是如此,可以选择借助明星的宣传效益,为文化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发展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能够从认识到了解,最终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结语

本文认为,在文旅融合的基础上,文化馆的振兴与创新工作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馆是人们在娱乐活动中积累一定知识储备的地方。文化馆不能以一种形式存在,而是要对全国人民乃至外国游客负责,是一种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象征,同时也能弘扬我国的民俗文化,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让更多的游客来我们国家欣赏壮丽河山、感悟璀璨文化,使得我国旅游、文化事业更加完善,获得全面地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国家,促使我国经济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得到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馆文旅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