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中心门诊老年男性患者失眠现状及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2023-03-08 09:00胡玉坤
人人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持续性总分发作

胡玉坤

(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 北京 100121)

失眠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充分认识失眠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时发现失眠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并在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患者,调查失眠现状、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老年男性失眠患者的管理效率提供参考[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 月~2021 年6 月在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患者。

纳入标准:(1)男性;(2)年龄≥60 岁者;(3)无精神类疾病者,如焦虑、抑郁等;(4)对本研究内容表示知情理解并签字同意如实配合者。

排除标准:(1)明确拒绝填写调查表者;(2)不能识字及写字者;(3)因听力、视力或者其他身体障碍无法配合完成调查表者;(4)因患有精神类或者器质性疾病而无法完成调查表者。

1.2 方法

经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研究设计病例报告表,通过预测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质量控制。病例报告表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等);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患者的主观睡眠情况及睡眠质量等7 个睡眠因子进行测评;蒙特利尔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测评。根据失眠持续时间分为持续性失眠组(失眠症状持续时间≥3 个月)、发作性失眠组(1 个月≤失眠症状持续时间<3 个月)和睡眠正常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具有总的差异后在进行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方差分析、秩变换后行独立样本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s 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分析,所有研究结果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纳入332 例老年男性患者,平均年龄(67.39±9.53)岁。共诊断失眠患者97 例(29.22%),其中持续性失眠组60 例(18.07%),发作性失眠组37 例(11.15%),睡眠正常组235 例(70.78%)。三组之间年龄、吸烟史及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

2.2 三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老年男性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PSQI 量表进行评定。除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外,三组之间PSQI 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 总分及各因子分(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除外)均为持续性失眠组>发作性失眠组>正常组。两两比较,相较于睡眠正常组,持续性失眠组的PSQI 总分及其各因子分(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除外)均较高,整体睡眠质量更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睡眠正常组,发作性失眠组中除睡眠紊乱、催眠药物与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无统计学差异外,PSQI总分及其余4 个因子分均较高,P<0.05。相较于发作性失眠组,持续性失眠组的PSQI 总分及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因子分较高P<0.05。见表2。

表2 PSQI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表2 PSQI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 与正常组比较,P<0.05;b 与发作性失眠组比较,P<0.05。

组别 总分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紊乱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持续性失眠组 8.15±3.71ab 1.48±0.81ab 1.42±1.06a 1.60±1.03a 1.35±1.19a 1.23±0.50a 1.16±0.73ab 0.33±0.68发作性失眠组 6.35±3.35a 1.14±0.35a 1.14±1.03a 1.35±0.98a 1.21±1.17a 1.11±0.61 0.76±0.24 0.19±0.46正常组 3.89±2.15 0.78±0.49 0.74±0.53 0.80±0.84 0.71±0.36 1.03±0.48 0.36±0.09 0.18±0.42 F 值 67.88 41.26 23.34 21.91 38.92 3.88 24.67 2.3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22 0.000 0.094

2.3 三组研究对象认知功能比较

采用MoCA 量表对老年男性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MoCA 总分(F=7.83,P=0.000)及语言(F=3.77,P=0.024)、延迟回忆(F=3.98,P=0.019)、定向力(F=3.73,P=0.025)得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oCA 总分及延迟回忆、定向力因子得分均为正常组>发作性失眠组>持续性失眠组,语言因子得分为发作性失眠组>正常组>持续性失眠组。两两比较,相较于睡眠正常组,MoCA 总分及语言、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力4 个因子分均下降,总体认知功能差P<0.05。见表3。

表3 MoCA 总分及各功能因子评分比较[(),分]

表3 MoCA 总分及各功能因子评分比较[(),分]

注:a 与正常组比较,P<0.05;b 与发作性失眠组比较,P<0.05。

组别 总分 视空间/执行功能 命名 注意力 语言 抽象思维 延迟回忆 定向力持续性失眠组 25.38±4.36a 4.05±1.29 2.77±0.65 0.82±0.39 2.53±0.75ab 1.53±0.75a 2.85±2.11a 5.81±0.58a发作性失眠组 25.89±3.70a 4.03±1.17 2.73±0.69 0.76±0.43 2.84±0.44 1.73±0.68 2.89±1.94a 5.85±0.62a正常组 27.14±2.94 4.34±0.96 2.87±0.47 0.87±0.34 2.75±0.59 1.73±0.62 3.51±1.81 5.95±0.21 F 值 7.83 2.87 1.77 0.775 3.77 2.27 3.98 3.73 P 0.000 0.058 0.171 0.172 0.024 0.105 0.019 0.025

2.4 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

将MoCA 总分转换为二分类变量,MoCA 总分≥26 分命名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并取值为“0”;MoCA 总分<26 分命名为认知功能受损组,并取值为“1”。将PSQI 总分及其各因子分、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纳入模型进行分析,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分类变量,其余为连续变量。最终结果显示,年龄与睡眠质量对认知功能存在影响,且年龄(β=0.034,P=0.011)为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β=0.431,P=0.021)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及睡眠效率对认知功能存在影响,其中年龄为危险因素,睡眠效率为保护因素。而此次单独对老年男性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年龄及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且年龄为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并未发现PSQI 总分、教育程度和睡眠效率对认知功能存在影响,考虑与不同研究入选的受试者人群、性别、年龄和教育年限等因素不同所致[3-5]。

本研究并未对患者既往罹患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由于多数患者药物应用比较复杂,混杂因素较多,因此也未纳入分析。未来需围绕老年患者并存慢性疾病及其用药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界定与分析,以便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并导致与其他人群不同特征的认知功能下降,尤以持续性失眠为重。由于男性患者相较于女性患者在就医行为、患病体验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需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失眠人群的重视,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失眠对男性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不良影响,提高老年失眠患者的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持续性总分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更绿色和持续性螯合剂GLDA及其应用之道
阅读理解两则